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陈述主体对陈述性知识的影响

2015-05-19聂菲

课外语文·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影响

【摘要】课堂中的陈述性知识的陈述主体无论是谁充当,其实质都是以达成完整的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的最优化为核心,陈述主体选择的焦点正于此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陈述主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不尽相同,但是教师本身总是离不开对作者、人物和背景内容的介绍,区别只是在于老师是陈述主体还是学生是陈述主体,形式是单一的还是多样化的。其实这些课堂或课外汲取的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由于这类知识是固有稳定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陈述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常被用来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叙述故事或者背景植入等。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于学生的体验,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学习获得知识。当然,语文学科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也没错,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省略陈述性知识的言语讲解或者观点陈述,是否可以将知识体系的重新加工整合的工作全部交与不够成熟的学生,陈述主体到底要不要具有倾向性、明确性。

这里谈到的陈述性知识,按照张大均先生的观点,他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较为一致”。我们所知的陈述性知识就是回答“是什么”,而程序性知识则是阐述“怎么办”“如何做”,两者联系紧密。语文课堂上离不开陈述,陈述在课堂上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教师陈述学生听,另一种是教师引导学生陈述。如我在上《兰亭集序》时是由自己来介绍有关作者王羲之的故事,而在《沁园春·长沙》的导入中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背诵出毛泽东作品《沁园春·雪》的内容,两种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这两种陈述主体陈述各有优点,并不能单纯的从哪一个角度倾斜。以教师为陈述主体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时间得以缩短,能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更利于教师掌控和驾驭课堂,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完成教学内容,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陈述,则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班级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陈述主体类型完全可以适当调整,无需拘泥,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五的课文《归去来兮辞》时就先请学生回忆背诵必修二中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而在教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则采用了由教师介绍作者的方法。

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到底该怎样确定陈述主体呢?首先,要明确陈述主体的目标达成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目标往往解决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只有明确“教什么”才能讨论“怎样教”“如何教”,教师想要达成教学目标,应该选择最优方式解决未知问题,这时,陈述主体应该变成教学达成的纽带和桥梁;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已有知识和将有认知有比较明晰准确的定位。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运用复述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那么学生言语表达和反馈将会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言语表达技能。如果所学内容属于新的知识或者模糊问题,教师则要充当陈述主体,只有让学生占有陈述性知识,才能促成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从而进入程序性阶段。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课文难度,对学生学情进行准确的定位,那么陈述主体的变换就对陈述性知识接受的影响就是正向的。

如果仅仅断章取义,可能会走入一个误区,在教改理念下,以教师为教学的陈述主体似乎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但是,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单一从是否陈述这个方式来判断,更不能单向认可,应在具体的教学情态下分析,真正的作用应在不同陈述方式中达到最优化。所谓陈述的主体,其实更注重于能动性的考量,看是否在陈述过程中体现陈述主体的主动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表达的能力。学生充当主体表达者时,具体的语言就是载体,带动思维的运转,而当教师为主体表达者时,学生成为了材料和知识的加工者与吸收者。因而二者主体性只存在主动与被动,显性与隐性,外化与内化的形式,并不存在对某一主体的否认和忽视,因此两种陈述主体的选择并不与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违背。

倘若一味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去指责教师作为陈述主体剥夺或异化了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我认为是不妥当的。毕竟,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走得更远。值得重视的是,陈述主体选择相异,学习结果也大相径庭。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内容知识、言语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改变和提高,让他们不仅仅能考试会考试,还要让他们在必须的考试之外获得人生的体验和真知。我们的教学内容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言语表达能力及文本再解读再运用则属于程序性知识。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陈述性知识最终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所以,当教师作为陈述主体时,所陈述的内容对于处于接受的学习者来说还是陈述性知识,学习者在现有知识层面上得到了扩充,而当学生作为陈述主体时在言语能力训练和思维转换过程中,将已知陈述性知识通过加工、整合、创造为未来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便在这一训练中得到提高。如上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导入的内容是封建社会“吃人”与“被吃”,学生在这一问题中共同回顾鲁迅先生的文章及思想内蕴,因为初高中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很熟悉,当老师提到这一文学常识,这时学生学习的结果就由陈述性知识中单纯的“鲁迅先生生平介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中的“学过的作品内蕴解析”,从而对解析篇目进行归类融合,最终产生新的理解。由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发生了转化,这就把平时的知识学习与表达能力、考试能力结合起来了,二者并驾齐驱,就让有知识的学生在考试制度中不吃亏。

所以,一堂好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二者缺一不可。课堂中的陈述性知识的陈述主体无论是谁充当,其实质都是以达成完整的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的最优化为核心,陈述主体选择的焦点正于此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G].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2).

[2] 周维维.语文导语中的陈述性知识[J].安徽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聂菲,现任教于楚雄州武定县第一中学, 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