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炒股”重新来临

2015-05-2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股民降息股市

“全民炒股”重新来临

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得央行启动了大幅降准,降息也在预料之中,而中国股市近期持续火爆,吸引大量投资者“跑步入市”,旨在释放流动性的央行降准降息可能使得大量资金继续涌入股市,这又会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货币政策放松浪潮涌来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增长率仅7%,创下2008年来新低。而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实体经济形势比这一数据更为严峻。

4月17日,李克强总理前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考察重心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并在工商银行主持座谈会。

“实体经济垮了,金融怎么支撑?企业融资成本下不来,将会严重影响就业、创业。金融企业最后也会受到冲击。”李克强总理说,“宏观政策下一步会想办法,银行本身也要想办法。你们处在关键岗位,任务艰巨,责无旁贷!”

4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对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

由于时间间隔都不超过两天,这三件事情似乎紧密相连,而最强降准后,这样大幅降准,仅在2008年出现过。招商银行总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此分析表示,结合李克强总理周末在考察国开行、工行时的谈话,可以认为,加大贷款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在此情景下,贷款有所放量是大概率的,但考虑到银行不良贷款上升和风险偏好下降的现实状况,贷款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且,在经营压力和理性选择下,资金将会流向收益更高的领域。

“本次降准释放资金将在1.2万亿-1.5万亿元之间,此举标志着货币政策放松已由试探性慢跑进入狂奔阶段。”

刘东亮测算。

一场大的货币政策放松浪潮正在涌来。

房地产业能否获得机遇

2008年央行降准同样是1个百分点,所释放的资金更多流向了楼市,而今,1.5万亿元的流动性是否同样会大笔补给房地产?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作用仍不可动摇,保增长的根基依旧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稳定。

“资金出来了,不管是贷款还是债权等其他形式,肯定有一部分会流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融资的获得性将上升,房企筹钱也会相对好些,但不是普遍的,资金流向什么区域,要看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表现,银行不会无条件无视风险放贷。”刘东亮分析表示。

对此,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表示,银行只吃补药,不吃泻药。上一轮城镇化造空城鬼城的黄金十年,金融屡屡开闸放水,推高世界罕见的流动性,银行赚得盆满钵满,房地产量价飙升,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和价高质次。

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一是银行即便降准有了额度,但商业银行认为向房地产放贷利息低且风险大,它们会愿意放贷吗?二是,即便银行肯贷了,能刺激多少改善型需求?

“现在的问题不仅是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而且产品质次价差,不能满足购房人对住房所体现的品质生活的需求,此时此地,金融政策宽松了,贷款成本低了,他们愿不愿意出手购房?”胡志刚认为,要想稳定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软着陆,只有单打独斗的政策是不够的,产业链全面发力和促使产业创新转型才能奏效,但还要防止市场再次坠入投机,再次绑架经济。

独立经济学家何志成则表示,在房地产政策不明确的前提下,即使更多地释放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不大,相反还会引发股市的疯牛行情,对宏观经济运行很不利。当前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出台明确的房地产政策,尤其是房地产税政策。

股市那么火 我想去看看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开展的一项调查称,中国3/4的炒股家庭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股市大涨中赚到了钱。相比之下,在中国股市跌至创纪录低点的2013年下半年,该比例仅为15.8%。

研究人员对5000个内地家庭进行了电话采访。调查发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家庭的股市参与率为6.1%。内地正在炒股的多为年轻人,约13%的受访者不到30岁。此外,2013年下半年新开户的内地股民家庭占比约31%,这其中近40%的家庭来自三四线城市。

调查显示,老股民家庭的表现好于新股民家庭:在2013年上半年或之前开始炒股的家庭,78.4%表示赚了钱,相比之下,新股民家庭表示赚钱的比例为72.5%。

调查还发现,持股越多的家庭,盈利的可能性就越高。在持有4只以上股票的家庭中,声称赚钱的比例接近85%,远高于持有3只以下股票家庭的74.4%。另外,与其他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越高或炒股历史越长的股民,往往对股市的未来预期更乐观。

“股市那么火,我想去看看。”中国股市近期持续火爆,吸引大量投资者“跑步入市”,最新数据表明超过1亿中国人已经成为股民。

香港《商报》称,在2007年A股大牛市结束后,内地股市整整沉寂了七八年。在新一轮牛市中,迎来第五轮开户高峰潮,大家称之为“第五代股民”,其中以80后、90后新股民最为抢眼。他们喜欢用电脑或手机炒股,是热衷于互联网的新一代。

另据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发布的《深市新开户个人投资者学历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初到2015年3月31日期间,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比6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7%。与往年比较,深市新开户投资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4444.41”是吉是凶

4月23日,沪指延续前一天势头小幅高开,随后围绕4400点激烈争夺,最终涨0.36%,盘中还创出4444.41点这一7年来的新高。当天是4月的第4个星期四。这一连串“神奇数字”立即引起广大股民的议论,有人惊恐,也有人调侃。

尽管23日汇丰银行公布的中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数值创年内新低,表明中国经济继续下滑,但中国股市当天仍然上涨,特别是创业板大涨逾2.7%,有39只创业板股票涨停。

平均路径长度是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的平均最短距离。在自组网络中,平均路径长度L为所有节点间最短路径长度的算术平均值,即

内地股市热辐射到了香港。近几天来,港股大涨也带动港元强劲上涨,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多次进场干预港元汇率。香港《经济日报》4月23日称,香港金管局前一天向市场抛售了15.5亿港元。这是金管局本月第9次干预汇市。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过去半年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股市已飙涨约80%。尽管中国经济增速一季度已放缓至6年来最低的7%,但官方媒体有关“4000点才是中国牛市开始”的评论,让投资者鼓起了勇气。

路透社称,新投资者源源不断涌入股市带来大量资金,在4月的第四周,股市净流入7814亿元,是连续第四周净流入。报道引述市场分析人士的话称,鉴于资金面的充裕,中国股指向上势头仍然猛烈,“以至于不敢预测会涨到多少”。

“中国的散户成为助推股市飙升的中坚力量。”美国市场观察网站称,中国的投资者喜欢追逐上涨的资产。前一些年,众多中国人几乎将全部家当拿来买房。现在房市泡沫开始破灭,他们转而把钱又投入了暴涨的股市。最近,中国股市快速上涨,中国散户投资者的狂热暗流可能才是主因。

“中国股民为何如此疯狂?”《纽约时报》记者在北京一家证券营业厅采访了一名股民。这名股民称:“炒股就是如果亏了钱,你就想弥补损失。如果赚了钱,你就想赚得更多。”

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就股市罕见表态,他说:“其中一个观点,就是这些资金进去以后不应进入股市,好像进入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了,这个观点从我个人来讲,我也不赞成。”

“确实有一些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中其他的环节中有一些金融交易有可能脱离实体经济,是一种纯粹的投机炒作的做法,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好像去了股市就是不支持实体经济。”周小川还表示,也有人认为,在金融市场中自我循环就都是脱离实体经济的,这也是不准确的。金融的大量活动都是在进行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直接或间接进行服务的,但是确实有一些个别金融产品会陷入纯粹投机性的目的,这个我们是要加以防范的。

2014年出现了大量的重组概念股,重组最基本的操作是上市企业烂掉之后,买过来把一些资产注进去,拿股票做最大融资。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市场的上涨其实和实体经济是互动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中心主任郭田勇同样认为要理性地看。他表示,任何一个国家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都没有办法保证资金完全流向所期望的领域。流向股票市场也并不一定不利于实体经济,或者说流向股票市场间接也是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比如,高科技含量的股票价格比较高,就容易引来更多投资者。以前银行之所以不愿意给企业贷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负债率普遍比较高,现在通过股市,企业获得了资金来源,降低了负债率,这样股市对于融资结构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降息窗口渐行渐近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有专家和市场人士预计,新一轮降息窗口正在临近。

国泰君安分析人士指出,降息窗口正在打开。从各个市场观察可看到,市场对短期利率、调控效果存在信心,对中长期转型信心仍不足。可以预见,美国可能在三季度中后期进入加息周期。最为有利的中国降息时间窗口正在二季度打开,二三季度仍各有一次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

中信证券最新发布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展望报告则显示,在总需求面临下行压力等情况下,二季度将可能降准降息各一次。报告称,在我国进入金融周期下半场后,需通过宽财政匹配松货币。央行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再贷款,或者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再贷款,以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部分弥补地方财政压力对基建投资的影响。

包括野村、渣打在内的多家外资投行预计降息窗口正渐进。渣打银行称,央行可能在6月底前再度调低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以降低资金成本。央行准备出售外汇,以阻止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必要时可能再度采取降准措施,以补充因外汇干预措施而流失的国内流动性。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二季度,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空间还会存在,但相对于降息而言,未来进一步降准的必要性和空间更大。他说:“在经济下行周期,降准和降息通常会交替进行。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确实还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但是否马上降息,还需进一步观察二季度数据。”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此前对媒体表示,从目前的高达18.5%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CPI和经济走势看,还有进一步降准空间和可能。

一是PPI和CPI都处于低位,为进一步降准提供足够空间。二是根据目前高达18.5%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降准的足够空间。三是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看,如果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有进一步降准压力,从经济发展看后续可能进一步降准。

“中国版QE”言之尚早

尽管流动性整体宽松格局可能将持续,但对近期出现的“中国版QE”论,多数专家认为言之尚早,“放松”并不意味“放水”。

针对市场上关于中国央行将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购买地方债投放基础货币的传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央行没有必要以直接购买新发地方债的QE手段来投放基础货币,法律也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提供融资。

马骏表示,央行手中有包括定向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各种流动性调节工具,足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平稳增长。“今年我国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他强调。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此前降准是采取松紧适度货币政策,但不等同于强刺激。降准为释放和补充流动性,本次降息可补充1.3万亿。今年一季度外汇占款余额26.82万亿元,环比减少2521亿元,同比少增1.04万亿元。外汇占款的快速下降导致市场的流动资金减少,存在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需求。

陈雨露指出,从全球货币政策背景看需要降准,目前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都在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适当降准降息对冲和应对国际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直言,央行直接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一方面存在法律障碍,这实际是一种财政赤字货币化行为,在相关法律规定中有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手段还很多,中国经济还没有恶化到需直接突破法律障碍的程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所谓QE通常是指央行直接扩大资产负债表,以便在常规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借贷行为和经济增长。“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还没有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欧美。我们的1年期基准借贷利率仍高达5.35%,这意味着常规政策工具的空间依然很大。”

猜你喜欢

股民降息股市
美联储宣布今年年内第三次降息
美联储降息与全球降息潮为何再现
美联储降息会结束美元上涨周期吗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6月汇市
悲催的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