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点燃企业腾飞“新引擎”

2015-05-21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引擎科研经费河北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中间引起了巨大反响。作为实体企业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生在听了总理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振奋。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报告的主线,它贯穿于稳增长、调结构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形势下,创新驱动内涵更为丰富,意义尤为重大。

创新是企业“扬帆”的最大动力

“创新是一个大的话题,但是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支撑点。创新驱动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应该紧紧抓住的主线。”刘宝生表示,如果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那发展就会难以为继,就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远远甩在行业后面,甚至面临淘汰的危险。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刘宝生以中船重工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包括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整个行业,紧紧抓住创新机遇,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不同渠道做了大量工作,使企业基本完成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为企业打下非常好的基础,也建立了产品竞争新优势。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实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上,探索出了‘有中生新的路子。”

谈及如何抓住科技创新这条主线时,刘宝生告诉记者,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对科技创新的渴求和坚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创新是保持蓬勃生机、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管控力度,不仅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还要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为人才建平台、搭舞台。

京津冀一体化是企业借力发展的难得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对处在这一国家战略区域的企业来说,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外溢,借力实现跨越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为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在说到京津冀一体化对企业带来的利好时,刘宝生表示非常乐观。

刘宝生告诉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在于河北是京津冀三地中的短板,政策、环境等各方面建设都与另两个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机遇在于协同发展的要求对于河北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河北能否实现借力腾飞、跨越崛起的重要考验。协同发展,不仅仅是交通、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它应该是全方位的。“既然是全方位的,那三地的政策、环境也应该是一致的。”

谈及河北企业的既有优势,刘宝生向记者列举了两方面:一是人才优势,“因为我们的地理位置,距北京、天津都很近,为企业的研发、创新都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持”;二是政策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的交通、生态等“硬环境”建设会不断得到改善,这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

未来肯定是非常美好的,但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当前,补齐短板。为此,刘宝生建议政府做好两件事:一要深化改革,打造优越的软环境。“这当然是多方面的,随着政府的简政放权,不仅要把政策放到底,同时地方也要能够‘接得住。”二要出台有利于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方面的优惠和支持,鼓励他们转型升级、有中生新。同时,刘宝生认为:“目前与京津两地的一些政策还不能完全对接,这是对河北的客观制约,国家应该给河北与京津地区同等待遇。”

风帆四个“两方面”,实现企业大发展

由于我们是传统产业,企业目前的战略是当前和长远兼顾。一方面要发挥自身既有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目前我们的研发成果也填补了市场上的技术空白,为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展望未来,着眼于创新的技术、前沿的产品,为企业长远发展多做一些准备工作。

谈及对市场布局的考虑,同样也是“两方面”。“我们是全盘规划,战略考虑。我们立足全国,着眼全球,目标是全国第一,世界驰名。”刘宝生继续向记者解释,所谓世界驰名就是走出去,一是让产品走出去,二是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这是我们的目标,公司也有一整套发展战略和规划,目前也正在积极实施。”

谈及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时,刘宝生同样表示要“两条腿走路”。一是积极对前沿技术进行研发,保持现有的市场优势;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从结构调整向中高端迈进,包括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进精英化生产等等。二是加大对基础科学的研究。“公司对技术科研高度重视,因为技术科研对企业未来发展是打基础的一项工程,目前我们还成立了基础科研部,为企业的技术研究在储备和研发上提供支撑。

谈及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发人才储备时,刘宝生同样表示要把握两方面:“我们自己队伍要培养,也要借助外力,聘请国内外权威专家,为企业搭建研发平台。”刘宝生告诉记者,在国内选择与一流大学、研究院、研究所合作,和权威专家合作;同时,加大与国外专家业合作力度,不断拓宽合作交流渠道,使更多国外专家为企业服务。

科研经费应向企业倾斜

“科研创新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成果的转化。”在刘宝生看来,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刘宝生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科研经费向企业倾斜。“虽然现在也有,但是力度小。”

刘宝生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支持经费大部分给了研究院所,但不少研究院所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实现产业化,不能尽快转化成产品。“这就造成国家拿了很多钱,也给了很多支持,但是效果却没有真正落地。”相对于研究院所,刘宝生认为企业对于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更为重视。“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当然很关心产业化。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企业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科研经费对于企业创新至关重要。”希望国家在这方面能有更好的政策。刘宝生认为,要改变“搞科研的人比搞技术的人水平高,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去搞技术”这种错误观念,把科研经费更多地向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倾斜,企业就有可能会更快地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新引擎科研经费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互联网+”必将成为电信运营商转型升级新引擎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创新:非公企业发展“新引擎”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