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京外交突围的中东之路

2015-05-25毕洪业

世界知识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东埃及土耳其

毕洪业

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后,面对美欧不断加码的制裁和孤立,再加上国际油价暴跌和卢布大幅贬值,困境中的俄罗斯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外交突围,以期能够缓解和摆脱被孤立的境地。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在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朝鲜等国家加强关系的同时,也将中东作为重点方向。

中东外交愈加显示独立性

2015年2月9日,普京时隔10年后再次到访埃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隆重欢迎,普京还亲自把国宝级的武器AK-47步枪赠送给埃及总统塞西,使俄埃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2014年12月1日,普京对土耳其进行了国事访问,以能源为筹码,迅速拉近了与安卡拉的关系;2014年11月11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与伊朗原子能组织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伊朗新建核电机组的一揽子协议,随后军事、经济及能源领域合作也全面深化。目前,针对日益严峻的也门危机,普京呼吁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应努力寻求危机解决的和平路径,而外长拉夫罗夫则指责美国在也门和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玩弄双重标准。

苏联解体之初,由于转型的困境和全面收缩政策,俄罗斯无力维持苏联时期依靠单方面援助在中东地区形成的传统影响力。与此相对应,美国则借助发动海湾战争和利用俄罗斯外交收缩的有利时机,很快确立了在中东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俄罗斯的历史也步入了国家加速崛起的新时代——普京时代。秉持着实用主义外交路线的普京,在着力经济复苏的同时,恢复和彰显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其追求的首要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重返中东的步伐加快。2000年6月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强调,俄罗斯对中东外交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增强俄罗斯在这个富有和对俄罗斯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的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随着高油价推动经济快速回升,普京提升俄罗斯国际影响力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不仅与美国在独联体地区展开较量,在中东问题上更是展现出了少有的独立性和进取姿态。

21世纪以来,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明显加快了重返中东的步伐,这其中既有经济利益考量,也有为国家崛起创造和维护有利外部环境的战略需求,还可进一步确立和提升俄罗斯作为世界一极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在美欧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制裁和打压不断升级之下,普京再次把中东作为突破西方封锁的重点方向。

抱团取暖:全面深化与伊朗的关系

作为什叶派的大本营,伊朗在中东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长期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其不仅是俄制武器的重要买主,也是莫斯科中东政策的重要支点。对俄罗斯而言,与伊朗发展关系有着经济利益、地缘安全和恢复在中东传统影响的多重考量,还可对美欧的对俄打压形成牵制。

在伊核问题上,俄罗斯承认伊朗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愿意与其进行合作,但反对伊朗从事武器级别的核研究和开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不同意美国单方面制裁,更不赞同使用武力。尽管伊朗核问题的彻底解决仍需要时间,但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莫斯科的建设性提议和积极斡旋使僵局中的伊核问题重新转入政治对话的轨道,增强了俄罗斯在中东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进,在同样面对西方制裁和孤立的背景下,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得到全面加强,而双方的合作也就有了些许抱团取暖的意味。2014年11月,俄罗斯与伊朗签署了联合在伊朗新建八座民用核电机组的协议,以及按俄方工艺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再安装两个新机组的施工合同。双方核电机组项目合作金额将达数百亿美元,这对俄罗斯而言犹如雪中送炭。针对美国的指责,俄罗斯认为这种合作并不违反安理会对伊制裁决议,而且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阻碍俄伊双方合作。2015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在时隔15年后访问伊朗,两国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确认,双方将在维和与反对恐怖主义、军舰和军事人员互访及训练等方面展开合作。此间,两国防长还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合作抵抗外部威胁和挑战的愿望,伊朗方面更直接称两国军事合作协议是对美国“干涉”举动的一种联合回应。双方还决定在里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表达了阻止西方向该地区渗透的意图。在这种背景下,伊朗最终实现从俄购买S-300地空导弹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通过加强与伊朗的军事合作,有利于增强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对美欧形成牵制,还可以获得急需的外汇收益。同时,在宣布暂停从欧美等制裁国进口果蔬、肉类、牛奶等食品后,俄罗斯开始从伊朗进口果蔬产品和人工养殖虾,还将进口禽肉和鱼类。双方还就在食品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问题达成协定,并准备延伸到其他双边贸易领域。此外,引起了西方高度警觉的“石油换商品”(伊朗石油换取俄罗斯商品)计划也已经进入了商品清单和文件办理阶段。不仅如此,两国还签署了扩大航天领域合作的备忘录,利用俄制火箭为伊朗发射卫星和帮助伊朗培训航天员,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美国中断与俄罗斯除国际空间站以外航天合作的举动。

各取所需:适时拉近与土耳其的关系

土耳其在中东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尽管是北约的成员和美国的盟友,但在加入欧盟问题上却屡屡受阻,而且与美欧在“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上也有较大分歧。同时,土耳其与一系列中东热点问题(如叙利亚内战、库尔德人问题、伊拉克稳定等)又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而且安卡拉在冷战结束后还致力于谋求实现“世界强国”梦想,因而对其西方伙伴的中东政策保持着一定距离。所以,尽管在叙利亚局势上两国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俄罗斯还是把土耳其作为其中东外交的一个突破点,以回应乌克兰危机以来西方施加的压力。

土耳其进口天然气的约60%来自俄罗斯(主要通过“蓝溪”管道),双边贸易额达300多亿美元。从2014年年中开始,两国开始讨论通过金融合作发展本币结算系统问题。2014年12月初,普京总统对土耳其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希望推动双边贸易额到2023年能达到1000亿美元。令人意外的是,普京总统在土耳其宣布,鉴于欧盟的阻挠和保加利亚立场的摇摆不定,俄罗斯决定放弃已启动的跨黑海通向南欧的“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而准备修建通过土耳其中转再输往南欧的新管道,同时每年向土耳其的“蓝溪”管道增加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而且从2015年起价格下调6%。根据两国能源公司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建一条穿过黑海海底通向土耳其的输气管道,并在土耳其和希腊边界地带修建面向南欧的天然气枢纽。按计划,该管道建成后年输气量可达630亿立方米,土耳其每年可从中获得140亿立方米,其余的全部输向南欧国家。如果该天然气管道建成,既可以提升土耳其的能源枢纽地位,又可以保障俄罗斯在东南欧的能源市场地位。土耳其方面表示,尽管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但这不影响其与俄罗斯进行合作。此后不久,双方又达成协定,俄罗斯对土耳其的天然气出口价格下调幅度扩大到10%。不仅如此,双方还商定加快推进俄罗斯帮助土耳其建设的首座核电站——阿库尤核电站的进程,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至此,普京以能源为筹码,不仅拉近了与土耳其的关系,而且“南溪”项目被弃很可能引起匈牙利、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南欧国家与欧盟之间产生龃龉,进而对欧盟在对俄制裁问题上的立场产生影响。

见缝插针:借机提升与埃及的关系

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都有着重大影响力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曾是苏联的重要伙伴。

“阿拉伯之春”后,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局势持续动荡,最终军方背景的塞西于2013年7月推翻了穆尔西政权。由于不满因对穆斯林兄弟会的高压政策所导致的流血冲突,10月,美国宣布暂停对埃及的大部分援助和双边军事交流,塞西也因此开始向外寻求认可和支持。相应地,2014年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开始启动并不断加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埃及与俄罗斯的关系很快升温。8月,当选总统后的塞西随即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与普京总统一起参观了黑海舰队巡洋舰“莫斯科”号,双方草签了高达35亿美元的军售合同,还讨论了埃及与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及能源合作等议题。普京还表示,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对埃及农产品的进口,同时简化埃及农产品进入俄市场的程序。与此同时,两国还建立了由双方外长和防长共同参加的“2+2”定期会晤机制,就反恐、安全、政治等领域的合作进行定期磋商。

进入2015年,西方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压力,个别国家还不断推动向乌克兰当局提供进攻性武器。有鉴于此,俄罗斯外交突围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作为欧洲侧翼的中东的战略地位也愈加凸显。应埃及总统塞西的邀请,普京总统2月9日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普京本年度的首次出访。两国就俄罗斯帮助埃及建设首座核电站、联合反恐、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倡导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等多项议题达成共识。双方还商定,两国今年将在地中海举行海军和快速反应部队联合反恐演习。

英国路透社对此评论称,自2014年以来,埃及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就不断扩大,开罗好像有意倒向俄罗斯,改变其所一直奉行的亲美国政策。当然,仅据此判断塞西政权将放弃埃及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是不正确的,开罗方面也强调此举只是为了拓宽埃及的合作选择。但对俄罗斯而言,借机恢复和提升与埃及的关系,这无论对于缓解当前的孤立困境,还是增强在中东事务中的话语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退无可退:

在叙利亚危机上坚持底线不动摇

对俄罗斯而言,叙利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不仅是莫斯科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友,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还是俄罗斯在独联体以外的惟一海外军事基地。

当前形势下,叙利亚的政权更迭将对莫斯科与大马士革的军事、能源合作造成重大冲击,进而削弱俄罗斯在中东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针对美国不断放出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威胁,俄罗斯明确反对“利比亚模式”在叙利亚重演,强调只能在没有外部力量介入的情况下,由包括叙利亚当局在内的各政治力量通过对话来解决本国问题。所以,俄罗斯在安理会上连续数次对西方国家提交的有关干预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但明确支持联合国特别代表的斡旋行动。同时,俄罗斯还积极参与有关叙利亚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2012年6月和2014年1月),并强烈建议邀请伊朗参加,但美国表示反对。2013年9月,叙利亚出现化学武器危机后,在俄罗斯的斡旋下,巴沙尔当局接受了普京“销化武免打击”的提议,而美国也无奈地同意联合国特派团进入叙利亚进行现场核查,然后由美国军舰把化学武器运到公海进行销毁。在美国和个别欧洲国家对军事打击叙利亚跃跃欲试之际,俄罗斯的外交努力和提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避免了利比亚的悲剧在叙利亚重演,由此也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威望。

随着与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上对抗的加剧,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问题上对西方更加难以让步,并希望以此对华盛顿形成牵制。2014年5月,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法国等国提交的将叙利亚局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俄罗斯再次行使了否决权,从而使该决议草案未能通过。2014年6月初,巴沙尔在叙利亚大选中胜出后,俄罗斯随即承认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而没有步美欧的后尘。随着“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不断坐大,俄罗斯强调叙利亚反对派应该尽快与现政权重启政治对话,并多次表示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叙国内外力量应该尽快达成一致,然而美国方面却拒绝同巴沙尔政府在打击“伊斯兰国”方面进行合作。在俄罗斯的斡旋下,2015年1月底,叙利亚政府代表团与部分反对派代表在莫斯科就解决危机的方向和框架达成原则文件,这是双方首次就政治解决危机达成一致。随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欢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和在塔尔图斯港加大军事存在力度。相应地,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四周年之际,美国国务卿克里也不得不无奈地表示,华盛顿最终还是必须与巴沙尔进行谈判,从而间接承认了原来政策的错误。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东埃及土耳其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我也叫“土耳其”
埃及艳后(外二首)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土耳其医改后来居上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埃及有个鲸之谷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