APP下载

剖析苏童《妻妾成群》中颂莲的性格特征

2015-05-28李秀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男权

摘  要:苏童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妻妾成群》中,颂莲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是十分鲜明的。颂莲一开始是具备现代女性的积极和刚强的,但是进入陈府生活之后,面对着陈府压抑的生活,逐渐形成了孤独和感伤的性格,并且一度放纵,希望能够以此反抗腐朽的陈府和男权价值观。最后颂莲面对强势的男权伦理话语权,只能够顺应自己性格当中的软弱之处,选择了屈服以及妥协。无疑,颂莲的性格特征和发展轨迹,体现了封建时代大部分女性的共性。

关键词:《妻妾成群》  颂莲  男权  姨太太

苏童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对于人和命运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为细致地刻画,对处在苦难当中的人如何与命运进行抗争进行了较为生动地描绘,其小说的深度也因此进一步加深。苏童所创作的《妻妾成群》是其作品当中最具备代表性的一部,在整部《妻妾成群》中可以感受到苏童作品中那种阴郁和忧伤的氛围。苏童在这部《妻妾成群》小说,塑造了一个具备多元人格的女性主要角色颂莲。颂莲的内心世界活动非常频繁,和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具备象征性质的意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一个封建时代的四姨太角色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一、《妻妾成群》中颂莲内在性格里刚强和积极的特征

(一)从颂莲面对父亲自杀时候的举动看其内心的刚强

颂莲这个小说人物首先在《妻妾成群》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屈服的积极刚强的个性,这种个性特征在小说当中成为了颂莲在早期的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质。在《妻妾成群》中颂莲面对着种种沉重的家庭变故:自己的家庭在经营生意的时候出现了破产,父亲由于无法面对这些沉重的债务被迫自杀;而颂莲本来是一个读书的女学生,也要被迫放弃读书,处于辍学状态。这一系列的事情,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而言,是十分沉重的,但是颂莲并没有轻易地被人生以及种种的苦难命运所击垮,还是镇定地面对种种不公平的命运。从这一点来看,颂莲实际上是具备了和封建时代的女性不同的刚强积极的个性特征。

在《妻妾成群》当中,颂莲的父亲是在水池的周边自杀的,那个水池因为出现了她父亲的自杀事件,自然周边的邻居们就不敢轻易去那里用水池的水,不过身为一个十八岁的年轻女孩子,颂莲依然到那个水池去洗头,完全没有什么畏惧。从这一点上看,颂莲或许内心在想,自己的父亲即使是变成了人们口中传言的冤魂,也不会害自己留在世上的年轻的女儿,也或者是颂莲知道,遇到这样的人生悲剧和苦难,无论是多么恐惧和多么难过,即使抱头痛哭也无法解决这样的苦难,所以应该更加直接地去面对。因此,颂莲到自己父亲自杀的那个水池边上洗头,正是颂莲直面鲜血淋漓的勇气的体现,从这一部分的性格特征上看,颂莲是一个十分勇敢的姑娘。

(二)颂莲对新生活的积极争取

颂莲虽积极刚强,但并不意味着她不懂得悲伤和难过。在小说当中“颂莲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内心当中的绝望,可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颂莲没办法流出眼泪,一点也哭不出来。”为什么颂莲能够这么坚强?从《妻妾成群》后文的叙述中得知,颂莲其实是一个很早就失去母亲的单亲姑娘,这个女孩子虽然在学校无忧无虑地读着书,但是比起她的同龄人,实际上更加冷静和独立。不过从这段心理描写也可以见得,颂莲也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姑娘,只不过完全丧失了所有的世上的亲人的感受,这样的痛苦以及哀伤并不是颂莲之外的人所能够真正体悟的。

颂莲的刚强和积极源自于颂莲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她渴望光明的未来,但是她在寻找光明的路上是十分窘迫的。颂莲实际上不愿意自己接下来的生命苦乐都由封建的男权去主宰,因为颂莲接受过新式的教育,希望能够自己去主宰命运。因此,颂莲第一次和陈佐千见面的时候,竟是约在了西餐厅,要了个蛋糕,提前去过自己的十九岁生日。这些会面都是十分新式的,尽管在《妻妾成群》当中只是出现了一次,但是也表明了颂莲对于生活是有自己的追求的,并且也曾经对于新的生活有过争取,只是这种争取抵御不了封建主义男权的彻底压迫。

二、《妻妾成群》中颂莲面对男权社会的微弱的孤独和放纵

(一)在陈府格格不入的颂莲所体现的孤独、感伤的性格

颂莲嫁到了陈府之后,其实并没有收获到自己理想的幸福,而是更深入地陷入自己内心的孤独之中。在《妻妾成群》当中,陈府的飞浦跟颂莲说,她太过孤傲,但是颂莲就对着飞浦说,其实她只是“孤而不傲”,实际上,颂莲比陈府当中的任何人都清楚,她是十分孤独的,陈府上下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颂莲。颂莲是一个在新式学校当中进行过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新女性,因此,她来到一个封建主义的男权家庭当中,明显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文化和这个腐朽的陈府之间的格格不入,她面对自己的孤独,常常感伤。也正是这一点,颂莲性格当中原本有的刚强以及积极的部分逐渐被无情的封建主义所压制,无处释放的刚强和向往成为了颂莲内心世界更多存在着一些微弱的反抗性格,而这种反抗是不彻底的,是不自信的,也无法为颂莲争取到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颂莲在陈府的情绪十分低落,内心世界的悲伤情绪不断涌动。在《妻妾成群》描绘之中,颂莲听到了梅珊唱起了小曲的时候,她也会潸潸泪流,因为颂莲在陈府的生活并不是幸福的,这种生活并不是颂莲想要的,和她自己理想的生活差距实在太大了。陈府上上下下,从仆人奴婢们到陈府的大人们,都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去关心颂莲内心世界究竟在渴望什么,没有一个人理解颂莲,这些都让颂莲对于旧世界充满着抵触的情绪。

几个互相不断勾心斗角的姨太太已经习惯用丈夫的关爱去衡量自己的社会地位,已经习惯用这样的一种争夺男权关爱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精神,所以也把颂莲当成了自己那一类的人,也去攻击颂莲。颂莲根本无心和这些姨太太们一样去争风吃醋,但是面对着雁儿或者卓云的疯狂,她却是压抑着的,在四太太的位置上,表达着非常微弱的抵触,这一点其实表明了颂莲性格当中的懦弱,也表明了颂莲无法对旧世界展开真正的反抗,因为封建主义男权的力量太过强大,并不是一个弱女子、四太太能够真正反抗和推翻的。

(二)颂莲在孤独之中滋生出的放纵

颂莲在陈府当中常常面对着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受到非常大的感伤,而且面对其他的姨太太的各种无端的攻击,内心也只能够是忍气吞声和压抑。这一点也就让颂莲的性格在陈府之中逐渐产生了转变。在逼仄的人生环境当中,颂莲需要一种宣泄自己内心世界压抑的情感、悲伤的情绪的方式,因此,颂莲选择了放纵来发泄内心的种种痛苦和压抑。

因此,颂莲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对于大太太毓如去烧树叶的不满,也敢于当众亲吻陈佐千,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颂莲还主动去挑逗飞浦,这种大胆的放纵其实都是颂莲内心的孤独之后产生的性格异化。因为颂莲本身就接受不了暮霭沉沉的气氛,她希望逃出各房的姨太太互相之间的勾心斗角,她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一种人性的阴暗面,所以颂莲希望通过放纵的行为,更为直接地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不用受到更多制约。但是颂莲这种放纵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反抗,因为在《妻妾成群》的小说叙述之中,颂莲其实大部分状况下都是保持着对所谓的传统伦理道德恪守,她只有在受不了的状况下才会偶尔做出所谓的反抗,实际上就是一种放纵的行为。这种放纵的性格本质是徒劳的,不明智的。

所以,颂莲种种放纵行为依然无法阻止大太太去焚烧树叶,也受到陈佐千的当场呵斥,飞浦少爷也不敢触碰颂莲。颂莲的真性情和放纵性格,无法让颂莲获得任意妄为的机会,一切也都只是沉溺在腐朽的封建气息之中罢了,如同颂莲进入到陈府之前那样子而已。

三、《妻妾成群》中颂莲性格中的软弱和屈服

颂莲最后还是选择了对于旧世界和封建主义的男权的屈服以及妥协。颂莲在喝醉酒之后,对着陈佐千哭着说自己对于封建旧世界反抗都是徒劳的,都是没有办法的,颂莲放弃了自己的斗争,主动要求融入到腐朽的陈府之中。面对着自己在陈府当中的生存已经出现了危机,加上其性格上的软弱,最终没有办法坚持自己内心那种华而不实的理想,也不再思考自己内心世界究竟是希望追求什么,面对着四面八方的压力,颂莲内心的所有的刚强和积极都被摧毁,一切的理想主义以及追求都变得异常苍白。

颂莲最终决定要活下去,收敛自己的格格不入,避免在生活当中总是出现各种阻力。颂莲非常清楚女人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当中,根本没有办法获得自主的权利,男权一直垄断一切的话语权,所以她说到“女人只能够像金丝雀,像花花草草,什么都像,就是不能够像人”,这一句话其实表达了颂莲内心世界的无奈,她的懦弱其实正是因为整个社会环境的逼迫。无论是丈夫陈佐千的无情、各个姨太太之间的勾心斗角,还是说飞浦少爷的懦弱,封建主义陈府的家法森严等等,都让颂莲选择了屈服。因为这些背后支撑着的男权主义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并不是颂莲这样的一个弱女子所能够战胜的。

四、结语

在《妻妾成群》这部小说当中,颂莲这个角色最后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本质性的宿命观念。颂莲有着超越常人的聪明才智,有着天真和聪颖的秉性,甚至有女强人一般的刚强和积极,但是实际上,一个弱女子根本不可能战胜整个社会的腐朽沉疴。颂莲无法等到黑暗的天色渐渐变亮,最终只能够在屈服和妥协里面,乞求仅有的安宁,而即便如此,颂莲也得不到自己内心世界想要的安宁。

参考文献:

[1]曹金合.“三权”合力压制下的女性悲剧——《妻妾成群》中的女性生存境况和悲剧命运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2]颜芳艳.论苏童笔下的下层男性形象[J].大众文艺,2011,(16).

[3]张西爱,甘维.从苏童的《妻妾成群》探究中国的女性权力问题[J].琼州学院学报,2012,(01).

(李秀薇  山东滕州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277500)

猜你喜欢

男权
Myth and Mechas
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
玛丽·恩迪亚耶笔下的男人形象
读《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一书
男权下的女性主义的萌芽探究
“身体写作”是对男权的反抗还是掉入男权陷阱?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女性的困境与出路
从古典到西洋
《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