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中国女排在两场决赛中的“功与过”

2015-05-23王京京

体育科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意大利队扣球半决赛

杨 管,王京京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014年10月12日第17届意大利女排世锦赛落下帷幕。中国女排在10月11日的半决赛中3∶1战胜东道国意大利队,时隔16年再次挺进世锦赛决赛;但遗憾地是,最终未能捧起冠军的奖杯。10月12日决赛1∶3败于伦敦奥运会亚军美国女排,使得美国女排有幸成为一支新科世锦赛冠军队伍。然而,中国女排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的表现到底如何?为什么半决赛能取胜对手而在决赛中却未能如愿获得金牌呢?这些疑问都有待得到进一步的考量和论证。因此,本文试图以半决赛和决赛两场比赛为例,通过对中国女排在两场决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中国女排及意大利和美国女排的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便能从相关数据中剖析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周期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第十七届女排世锦赛的中国队与意大利队和美国队两场共八局比赛。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手段之一。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而且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1]。发球是排球比赛中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也是比赛中唯一一项不受他人制约的技术。中国女排半决赛发球仅得2分,意大利队得10分,发球得分率比对手少8.37%(表1)。虽然在破功率上中国女排稍高于对手将近5个百分点,但总体来说,中国女排的发球效果不如意大利队。在比赛中,意大利队的发球不仅有飘球,还有大力跳发球,发球形式多样化;而中国女排仅有发飘球,在发球形式上过于简单,未能给对手造成较大威胁,中国女排发球的攻击性和威胁性欠缺。在决赛中,中国女排发球得6分,破攻5次,且仅有4次失误。虽然美国女排在发球得分和破攻上与中国女排相比没有差距,但失误率稍高于中国女排,说明中国女排的发球有所改善。在决赛中,中美两队都希望通过加强发球来破坏对方的一传,以达到破坏对方一攻的目的,从而为本方防反奠定基础。在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越来越受到各支队伍的重视,“拼发球”战术在比赛中也时常出现,可见发球的地位之高。

表1 中外女排发球技术统计表

2.2 接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接发球是指在排球比赛中,防守方接对方发球队员的第一次进攻性击球。接发球进攻俗称为“一攻”,一攻在排球比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一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接发球,所以接发球直接影响着“一攻”的质量及效果。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接发球到位次数为47次,比意大利队少7次,接发球到位率低2.16%,且失误率也高于对手(表2)。决赛中接发球到位次数为40次,低于美国队3次,且到位率低2.36%,失误率也高于对手1.49%。这充分说明中国女排的接发球与欧美女排强队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比赛录像可知:中国女排主要采用主攻+接应+自由人的接发球阵型;而欧美女排主要采用主攻+自由人+主攻的接发球阵型。由于中国女排主攻和接应的技术不够全面,接发球失误较多。在比赛中抢球和因站位等问题导致接发球效果很不理想。此外,在对手颇具威胁性的发球及积极贯彻发球战术的前提下,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次数明显减少,年轻队员在比赛中技术发挥不够稳定、心里起伏大等缺点暴露无遗,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女排接发球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

表2 中外女排接发球技术统计表

2.3 二传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传球也是排球的一项基本技术,它是指传球队员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和全身的协调用力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2]。比赛中二传主要负责组织各种进攻战术,便于衔接队员的进攻,为本队的进攻创造出有利的条件,是进攻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二传到位次数113次,比对手少8次(见表3)。中国女排受对方大力发球的影响,接发球到位次数较低,导致二传次数明显少于对手。但在二传到位率上差别不大。与美国队相比,二传次数仅少2次,基本持平。但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在半决赛还是在决赛中,中国女排的二传失误次数都较低,分别仅有0.72%和0.67%。其原因在于:中国女排主力二传魏秋月大赛经历多,在场上的经验丰富,虽然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次数不多,但这可以很好地将不到位的球调整成到位二传球,从而使为中国女排的进攻提供了一份强大的保障。魏秋月不仅传球的手感、节奏感好,而且能根据比赛场上双方的形势变化,积极做出传球调整。替补二传沈静思虽然初出茅庐,但凭借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有着上佳的表现,具备一名优秀二传手的潜质。总体来说,中国女排在二传效果上与对手相差不大,整体效果要优于对手。

表3 中外女排二传技术统计表

2.4 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扣球在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武器,也是摆脱被动、争取主动的途径,是一支队伍攻击力强弱的主要表现[2]。扣球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负。中国女排半决赛共扣死58次,比意大利队多7次,扣死率高6.87%,且仅有4.8%的扣失率,扣球效果明显要好于对手(见表4)。中国女排虽然二传到位次数不如对手,但扣球的质量要明显高于对手,这也是中国女排战胜意大利队的主要原因所在。决赛中,中国女排扣死55次,少对手6次,且扣死率低2.22%。在扣失率方面,也比对手高1.77%。由此可见,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扣球技术发挥不佳,效果较差,失误次数多,这也是中国女排未能赢下比赛的主要原因所在。新一届中国女排自2013年组建以来,除2014年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外,大赛经验匮乏。美国女排虽然没能打进过世锦赛的决赛,但其在伦敦奥运会取得过亚军的成绩,队内也不乏一些明星球员。外加中国女排队员过于年轻化,在比赛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这也在所难免。

表4 中外女排扣球技术统计表

2.5 拦网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拦网是防守反击的第一道防线和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不仅可以拦死、拦回、拦起对方的扣球,还可以削弱对方进攻锐气,动摇扣手信心[1]。在现代排球比赛中,拦网已经由过去单纯的防守技术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得分手段,拦网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在半决赛中,中国女排共拦死16次,比对手多4次,但拦失率要稍高于对手,多4.28%。总体来说,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要好于意大利队,这也为中国女排战胜对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决赛中,中国女排仅拦死10次,美国队拦死15次,且拦死率要高于中国女排4.21%。但在拦失率上中国女排要低于美国女排6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拦网效果不如美国队。从比赛录像可知:在决赛中,中国女排因对方进攻速度较快的影响,拦网队员难以跟上对方的进攻速度,导致拦网判断不准确,失误多,拦网队员的起跳也较晚,队员之间的配合不默契;且空跳和被对手造打手的次数较多,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女排拦网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表5 中外女排拦网技术统计表

2.6 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

由表6可知:中国女排在两场决赛中,扣球进攻总数均少于对手,但差距不大。在半决赛中,一攻扣死37次,扣死率为53.62%,高于对手14.95%。反击扣死次数为24次,扣死率为35.82%,也都高于对手。有效拦网率高于对手且拦网失误失误率低于对手,防守成功次数也比意大利队多3次。这些都充分显示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无论是在防守还是在进攻方面都占据着比较明显的优势。所以,赢下对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决赛中,中国女排一攻扣死次数和美国女排持平,但在扣死率上中国女排高4个百分点;中国女排反击扣死23次,少于美国女排,反击扣死率低于美国队3.1%,说明在防反这一环节上,中国女排不如对手;且中国女排的防反成功次数仅有82次,远远落后于美国女排的96次,充分说明中国女排防守上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众所周知,在现代排球比赛中,要想赢得最终比赛的胜利,光靠一攻还远远不够,只有依靠高质量、多回合的防守反击才能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所以说,虽然中国女排一攻要好于美国队,但在防反上的差距使得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无法挽回自己输球的命运,这也正是中国女排未能取胜比赛的关键之所在。

表6 中外女排技战术效果统计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与欧美女排,中国女排的发球和接发球均不够理想,发球得分能力不强,接发球到位率偏低;2)在二传到位率上,中国女排与对手国相差不大,主要因为二传手的个人调整能力;3)中国女排的扣球和拦网要优于意大利队,但与美国女排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中国女排的一攻和防反效果在于意大利队的比赛中发挥都比较理想,且都优于对手;但在决赛中,虽一攻效果略好于对手,但在防反这一环节上做得不够,不如美国女排,反击扣死率和防守成功次数都低于对手。

3.2 建议

1)中国女排应加强发球的攻击性,在比赛中积极贯彻发球战术,利用找人、找区和找点等以达到破坏对方有效组织进攻的目的;2)进一步提高接发球技术,注意接发球时的脚步移动和判断取位,接发球队员之间应该分工明确,强调严密的配合,减少失误;3)改善扣、拦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网上高度优势;强调扣球时的手法和线路变化;拦网时的准确判断和移动取位,注意拦网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4)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攻和防反,尤其是防守反击;加强拦网队员和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配合,提高有效拦网率,为后排防守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为防守反击奠定基础。

[1]李毅钧.排球理论与方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16-66.

[2]虞重干.排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3-102.

[3]展更豪,牛晓雷.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技术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6):46-49.

[4]李庆宁,樊东声.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中国队得失分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4):35-37.

[5]展更豪,顾圈良.对中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排球赛上的技术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14-17.

[6]谢国臣.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效果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550-552.

猜你喜欢

意大利队扣球半决赛
足球之夜
环球图说
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与意大利队技战术比较分析
——以小组赛和半决赛两场比赛为例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辟谣者 里皮
中学生排球扣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5—2016年大超北京体育大学校女排主攻扣球技术分析
比德尔曼200自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