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九章 三层至尊殿

2015-05-25郭忻杪

当代体育·扣篮 2015年9期
关键词:拉塞尔恩斯湖人

郭忻杪

38.戴夫·考恩斯

考恩斯,他大概是NBA里“勤能补拙”的最佳代言人了。作为白人内线,他不拥有鹤立鸡群的身高(2.06米),身体素质也没黑人球员劲爆,但却永远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被视作是白人拉塞尔,“红衣主教”也一度希望他能继承拉塞尔的衣钵,带领绿衫军重返巅峰。

“戴夫是一个勇于奉献的孩子。”奥尔巴赫说,“勇于奉献,但并不一定就是无名之辈,相反,还可能是一个MVP级别的超级巨星。”

的确,考恩斯从来都没有很浓的星味,只是做事认认真真打球勤勤恳恳。他经常会领到很多犯规?是因为总想着为队友补位;还总是能送出绝妙助攻?是因为从没渴望成为过镁光灯聚集的焦点。就这样,靠着低调与无私,他成为了NBA历史上最受人尊重的中锋之一。

说起考恩斯的篮球之路,那就不得不提他的高中时代。高一那年,这位红头发的左撇子帅哥因为和教练发生争执,一气之下退出了校篮球队改练游泳和田径。可上帝又好像是偏偏要跟他开玩笑一样,随后一年考恩斯身高暴增15厘米,他又不得不回到篮球队。在高中的最后一年,这家伙平均每场比赛能得到13分,并摘下20个篮板。

进入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考恩斯的表现依旧很棒。他篮板能力出众,善于奔跑,很会传球,大四那年场均17.8分、17.2个篮板,这让奥尔巴赫不禁垂涎不已。彼时拉塞尔刚刚退役,凯尔特人在11年10冠后的第一个赛季只拿到34胜48负,尽管他们拥有伟大的哈夫利切克,但奥尔巴赫仍希望能找到另一个拉塞尔来支援他。考恩斯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跟拉塞尔很像,奥尔巴赫喜欢的也就是这样——脚踏实地的球员。

进入NBA,考恩斯没有辜负奥尔巴赫的期望,他在摘下篮板后的一传很有拉塞尔当年的风范,凯尔特人的复兴计划也顺利得以实施。其中1974、1976年他们又两度登顶,而考恩斯则在1972-73赛季成为了继库西和拉塞尔之后的队史第三个常规赛MVP(尽管这个MVP,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了,可能颁给贾巴尔要更实至名归一些)。

1976年夺冠后,考恩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宣布退役(也可以说是告假,反正他不打球了)。这应该是考恩斯人生中最诡异的事件之一(其他还有诸如住烂房子、穿最便宜的衣服等)。究其原因,导火索则是他的好友兼队友保罗·西拉斯被交易走人,这个事实让考恩斯无法接受。28岁,就以“需要清醒一下头脑”为表面理由他宣布了退役,然后当起出租车司机,65天后才重返球队,并因此缺席了32场比赛。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男人很有个性?很真性情?可殊不知,类似的事情其实考恩斯还做过一次。

那是1978-79赛季,在很不称职的当了一年球员兼教练,随后又与伯德共事一年后,感到“留下再无乐趣”他再次宣布退役。但两年后,通过一份简短声明考恩斯又宣布复出了,只不过这次却不再是为凯尔特人效力,而是雄鹿。有点令人费解,但却很好理解——绿衫军那时已经拥有了帕里什、麦克海尔和伯德,且最重要的是考恩斯不愿意在比尔·菲奇教练手下打球;而当时雄鹿队主帅唐·尼尔森则是前凯尔特人球员,与考恩斯在球员时代就曾结下过深厚友谊。可惜的是,这次复出后考恩斯已远不复当年之勇,仅仅打了40场比赛,场均得到8.1分、6.9个篮板,就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宣布了退役。

纵观考恩斯打球的整个70年代,NBA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超级明星群体,拥有贾巴尔、阿奇巴尔德、“J博士”、威利斯·里德等等。考恩斯从来都不是最受瞩目的一个,可他又应该感谢这些将他遮挡在阴影之下的巨星们,因为正是由于这些家伙的存在,才证明了他虽不华丽却也是其中之一,并且不比任何人差。1990年考恩斯正式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对此,这位在比赛中从不胆怯的MVP居然还感到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我从来就没觉得自己是一个超级明星,因为你要想拿冠军首先就必须要被一支适合你的球队选中,然后再和一帮出色的队友一起打球。实际上,我在这两方面都很幸运,这才有了那样的成就,有了今天的荣耀。”

这就是对考恩斯职业生涯的最好总结——他是绿衫军中兴的基石之一,同时也正是因为身处波士顿才成就了他的伟大。

37.乔治·麦肯

在NBA区区不足百年的发展史上,“篮球先生(Mr.Basketball)”这个名号属于麦肯,也只能属于他,即便是他的后辈们可以囤积起车载斗量的总冠军戒指和MVP奖杯,也很难在里程碑意义上将其超越。麦肯身高2.08米,脚步灵活、技术全面,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左右开弓,这也为他赢得了“播种机”的美名。除此之外,这位“眼镜男”划时代的表现还对后来的中锋球员们具有很大启迪意义,并对NBA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1950年,美联社曾经发起过一个“20世纪上半叶最好篮球手”的评选,麦肯名列第一。时至今日,无数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都使麦肯的职业生涯变成了传奇,比如当初湖人队总经理西德·哈特曼在送他去机场的时候故意走错路,从而错过飞往芝加哥的班机,帮助紫金军团成功留下这位开创第一王朝的巨人……这件事。

当然,这些传奇并不包括麦肯身上的伤病——1954年,当他第二次宣布退役的时候只有31岁。还记得吉姆·波拉德在湖人更衣室第一次见到麦肯时发出的惊叹么?“哦……一个23岁的年轻人怎么看上去会那么老!”这当然和格雷格·奥登及勒布朗·詹姆斯情况不同,麦肯才是真正的饱经风霜。曾经有一场比赛过后,他脱下球衣,展示自己全身纵横交错、青红相间的伤痕,然后说道:“问问尼克斯球员这是什么,胎记还是伤痕?”

那是1949年12月13日,湖人客场挑战尼克斯,赛前,MSG门口的灯箱广告赫然写着:“乔治·麦肯VS纽约尼克斯。”是的,麦肯当时在NBA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整个球员时期他总共经历过十余次骨折,至于缝了多少针?他自己则说:“已经记不清楚。”endprint

不过,却有人帮他统计了,一共是166针。加盟湖人第一场比赛,赛后他说:“请不要再给我球了,因为那些人简直像要杀了我一样。”这也是他惟一一次说出这样的话。随后,麦肯就完全变了个人,这个拿下大学法律文凭,弹得一手好钢琴的温良君子,瞬间变身成了洪水猛兽,迎接对手的也不再是笑容和友善,而是只有大肘子。

前锡拉丘兹民族队球星保罗·塞莫,他就曾经吃过麦肯的苦头,当时塞莫被打翻在地,头上鼓出一个大包,还被吹罚犯规,愤怒的他跳起来后追着麦肯满场跑,一直追上球迷看台。回忆起麦肯的致命武器,塞莫说:“就是肘子,这家伙简直要杀了他所有的对手,经常把他们打倒在地,还能骗到犯规,然后再把他们扶起来,拍拍他们的肩膀。”

这么看的话,似乎麦肯受到那些伤病就不冤枉了,因为他正是球场上最凶的那个(曾连续三个赛季蝉联犯规王)。在打NBA之前,君子的形象一直追随着麦肯,但随着职业生涯的深入,他越来越狡猾,也越来越难以对付。其中1950年总决赛湖人对阵民族,麦肯在赛前放出风说自己对雪茄过敏,这让民族队球迷如获至宝,他们在场边大抽雪茄,搞得整个球馆内乌烟瘴气,能见度几乎为零。结果呢?最终还是湖人4比2取胜卫冕成功,不但赢得了比赛,还戏弄了对手一把。

在效力湖人的7年时间里,麦肯总共帮助球队5夺总冠军。诚然,若是仅看个人能力,他是无法与他的后辈们(张伯伦、贾巴尔、奥尼尔))相提并论的,虽然鉴于他那一时期的绝对统治力,联盟相继制定了干扰球、把罚球线距离延长一倍及“24秒违例”这些规则来限制他。但麦肯的意义……又绝对不是依据此来衡量的。从NBA角度来说,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一个起步期,技战术还处于摸索阶段,且职业联盟运作的方法手段也都在尝试过程中。换句话讲,今时今日我们提起NBA首先想到的便是某位超级巨星。而在60多年前,如果不是麦肯带来球市的冲击波效应,联盟经营者们恐怕还根本意识不到一个明星球员对于NBA成长的重要性。翻看麦肯之后的NBA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时代基本都会有联盟力捧的一个或几个天皇巨星,他们带来市场、带来广告、带来观众、带来美金……这已经是一种定式。但千万别忘了,60多年前,第一个做这件事的家伙正是麦肯,正是依靠着他的身体力行,才奠定了“巨星引领职业运动”的大基调。四眼巨人也因此成为了和巴布·鲁斯(棒球)、杰克·邓普西(拳击)一样的运动先驱。

2005年6月,在同糖尿病及肾衰竭斗争多年后麦肯与世长辞,享年80岁。与辉煌的职业生涯相比,麦肯的晚年时光显得有些惨淡——不仅要饱受病痛的折磨,在如今动辄球员就签订上亿美元合同的今天,他却每月只能领到千余美金补贴。可饶是如此,巨大荣誉与微薄回报之间形成如此强烈反差,麦肯留下的一世英名却永远不会褪色。以至于大卫·斯特恩在参加他的追悼会时悲痛而又满怀敬意地说道;“乔治是NBA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超级巨星,他给这个联盟带来如此多革命性政策转变,今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人了。”已故的湖人队老板杰里·巴斯,他也说过:“没有麦肯,就没有球队后来的更大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拉塞尔恩斯湖人
恩斯克投资有限公司
远古吹秘闻<2>
好莱坞制片人韦恩斯坦遭正式起诉
故我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全新开始
德国海恩斯坦研究院进入中国十周年庆
篮板野兽 比尔·拉塞尔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