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24张慧娟廖少羽杨小兰洪东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咽峡炎性疾病链球菌

张慧娟 廖少羽 杨 海 杨小兰 钟 羡 洪东平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张慧娟 廖少羽 杨 海 杨小兰 钟 羡 洪东平

目的 探讨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60例发疹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年龄分为三组, 分别为2~6岁组(60例), 7~10岁组(54例), 11~15岁组(46例)。取样经咽峡炎链球菌检测观察患儿发生病变的分布部位及不同年龄段位菌检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患儿面颈部、上臂、腰腹部位分布最广, 上胸肩背、大腿、小腿等其他部位分布较少。不同年龄段间分布趋势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岁患儿阳性率85.00%, 7~10岁阳性率88.89%, 11~15岁患儿阳性率91.30%, 随着年龄增大,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阳性率越高, 准确性越高, 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峡炎链球菌可作为检测儿童发疹性疾病辅助性诊断方法, 阳性率较高。

咽峡炎;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法;儿童;发疹性疾病

发疹性疾病常见为传染性疾病, 以水痘、麻疹、猩红热、伤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主[1]。不同病症的发病时间、规律与位置分布均不同, 又受个体差异的影响[2]。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多通过典型症状判断。本研究为判断咽峡炎链球菌检测的诊断价值, 取16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发疹性疾病患儿, 按年龄分为三组, 比较不同年龄段的咽拭子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发疹性疾病患儿, 均已证实为儿童发疹性疾病[3],排除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 皮肤过敏或全身性功能缺陷患儿,其中男88例, 女72例;年龄2~15岁;均表现为面颈部、躯干、四肢瘙痒、起疹等症状。其中荨麻疹患儿26例, 皮疹患儿31例, 猩红热患儿22例, 瘀点、瘀斑患儿29例, 疱疹患儿27例, 斑丘疹患儿25例。根据年龄分为三组, 分别为2~6岁组(60例), 7~10岁组(54例), 11~15岁组(46例)。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快速抗原检测法(rapid antigen detectiontest, RADT), 试剂为美国Quidel公司生产的QuickVue Strep A快速抗原诊断检测盒, 它运用了新型的金溶胶技术。在患儿病变部位取样, 刮取患儿脓性分泌物放入无菌咽拭子中, 将拭子置于室温下保存, 将取样标本放入TSA琼脂平皿培养基中, 温度保持在35~37℃, 5% CO2的恒温箱中培养。培养24 h后, 根据溶血环与菌落形态进行记录, 若为阴性继续培养24 h再作观察。做杆菌肽与涂片检查判断溶血性链球菌, 运用抗原鉴定试剂盒分型鉴定, 判断培养菌的阴性与阳性。

咽峡炎链球菌为米勒链球菌群, 包括中间链球菌与星座链球菌。可导致脓肿及发炎等症状, 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发疹性疾病, 为菌检判断的依据[4]。检验中, 在血琼脂平板上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划一条直线, 然后将链球菌培养物划一条线,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的划线相互垂直, 但不要接触, 二者相距3~5 mm, 各链球菌分离菌划线间距10~20 mm。置37℃温箱内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在两划线交界处出现箭头样的溶血区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发生病变的分布部位及不同年龄段位菌检的阳性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发疹性疾病部位分布情况 患儿面颈部、上臂、腰腹部位分布最广, 上胸肩背、大腿、小腿等其他部位分布较少。不同年龄段间分布趋势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检测相关指标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大,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阳性率越高, 准确性越高,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儿童发疹性疾病部位分布情况[n(%)]

表2 不同年龄段检测相关指标分析(n,%)

3 讨论

本研究中160例患儿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麻疹, 先发于面颈部, 后至躯干、四肢, 部分患儿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现象。有研究发现发疹性疾病为与咽峡部扁桃体感染有关的皮肤性变态反应[5,6], 在判断发疹性疾病时应注意是否为咽峡炎引发的皮疹。

不同发疹性疾病类型症状特点也有显著差别, 猩红热口周有苍白圈, 遍体呈通红, 皱褶处带有紫红色, 常伴有高温症状;药疹为红斑上小丘疹, 颜色鲜红, 瘙痒难忍, 皮损遍布全身, 一般患儿伴有血白细胞增高、发热等现象;病毒疹多发于春季, 颜色呈淡红色, 可融合, 病前可能伴有睑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还伴有发热、瘙痒等症状[7,8]。本研究结果发现患儿的病发部位多为面颈部、上臂、腰腹, 2~6岁患儿经培养皿培养的链球菌约占85.00%, 7~10岁约占88.89%, 11~15岁患儿约占91.30%, 随年龄增大,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阳性率越高, 准确性越高, 说明咽峡炎链球菌可以作为辅助检测方式判断儿童发疹性疾病发病情况。孙殿斌、Endemann等[9,10]的研究发现链球菌含量在丘疹、麻疹、猩红热等患儿病变处与正常样本组织中含量差异大, 可作为诊断依据。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具有参考价值。并且在患病后要及时治疗, 儿童的免疫力较低, 若长时间出现发热、发炎等现象易引发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及化脓性与非化脓性并发症, 同时用药时注意药量。

咽峡炎链球菌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 当患儿出现急性感染后, 如不及时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可能引起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及感染后化脓性或非化脓性并发症。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又会造成细菌耐药问题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咽峡炎链球菌急性感染极为重要。

[1] 何小帆,王冬莲,周珺, 等.单纯糠疹患儿122例血中7种金属元素检测.浙江预防医学, 2009, 21(2):63-64,80.

[2] 杨锡强.小儿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18(6):339-341.

[3] 姚志荣,陈洁,祁怀山,等.无皮疹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四例.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 40(4):196-198.

[4] Wormald PJ.The agger nasi cell: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reces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129(5):497-507.

[5] 蔡一飙.一起由溶血型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食源性暴发疫情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3):590,598.

[6] 丁亚兴.维生素A在麻疹防控中的作用.医学综述, 2011, 17 (14):2172-2174.

[7] 孙忠清.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改善麻疹再免疫效果的研究及部分城市婴幼儿喂养状况的调查.青岛大学,2010.

[8] Khan MA, Combs CS, Brunt EM, 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scan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 2000, 32(5):792-797.

[9] 孙殿斌,张守斌.一起链球菌急性咽喉炎爆发的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3):181.

[10] Endemann DH, Schiffrin EL.Endothelial dysfunction.J Am Soc Nephrol, 2010, 15(8):1983-19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36

2015-02-09]

516002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咽峡炎性疾病链球菌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