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人的贝壳世界(下)

2015-05-14陆儒德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扇贝同心贝壳

陆儒德

上期介绍了5种同学们精心挑选出来的贝类,了解过它们的特性以及背后美丽的传说,你是不是也喜欢上这些各具特色的贝壳了呢?今天,让我们来继续欣赏另外5种奇妙的贝壳吧!

TOP5.“钱币始祖”——宝螺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贝文化区,停留在贝币柜前,对一些看起来既旧又破的出土古贝讨论了起来。

探索宝螺

蓝兰说道:“别看这些贝不显眼,但它们可真算宝贝啊!大家都知道,贝壳曾经是古代的货币,从商代就开始使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贝币改为纸币。所以,贝币是现代纸币的老祖宗啊!

小海问道:“那当时为什么选择贝壳当作货币呢?”

“首先,贝来之不易,色彩鲜艳,十分贵重;加上它小巧玲珑,坚固耐用,具有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适于充当商品交换的等价职能,就自然地成为货币了。”由于贝壳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人们便称它为“宝螺”。现代宝螺有200多个品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热带海域。其体态浑圆美观,上有一层珐琅质光亮夺目,布满了奇异斑点和花纹,有很好的观赏性。根据色泽和图形形成了不同称谓的宝螺品种,如:红花宝螺、百眼宝螺、地图宝螺、白星宝螺等。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美娘宝螺”的,图案好像一位妇女怀抱婴儿,精美的图案令人叫绝。

一贝一故事

宝螺家族中也有一位佼佼者,那便是“黄金宝螺”。它不仅壳大形美,且通体呈深橙色,在强光的照射下,瓷样表面发出金黄色的光泽,似“红里藏金,金里透红”,被称为‘奇异之光,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贝类之一。虽然宝螺数量很大,但黄金宝螺十分稀少,只在印度洋一太平洋的珊瑚礁外侧有少量栖息。现在,一枚完美、体大的黄金宝螺的价值超过一辆“奔驰”轿车,依然被奉为稀世珍品。

关于“黄金宝螺”,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南太平洋的岛屿上,有一英俊青年驾舟夜出捕鱼,突遇狂风暴雨,人们猜测他已经遇难。第二天,他手捧一枚金光闪闪的黄金宝螺安全归来。原来,当他被巨浪掀翻在海里,绝望中见到珊瑚丛中一枚卵形宝贝熠熠生辉。他双手捧起,在宝贝指引下浮出海面。金黄的光亮驱走阴霾,天空骤然明亮,海面恢复平静。人们惊叹他的勇敢和神奇,推举他为岛上的酋长,而黄金宝螺则成为显赫、权威的象征。

TOP7.“形体怪客”——蚯蚓螺

一个小女孩走到一个展柜前,看到两只弯弯曲曲的小动物缠绕在一起,很难与贝联系起来,就问蓝兰:“姐姐,这是蚯蚓,还是小蛇?怎么放到贝壳馆来了?”

蓝兰一瞧便笑了,她揽过小女孩的肩,说道:“它的确是贝呀,只是形状奇特,长得很像蚯蚓,因此便被称为“蚯蚓螺”啦!

探索蚯蚓螺

蚯蚓螺是一种软体动物,靠鳃过滤水中浮游生物而生存,生活在水深200米左右浅海岩礁处的海绵体和砂底中,分布在加勒比海区和太平洋海域,我国东海及台湾海域有少量发现。蚯蚓螺体长可达10厘米,呈不规则的卷曲管状,幼小的螺层呈较有规则的螺旋,绕螺轴密集盘绕,以后的螺层逐渐松散开来,螺圈变大,甚至伸直。螺管的肩部有沟状构造,或小孔排列,螺口很像一个张开的蛇口。

一贝一故事

蚯蚓螺虽然看上去不算漂亮,但它形体奇特,而且有群居的生活习性,有时几条蚯蚓螺缠绕在一起,形成奇特的造型,故有“形体怪客”的称呼,提高了欣赏价值,受到观众和收藏家的青睐和赞叹。

蓝兰继续引导同学们:“参观蚯蚓螺,使我们得到一个启示:生长在浅海泥沙里很普通的管状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奇特的造型,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说明凡事只要能够创新,形成特色,就能够创造价值。至于它是如何演变成为这个样子的,便又是一个谜了,有待你们将来揭开谜底。”

TOP18.“爱的象征”——同心蛤

蓝兰领大家走到蛤展区,她指着其中一个白色的贝壳说:“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贝,大家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有的同学说:“它是白色,很纯洁。”有的说:“它像心形,是个很好的装饰品。”

蓝兰点头道:“大家把主要特征都讲出来了。这是产于南太平洋上很有特色的一种贝,双壳厚实对称,共同组成心形,称为‘同心蛤”。

探索同心蛤

和其他蛤类相比,同心蛤有两个特点:一是‘合一同心。同心蛤的两片贝壳自幼一起长大,口齿的凹凸完全吻合,天衣无缝地闭合在一起,只留下一道细细的裂痕,这在蛤中是罕见的。

二是难见真面目。同心蛤的壳表通常被褐色壳皮和附着物所覆盖,只有清理掉壳皮,才能显露出白色微黄的壳体,上面整齐地排列着细密轮纹,壳内通体洁白,没有任何斑点,纯洁而端庄,象征着它不显外表,必须经历“去表存真”才能见到真心。

所以,同心蛤既是一种珍贵的古贝,又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代表性贝壳,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北欧、地中海沿海居民当作爱情信物而珍藏。现在只有少数同心蛤存活于北欧、地中海和我国台湾西南浅海处。根据形状,可分为绵羊角同心蛤、龙骨同心蛤、半心同心蛤等多个品种。

一贝一故事

关于同心蛤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北欧的北弗里西亚群岛,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公主,引来全国各地的求婚者。但她蔑视权贵,淡薄财富,厌恶阔少,对一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不屑一顾,3年来公开择婿未能遇见如意郎君,她心灰意冷,决心终身不嫁。

在一个隆重的仪式上,她掰开一个同心贝,将一半贝壳用力抛向汹涌的大海,并向大海呼喊:“我的心已碎,大海将它带至远方,除非谁能修复我的心,不然从此免谈婚嫁之事”。求婚者纷纷知难而退,只有一个睿智而勇敢的少年,搏击风浪,苦苦寻觅,历经3年终于找到了那一半贝壳。他来到皇宫,与公主手里的另一半贝壳合并为心,终与公主喜结良缘。

TOP.9“维纳斯梳子”——骨螺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呼喊大家:“快来看,我找到了一枚奇怪的螺!”大伙儿都围在骨螺展柜四周,指手画脚地讨论着。原来这是一枚造型奇特的骨螺。endprint

探索骨螺

骨螺主要分布在东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近海沙底。我国台湾海峡常有捕获,但数量不多。它还是一种食肉性贝类,喜爱吃牡蛎、海蛤等海生物,常危害贝类养殖。即便这样,骨螺仍以它奇特而美丽的造型,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螺种之一。同时,它的螺体还有两大特色,更是锦上添花,令收藏家和观赏者陶醉。

其一:它长有一个很奇妙的前水管,挺直而修长,使螺体伸展了两倍,可达10~15厘米,使一个卵形螺变成了球棒状,这种变形是其他贝壳无法比拟的。

其二:在螺层上长有3条明显的纵肋,沿着细长的前水管一直向前伸展,各个肋上整齐地布有一排长长的棘刺,像一把把出鞘的利剑警惕地指向四周。棘刺高矮有致,间隔匀整,构成美妙的图案,令人叫绝。人们不会因它像一具骨架而悚然,相反,认为它神秘而美丽,魅力无限。

一贝一故事

仔细观察骨螺的构造,发现它的3条纵肋,各相隔120。,即无论螺体如何翻滚,在任何状态均可有一排利剑般的棘刺保持向上,因此,人们普遍猜测他的棘刺是用来防身的。

在希腊神话中,传说爱神维纳斯常用骨螺来梳理她的秀发,称它为“维纳斯梳子”,由此将螺名称为“维纳斯骨螺”,扬名世界。由于骨螺俨然是位将军,稳居家园,不畏强敌,霸气十足,被视为威武的象征。这种大自然的雕刻品常被一些国家、地区立为城市雕塑,受人崇敬。

TOP10.“艳丽新贵”——彩扇蛤

孩子们驻足在一面墙壁前兴奋地讨论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这面墙上挂着一张渔网,最妙的是渔网上整齐排列的这些扇贝,粉红色、紫色、淡橘色……五彩缤纷,难怪会惹孩子们喜爱。这些扇贝便是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彩扇蛤。探索彩扇蛤

彩扇蛤的贝体具有明显、整齐的放射性肋,肋上排列有突起的鳞片,个体大约在7~10厘米。由于体型似扇,俗称“扇贝”。它的品种很多,是我国沿海养殖、盛产的食用贝,由于色彩艳丽,图案清晰,被誉为“高贵海扇贝”。扇贝很常见,但如此五彩斑斓的扇贝可不多见。海洋生物学家研究认为:由于基因或其他因素诱变,扇蛤色彩发生变异,出现了各种色彩艳丽的彩贝,但其他方面并无变化,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安全性。由于扇贝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被沿海各地大量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贝一故事

扇贝的肋纹整齐美观,色彩和纹理清晰,是制作贝雕工艺品的良好材料。到海边工作、旅行的人们,都很喜欢搜集一些扇贝作为送给朋友的纪念品。目前,我国水产界正在探究扇贝的色泽技术,期待将来也会有五彩缤纷的“彩贝餐”呈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成为中国饮食界边观赏、边品尝的新风景线,这可使高贵的彩扇蛤价值倍增。

精选出十大贝类之后,同学们又在馆里参观了很久,不时向蓝兰提问题,蓝兰都一一解答。愉快的一天很快过去了,走出博物馆大门,蓝兰问大家有什么感想。小海高高地举起手:“我先说!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贝壳博物馆,收获很大!我感悟到了海洋的博大精深。”话音刚落,洋洋就接着说道:“蓝兰姐姐,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成为《百科探秘·海底世界》的小记者,为同学们讲解海洋知识!”“我将来要成为海洋专家!”在欢声笑语中,大家离开贝壳博物馆,走进温暖的夕阳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扇贝同心贝壳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勠力同心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扇贝的眼睛“排排站”
五行真经(7)
烤扇贝:贝壳反复利用,壳比肉还贵
美丽的贝壳
贝壳巧变身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树枝贝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