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士角色认知、共情能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2015-05-14覃亦雯

护理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倦怠感人格化

覃亦雯

工作倦怠是指在服务性行业中,个体出现的一组去人格化、情感衰竭及个人成就感下降的症候群[1]。有研究指出,护理人员是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且其工作倦怠感受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工作因素及职业因素的影响,职业压力越大,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越明显[2]。角色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所要求的工作职责的认知程度,正确的认知方式可引导人们正常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及利益[3]。护理共情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能站在病人角度正确感知病人及自己的情绪,从而准确评价病人的情绪及心理状况,以满足病人个体化的需求[4]。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护理人员建立和谐健康的护患关系,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5]。ICU作为高风险科室,病人病情严重、护理工作强度大,因此ICU护士易产生工作倦怠感。本研究探讨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旨在为有效降低ICU护士工作倦怠感提供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我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照;在ICU工作时间≥1年;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共入选128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岁~45岁(28.6岁±3.7岁);工作年限3年~22年(8.2年±2.4年);中专8人,专科68人,本科52人;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0人,护士109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工作倦怠量表(MBI)。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汉化版进行测评,量表包含2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0分~6分)。量表共包含去人格化、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情绪衰竭用于评价工作压力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共54分(含9个条目),低度倦怠为≤18分;中度倦怠为19分~26分,高度倦怠为≥27分;去人格化用于评价压力对人体感觉及服务态度的影响,总分30分(5个条目),低度倦怠为≤5分;中度倦怠为6分~9分,高度倦怠为≥10分;个人成就感用于评价个体对压力工作的看法,总分48分(8个条目),低度倦怠为≥40分,中度倦怠为34分~39分,高度倦怠为≤33分。②角色认知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包含角色模糊及角色冲突两项,共21个题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0分(不符合)~6分(很符合)。其中,角色模糊8个项目,评分越低表示角色模糊水平越高;角色冲突13个项目,评分越高表示角色冲突水平越高。③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该量表共包含观点采择(10个条目)、情感护理(7个条目)、换位思考(3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1分(完全不同意)~7分(完全同意),总得分为各维度的得分之和,分值越高表示共情能力越强。

1.2.2 调查方法 由本研究负责人在各医院ICU科室日常会议期间向护理人员集中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调查前向护理人员说明调查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ICU护士根据自身情况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本次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97.6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U护士工作倦怠情况(见表1)

2.2 ICU护士角色认知及共情能力得分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得分分别为26.92分±8.52分、37.28分±5.86分。共情能力得分为112.32分±12.45分,其中换位思考、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得分分别为13.26分±2.45分、56.32分±6.45分、40.85分±5.12分。

表1 ICU护士工作倦怠情况(n=125)

2.3 ICU护士角色认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ICU护士角色认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r值)

2.4 ICU护士共情能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共情能力总分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ICU护士共情能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r值)

3 讨论

3.1 ICU护士工作倦怠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绪衰竭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者较多,属中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得分处于低水平者较多,属高度倦怠,结果与张红辉等[6]研究结果一致,提示ICU护士工作倦怠感较明显,个人成就感较低。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ICU病房工作繁重、病人病情危重且涉及多种先进仪器设备的监护和使用,因此对护理人员技术要求高,护士工作压力大,休息少,容易导致护士对工作产生疲惫感及倦怠感[7];目前国内护士个人价值观得不到充分的肯定,护患关系紧张、薪资待遇较低,容易导致护理人员成就感下降而产生工作倦怠[8]。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合理配置ICU护理人员,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同时给予其足够关注及尊重,提高护理人员薪资待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2 ICU护士角色认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本研究中ICU护士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得分分别为26.92分±8.52分、37.28分±5.86分,提示ICU 护士可能扮演着多重角色,因此出现角色冲突及角色模糊。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理人员面对病人、家属、医生时均有多重角色,当这些角色与个人想法不一致时,容易出现角色冲突,而当护士工作与现实存在差异时,容易产生角色模糊[9]。本研究中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提示ICU护士角色认识水平越差,其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越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ICU护士需要扮演多重角色,护理人员在不同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增加工作压力,长时间职业压力可导致其工作倦怠感增加[10]。

3.3 共情能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112.32分±12.45分,总体共情能力、观点采集、换位思考、情感护理分别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果与代亚丽等[11]研究结果一致,提示ICU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可以影响其工作倦怠感。有相关研究指出,特殊的工作环境可导致ICU护士出现精力丧失、情感淡漠、疲惫不堪,使得其工作热情下降,不能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降低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增加其职业疲惫感[12]。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共情能力可影响ICU护士工作倦怠感,应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在加强ICU护士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增强ICU护士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知识水平,同时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情感支持,提高护理人员个人成就感。

4 小结

ICU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严重,主要受角色认知及共情能力影响,可通过提高其角色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来改善其工作倦怠感。

[1] 颜萍,王理瑛,汪惠才,等.护士长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22):11-13.

[2] 荆文娟,罗碧如.ICU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角色认知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A):41-42.

[3] 李丽,阮洪,姜虹,等.上海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护士工作倦怠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1):48-51.

[4] 谭朝霞,邹颢宇,刘怡素,等.ICU护士工作倦怠及其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调查[J].海南医学,2014(11):1695-1697.

[5] 张红辉,刘怡素,何国平,等.ICU护士工作倦怠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9-1622.

[6] 张红辉,刘怡素,何国平,等.长沙市省级综合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29-231.

[7] 代亚丽,吴静.新疆急诊和ICU护士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17):4-7.

[8] 魏丽,方晓琴.基层医院ICU护士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全科护理,2014(13):1221-1222.

[9] 宁秀兰,左明辉.ICU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与自我调节[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54-56.

[10] 王艳丽.ICU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248-249.

[11] 代亚丽,吴静,刘婷婷,等.新疆地区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38-540.

[12] 张慧,许翠萍,程彦伶,等.ICU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4):26-28.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倦怠感人格化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