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缘政治漩涡中的“南奥塞梯问题”

2015-05-25杨进

世界知识 2015年8期
关键词:南奥塞梯格鲁吉亚共和国

杨进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5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南奥塞梯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协议,按照该协议,俄罗斯与南奥塞梯在军事、安全和经济领域实现高度一体化。普京当天表示:“一个联合防务和安全区域将在两国之间被建立,我们的海关机构将得到整合,两国公民之间的边境往来将被开放。”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列昂尼德·季比洛夫表示:“俄罗斯是唯一能够保护南奥塞梯人民和主权的国家。”

该事件被格鲁吉亚和西方媒体惊呼为俄罗斯与南奥塞梯的“合并”,是俄罗斯对格鲁吉亚主权的“侵略”,并声称“不可接受”。俄罗斯则据理予以反驳。事件引发了世人对南高加索地区局势及俄格关系走向的高度关注。

历史视野中的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山脉,面积不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古学发掘,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1889年出版的《高加索手册》描述,奥塞梯的名称起源于同名民族迁移至此居住之后。据资料记载,奥塞梯人起源于古代阿兰族,属于雅利安人的一支。中世纪时受格鲁吉亚和拜占庭影响,接受了东正教。金帐汗国时期,其一部分被逐出现在俄罗斯顿河以南的家乡,他们穿越高加索地区,来到今天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接壤的东部区域,并且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逐渐形成南、北两个奥塞梯。就信仰而言,南、北奥塞梯居民绝大多数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

从中世纪直到近代,奥塞梯的历史演进比较复杂,但期间的民族与宗教状态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纷争并无直接联系。19世纪初,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的其他地区被逐步完全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此后的历史进程所形成的状态,特别是在加入苏联前后以及苏联时期,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政权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乃至剧烈冲突,催化了南奥塞梯问题性质的演变。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奥塞梯人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委员会”,提出了奥塞梯人“自治”口号。该委员会受布尔什维克控制,并被要求加入苏维埃。1918年,格鲁吉亚在孟什维克主导下成立“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南奥塞梯成为其中一部分。而北奥塞梯则成为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格鲁吉亚外交部“俄罗斯人民委员会”1920年5月17日的档案写道:“苏维埃共和国宣布,将在南奥塞梯消灭那里的格鲁吉亚军事政权,我们将直到认为奥塞梯获得了他们想要的政权为止才能撤出军队。”文件显示,作为回应,格鲁吉亚政府声明,“格鲁吉亚不存在南奥塞梯”。

从1918年到1920年,在苏维埃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南奥塞梯发生过三次“武装起义”,南奥塞梯武装与当时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政府军队进行了激烈战斗。不同民族阵营均付出了巨大代价。关于这段历史,双方各执一词,格鲁吉亚至今指责南奥塞梯人屠杀了当地的格鲁吉亚人,而南奥塞梯人则指责格鲁吉亚人杀害了数千乃至上万的奥塞梯人。

1921年,苏联红军击败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军队,成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许多奥塞梯人作为战斗力量参加了进攻格鲁吉亚军队的战役,这为奥塞梯人与格鲁吉亚人之间的仇恨增加了新的历史账。战后,苏联政府决定满足奥塞梯人曾经提出的某些自治权,于1922年4月宣布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州”,并以城市茨欣瓦利作为“首府”,而当时该城居民中依然以格鲁吉亚人为主,这为日后民族矛盾重新爆发埋下了隐患。

苏联时期,南、北奥塞梯分属不同的“共和国”。南奥塞梯属于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管辖,而北奥塞梯则逐渐升级成为了“共和国”,行政地位显然高于南奥塞梯,这引起了南奥塞梯人的不满情绪。但是,在苏联“大家庭”中,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民众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及社会福利水平基本相似,因此南奥塞梯人也很少提出特别要求,与格鲁吉亚人的关系也大体相安无事,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苏联解体前夕。

苏联解体前后的“南奥塞梯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随着苏联境内民族主义情绪蔓延,不仅大的加盟共和国与苏联的分离倾向有所表现,一些加盟共和国内部的某些“少数民族”也开始有了独立的政治诉求,南奥塞梯独立运动就属于这股浪潮中的一支力量。

1989年11月,南奥塞梯自治州人民代表苏维埃通过成立自治共和国的决议,遭到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坚决反对,被判定违反宪法。月底,有上万名格鲁吉亚人来到茨欣瓦利游行示威并引发冲突,导致数十人受伤、一百多人被捕。尽管这一事件在当时的苏联并不突出,但是已经显现出苏联面临的深刻危机。

1990年,随着作为加盟共和国的格鲁吉亚也迈出坚定独立步伐,南奥塞梯独立运动变得如火如荼。当年9月,南奥塞梯议会宣布成立“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格鲁吉亚国会则宣布取消南奥塞梯的“自治”。在这一事件中,格鲁吉亚政府指责南奥塞梯独立运动是联盟中央“煽动”的,目的在于制造干预格鲁吉亚独立的借口。格鲁吉亚军警与南奥塞梯居民多次发生冲突,造成死伤。12月底,南奥塞梯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1991年年初,南奥塞梯冲突逐渐升级,演变成了所谓的“南奥塞梯战争”。到年底,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上千人死亡,大约十万名南奥塞梯人成为难民,其中大部分人逃到了北奥塞梯。实际上此时的苏联已经岌岌可危,1991年12月26日,苏联宣布解体。1992年1月,南奥塞梯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南奥塞梯居民支持独立。

当时的格鲁吉亚刚刚独立,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全面恶化,为了避免与支持南奥塞梯的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南奥塞梯三方于1992年7月达成停火协议,并据此组成了混合维和部队。同时,邀请欧安组织派出了工作小组进入格鲁吉亚对三方维和行动进行监督。此后,南奥塞梯经历过“议会”和“总统”选举、“宪法”修订等重大政治事件,尽管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政府之间依然存在各种立场分歧与矛盾,但是双方基本维持着和平状态。

2003年,随着格鲁吉亚爆发“颜色革命”,新上台的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在南奥塞梯问题上逐渐变得立场强硬。2004年,格鲁吉亚政府认为境内毒品走私主要因南奥塞梯而起,从而加强了对毒品走私的打击,数次军事行动造成多人受伤,导致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关系再次恶化。格鲁吉亚指责俄罗斯维和部队偏袒南奥塞梯政府,并希望由联合国维和部队取代俄罗斯。

此后的南奥塞梯问题出现波动,特别是萨卡什维利政权上台后,明显加强了格与西方关系,与俄罗斯关系则持续恶化。由于关联性,南奥塞梯问题重新变得尖锐起来,矛盾日益凸显。2008年上半年,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的关系日趋紧张,萨卡什维利政权甚至打算依靠北约力量的协助,以战争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南奥塞梯问题。

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向南奥塞梯发动进攻,很快激起俄罗斯军队介入,“俄格战争”爆发。短短五天,格鲁吉亚军队损失惨重并以失败而告终。战争的结果是南奥塞梯宣布独立,并获得俄罗斯承认。尽管此后格鲁吉亚宣布与俄罗斯断交并退出独联体,但是这没有改变南奥塞梯事实“独立”的局面,格鲁吉亚丧失了对南奥塞梯的控制权。

“俄格战争”后,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其他关系方面基本处于冷冻状态。在俄罗斯支持下,南奥塞梯处于事实“独立”状态,并获得了世界上为数不多国家的承认。

深陷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漩涡

南奥塞梯面积狭小,人口数量不多,自然资源也并不丰富,却屡屡引发大规模冲突成为地区热点,除了格鲁吉亚内部政治斗争、历史积怨以及民族矛盾外,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是隐含在背后的大国博弈因素。其中,格鲁吉亚的外交战略选择、俄罗斯对后苏联空间国家的政策考量以及俄罗斯与西方的战略博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苏联解体后,尽管格鲁吉亚历届领导人在对待俄罗斯的立场上有亲疏不同,但是总体上都选择了亲近西方、疏远俄罗斯的政策。特别是萨卡什维利时代,格鲁吉亚显著强化了与西方关系,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诉求上升为国家战略。格鲁吉亚的构想是:通过加入西方集团,平衡俄罗斯影响,保证本国主权安全,同时通过国内改革,尽早融入西方经济体系,获得西方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持,加快完成现代化转型。但是,格鲁吉亚的政策选择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特别是在加入北约这样对于俄罗斯非常敏感的问题上操之过急,导致俄罗斯强烈反弹。

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在后苏联空间积极消化冷战成果,分批次接纳了一些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或者加入北约,为一些潜在成员国制定了路线图,帮助这些国家尽快完成“去俄罗斯化”,降低俄罗斯对其影响。西方的政策目标,在格鲁吉亚表现为与俄罗斯争夺对格鲁吉亚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导权。格鲁吉亚在2008年之所以敢于挑战俄罗斯而发动对南奥塞梯的战争,正是因为受到了西方承诺的鼓舞。

从俄罗斯的立场看,如果说独立初期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恶化,国力严重衰退,俄罗斯难以遏制独联体国家与其离心离德的趋势,甚至出现了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等国家组建具有反俄倾向的“古阿姆”集团,那么到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国力迅速恢复,俄罗斯因此初步具备了重新整合独联体空间的能力,恢复对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成为俄罗斯外交战略的优先目标。

在俄罗斯看来,外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南部地缘安全的重要屏障,是里海能源能够绕过俄罗斯向欧洲运输途中难以绕过的战略要冲,而格鲁吉亚又是其中最重要的节点。在过去的20余年中,不仅格鲁吉亚在政治上有亲西方倾向,有加入欧盟和北约的相关诉求,而且在经济上也成为里海油气资源西运的积极参加者。里海能源博弈当下已经呈现不利于俄罗斯的态势,多条绕开俄罗斯运往欧洲的新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计划在西方支持下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格鲁吉亚均在这些项目名单之中。因此,俄罗斯欲阻止格鲁吉亚加入西方集团,并主导外高加索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就必须找到一枚战略棋子,而对于牵制格鲁吉亚的政策工具而言,南奥塞梯问题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与西方围绕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斗争已经白热化。在与西方交手中,俄罗斯不仅顺利“拿到”了克里米亚,而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并未因为西方制裁而出现崩溃,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反而迅速攀升,以此为背景,有西方媒体称,俄罗斯签署与南奥塞梯近于“合并”的新协议,再次“拿到”实实在在的“领土”利益,对内可强化普京的政治权威,对外则具有上述多重战略意义,这正是普京作为政治家所追求的政策效果。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南奥塞梯格鲁吉亚共和国
南奥塞梯暂缓入俄公投
南奥塞梯的北望之志
向共和国最闪亮的星,致敬!
共和国的春天
共和国的春天
格鲁吉亚:榛子种植越来越火
俄称永久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