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铜资源竞争力对比研究

2015-05-24马茁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10期
关键词:铜矿矿床储备

■ 马茁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国内外铜资源竞争力对比研究

■ 马茁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通过对国内外铜资源可供性、开发利用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铜资源综合竞争力偏低。对策建议:(1)加强国内铜产业整合;(2)积极“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铜矿资源;(3)建立铜资源储备机制,预防供应中断风险。

铜资源;可供性;开发利用水平;管理方式;对比分析;竞争力

1 铜资源可供性对比分析

1.1 资源总量对比

我国是全球主要的铜资源国之一,但从总量而言并不占优势,储量占世界比重偏低。2004年以来,我国铜储量占世界比重基本维持在5%左右,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014年比重下降至4.3%(参见图1)。同时,我国铜资源开采强度偏高,储采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主要铜资源国。2014年,世界铜资源平均储采比为37.4,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的铜资源国储采比均在25以上。但我国仅为18.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9.5%(见表1)。

1.2 规模及品位对比

世界上已探明铜储量超过500万吨的超大型铜矿床有60个,多数分布在美洲和非洲。主要铜资源分布国如智利、美国、赞比亚等铜矿石平均品位较高,一般为1%~3%。与之相比,我国铜矿床规模普遍偏小,中小型矿床约占全国铜矿床总量的97%。超大型铜矿床仅有江西德兴铜矿、西藏玉龙铜矿床和西藏驱龙铜矿床3处,仅占世界总量的5%。我国铜矿石品位较低,平均品位为0.8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3 产量可供性对比

从供矿总量来看,我国铜矿产量占世界比重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04年的5.1%提高至2014年的8.8%,增长趋势明显(见图2)。然而供矿总量的逐年提高并不意味着国内铜矿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实际上,我国铜冶炼原料长期处于供应不足状态,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逐年增长,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60%左右。这表明我国铜矿生产与冶炼产能不匹配,国内铜矿供应对后续冶炼保障性不高。

2 铜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对比分析

图1 2004-2014年我国铜储量占世界比重变化情况

表1 2014年主要铜资源国储采比情况 单位:万吨

2.1 开发利用条件

总体来说,我国铜矿山自然禀赋条件欠佳,大型、超大型矿床少,存在品位低、矿体复杂、开采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矿床多为多金属共生,共伴生元素多,组分复杂,冶炼难度大。铜资源潜力区多分布在西部,如西藏、新疆、云南等省区。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条件、民族问题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2.2 铜消费强度

国内精炼铜消费强度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010年的125.6吨/亿美元降至2013年的106.4吨/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铜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但在全球范围比较,我国精炼铜消费强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水平及代表性发展中国家水平。世界精炼铜消费强度平均水平在30吨/亿美元附近徘徊,至2013年降至28吨/亿美元。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精炼铜消费强度在10~20吨/亿美元之间波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精炼铜消费强度在20~30吨/亿美元之间波动,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对比我国情况,虽然近年来我国精炼铜消费强度逐年降低,但总体维持在100吨/亿美元以上,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数倍(见图3)。这说明我国铜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亟待提高。

3 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法》为统领,以铜业专项法律法规为具体手段的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方式。出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铜工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的目的,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规措施,对铜企业布局、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能耗标准、综合利用指标、环保标准等做了详细规定,监督指导铜行业的规范发展。

图2 2004-2014年我国铜矿石产量占世界比重变化情况

图3 2010-2013年精炼铜消费强度对比情况

与智利、秘鲁等铜矿生产大国对比,我国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首先,管理手段方面,主要铜矿生产国大多采用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以市场调节为主。而我国虽然越来越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目前仍是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比较薄弱。第二,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低于主要铜矿生产国,铜矿生产规模化、高产值化管理措施有待提高,资源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第三,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大型铜矿企业自有科研部门十分注重铜采选冶技术创新和后续铜产业链技术进步。但与主要铜矿生产国相比,我国缺乏政府层面的全国性的铜采选冶及后续加工技术研发机构,目前的科研机构小而分散,不利于先进技术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国内铜资源综合竞争力偏低

我国铜资源在可供性、开发利用水平和管理方式上,与主要铜资源国和生产国相比都不占优势,综合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第一,资源可供性方面,总量丰富,但规模偏小、品位偏低,资源消耗快、储采比低,产量逐年增长但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第二,开发利用水平方面,国内铜矿资源自然禀赋条件欠佳,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坑采多、露采少,开发利用难度大,开采成本高;同时资源消费强度高,社会经济发展对铜资源依赖程度高。第三,开发利用管理方式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得到全面发挥,铜矿企业活力有待增强。全国性政府层面的铜资源科研机构有待建立,铜产业规模化、高产值化管理措施有待提高(参见表2)。

表2 国内外铜资源竞争力对比情况

4.2 对策建议

4.2.1 加强国内铜产业整合

当前,国内铜矿开采粗放、资源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铜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而国际市场铜矿垄断格局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提高国内铜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任务日益紧迫。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国内铜产业整合是促进铜矿勘查开发合理布局与结构优化,提高铜矿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提升国内铜矿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此,应加强国内铜矿产业整合,以提高国内铜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4.2.2 积极“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铜矿资源

我国铜矿供应长期不足,且需求量逐年增长,在大力推动国内铜矿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同时,也应把利用境外铜矿资源摆在重要位置。当前,国内一些大型铜矿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同时,世界主要铜矿资源国对外资进驻本国铜矿产业大多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这为我国铜矿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应当鼓励和支持国内铜矿企业“走出去”,通过风险勘查和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掌握和利用境外铜矿资源。

4.2.3 建立铜资源储备机制,预防供应中断风险

建立产品储备和产地储备相结合的铜资源储备机制。铜产品储备的目的在于应对短期供应中断风险,快速提供铜产品。进行铜产品储备要在国内经济可行、国际市场许可的情况下,有计划、分步骤地通过多种渠道从境外获取铜矿产品。当前,国际铜价持续走低,据统计,2014年7月以来,国际铜价累计跌幅达到17%左右。国内铜产品储备可合理利用这一矿价低迷时期,形成一定规模的铜产品储备。

产地储备是指储备一批铜资源富集区,提高铜资源的中长期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当前国内铜矿资源禀赋欠佳、矿石品位偏低的现状,选择若干经过调查评价证实具有资源潜力的远景区,形成铜矿产地储备,预防铜资源中长期供应中断风险。

[1] 陈甲斌,等.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3年)[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

[2] 柳群义,王安建,张艳飞,等.中国铜需求趋势与消费结构分析[J].中国矿业,2014(9):5-8.

[3] 周平,唐金荣,施俊法,等.铜资源现状与发展态势分析[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5):750-756.

[4] 马茁卉,余良晖.我国铜资源形势、供矿能力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7):27-28,48,55.

[5] 王楠,吕晓岚,罗晓玲.我国铜产业现状及铜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2013(S1):7-11.

[6] 陈建平,张莹,王江霞,等.中国铜矿现状及潜力分析[J].地质学刊,2013(3):358-365.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petitiveness of copper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MA Zhuohui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availabilit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level,and management mode of copper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copper resources is lower.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First,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copper industry. Second,implement "Going out" strategy actively to develop copper resources abroad. Third, establish reserve mechanism of copper resources to prevent the risk of supply disruptions.

copp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level; management mode;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petitiveness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5)10-0028-03

2015-09-18;

2015-09-21

马茁卉(1983-)女,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矿产资源资源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铜矿矿床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