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刺玫瑰的凋零之路

2015-05-12邓伟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秀拉叛逆托尼

邓伟英

摘要:《秀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主人公秀拉是一个既疯狂又叛逆的黑人女性,该叛逆形象是美国黑人文学从未涉及到的,莫里森通过这个反传统的秀拉,表达出自己对白人霸权文化下白人和黑人男性占主导的社会的不满和愤恨,并且审视了黑人女性在双重的压迫下没有自我的生活和父权制社会强加给黑人女性的不平等的待遇。秀拉作为叛逆的黑人女性,她藐视世俗与传统,不顾及世俗的束缚,追求自我的发展,且在追求独立和自我的过程中遭到排挤与否定。就秀拉短暂的一生进行解读,揭示出在种族文化和性别歧视下,秀拉这朵玫瑰的凋零之路。

关键词:《秀拉》;托尼·莫里森;叛逆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3-0106-03

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女作家,有着强烈的种族意识,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饱含着对黑人同胞同情与怜悯。她关心黑人的过去与现实,思考黑人未来的命运,以及在黑白两个种族的矛盾下表现的是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而且作品中也触及到白人霸权文化下黑人生存的心态问题。在莫里森的作品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去关注黑人女性的命运,黑人妇女不仅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种族内部妇女地位的传统观念也在束缚着她们。黑人妇女的出路在哪儿,不仅是莫里森和其他黑人女作家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黑人妇女们在现实中奋斗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引言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作家,并且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尤为关注黑人女性的命运,尤其是黑人女性被压抑和屈辱的命运。《秀拉》是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该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它是通过对叛逆的黑人女性秀拉的描述,去揭示种族、文化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价值的艰辛与痛苦。他们在精神上迷惘、暴烈,极端的反抗。莫里森运用特殊的写作手法,对黑人的外在生存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描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正是由于选材新奇、编排精巧,加之其抒情散文诗般的语言的优美表达,使得莫里森的作品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可以说她的作品“不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叙事手法上的运用,都将黑人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秀拉》在莫里森的作品中极其特殊原因是因为女主人公是一个叛逆的女性。《秀拉》中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年份,用穿插描性的手段去描写主人公及周围相关人物的生活经历及各自相应采取的行动及内心世界的斗争与挣扎。女主人公秀拉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黑人社区内,在小时候就有反叛性,在她的生活中她与她的小伙伴奈尔性格相投、思想相同、精神相通地度过自己的年少时光,长大后,奈尔在适婚的年纪嫁给了裘德,秀拉则离开家乡去外面闯荡世界。奈尔则按部就班地按照婚后的传统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然而十年之后,秀拉的回归使得奈尔风平浪静的世界出现了涟漪。回归后的秀拉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反叛生活,她藐视所有的男人、放纵自己,从而逐渐堕落到痛苦的深渊。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秀拉与奈尔的丈夫裘德发生关系,好友与丈夫的这种背叛使得奈尔十分的震惊。奈尔无法忍受这种背叛,最终与好友决裂。秀拉唯一的好朋友离她而去,亲眼目睹友谊消失之后,更加孤独地一意孤行,走向毁灭,最终因纵欲过度而身染重病身亡。秀拉死后,奈尔依旧孤苦伶仃的生活,多年之后的奈尔开始意识到自己内心一直都在想念着昔日的好友秀拉,意识到秀拉的反叛精神与自己内心的呼喊相互的契合,最后她在秀拉的墓地痛苦不已。莫里森在奈尔的哭泣声中收笔,最后留给读者无尽的惆怅。秀拉短暂一生叛逆行为和悲惨经历让读者在惊讶之余便是对她生命陨落的惋惜。反叛的精神作为一个常见的主题,但是秀拉这种用肉体的反叛却让人唏嘘不已,但是这并不能磨灭秀拉形象的深刻意义,并且在我们现代提倡自由民主的社会中,意义重大。

二、秀拉叛逆的言行

《秀拉》这部作品中,莫里森通过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讲述广大普通黑人妇女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如何选择生存的道路,以及选择何种的方式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归属。秀拉、夏娃与奈尔这三个黑人女性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暗含反叛的意识,但是秀拉的叛逆之旅具有较强烈的震撼力。秀拉作为一个黑人女性没有同众多黑人女性一样依附家庭,依附自家的男人。她用一种激进的方式去反抗当时社会的不公,虽然她也为自己激进的方式付出了生命,但是她的反叛精神却永驻在每个想要获得独立自由的黑人女性心中。秀拉的叛逆使得她是被主流文化所唾弃的一个形象,在美国的主流文化社会中,秀拉是一个坏女人。在母亲被大火焚烧时袖手旁观;将年迈的外祖母送进养老院;同最好的姐妹奈尔的丈夫媾合;去神圣的教堂却不穿内衣;她甚至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个国家里的每个黑种女人的生活都是在等死;她与家乡的众多男人上床,只是为了在床第之上寻找自己想要寻找到的东西——即悲惨的不幸和深深体味到伤感的能力。秀拉本身作为黑人在白人占主流的社会中不被接受,同时秀拉的反叛与不同的男人频繁的上床也在黑人社区里被黑人所憎恨。并且秀拉并没有为这样的生活感到可耻,相反她还觉得自己的朋友奈尔依附男人而不求生活质量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秀拉》取材于上世纪的美国,在当时奴隶制度废除后,黑人获得了自由的身份。可是事实上黑人仍然处于被压迫的命运,尤其对于黑人女性来说,其话语权完全被剥夺。秀拉作为黑人女性中的一个个例,其自身的反叛意识在当时的背景中具有觉醒的作用。黑人在白人占主流的社会中,压抑着自己内心的苦闷、仇恨与愤怒,并且在这种苦闷的生活中看不到、寻找不到自身的出路。这些在白人霸权文化下对黑人的种种压力使得黑人群体内部面临着各种压力与碰撞,秀拉作为黑人群体中第一个敢于反叛的女性,是不可能退到被迫害的生活中去。因此,她孤身一人进行反叛,外出的十年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黑人女性,深受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但是她却临危不惧地面对各方面的阻碍与压制。在她看来,种族的歧视、性别的歧视、长辈的权威、传统的伦理道德这些传统落后的愚昧思想应该被解放,人应该挣脱这一切对人性的桎梏。并且秀拉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对抗这压制自己的人。或许秀拉的反抗方式比较极端,她在用毁灭自我的方式去昭示自己女性的自由与尊严,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秀拉就是个万恶不赦的妖女,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够获得自由与尊严,但是这种“秀拉”式的反抗又让人极为心痛。秀拉的反叛主要变现在与形形色色的男人上床,继而再用抛弃的方式来报复白人与黑人男性,最终她的所作所为被白人社会所不容,被黑人社会所唾弃。但是面对这些评价,她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但是她却不想失去她的友谊,尽管后来与奈尔分道扬镳,但是她却一直想念这个孩童时的玩伴。

秀拉这种极端的行为带给自己的是无尽的毁灭,年仅三十岁的秀拉因为纵欲过度,最终病魔缠身,不治身亡。可以说,临死前的秀拉是凄惨的,甚至也可以说临死前的秀拉是幸福的,她用她短暂的一生去捍卫自己的尊严,她过着没有依附男性的生活,她有着自己的身份和话语权。临死前她见到了奈尔的最后一面。即便“她那热情的棕色眼睛已经变成了玛瑙色,而她的皮肤已经像枫叶在浓绿时却打蔫、裂口、变黄似地早衰了。贞操、孤凄和忍受成了她唯一的支撑”。但是这样的结局她却无怨无悔,虽然她已经躺在了死亡的边缘,但是她还在神气十足地讲话,固守的坚持自由与尊严依然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光芒。这支带刺的玫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最初反叛的初衷,她在孤独地走向生命终结过程中,也从未后悔之前的反抗。

可以说,秀拉是莫里森作品中最为典型的社会遗弃者,这个黑人女性为寻得虚幻的理想而义无反顾地透支生命,这种昂贵的代价其实是受争议的,用肉体换回精神上所谓的自由也是受争议的。但是秀拉在这个反叛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争议,她是在用一种自诩的伟大透支年轻的生命,这种极端的做法必然会使自己走向生命的终结。秀拉作为黑人女性,放纵的行为被传统的黑人妇女唾弃,同时在白人文化占主流的社会中遭到歧视与排斥,面对多方面的压力,秀拉面临着受压迫还是奋起反击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秀拉选择了后者,在他人的眼里,她被认为是一枝有毒的玫瑰,是那个时代邪恶势力的代表。虽然她身上流淌着黑人的血液,但是在黑人女性的世界里,黑人与女性已经远远地把她抛离出去,这个独立自以为是的反叛女性,最后得到的下场是众叛亲离,世人唾弃。但是这些别人给予她的帽子,并没有让秀拉退缩,直至死亡她都在坚持自己那份幻想与执着,此时,这也寄予着作者对黑人女性深切的关怀,为她们在追求女权社会中所遭受的打击与压迫的最好的鼓舞。

三、秀拉叛逆行为的原因

秀拉的一生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永存的,可以说,反叛的秀拉是位孤独者,在辛酸的反叛过程中,她不断地寻求着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但是最终却在极端的反抗行为中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在《秀拉》中,主人公秀拉的形象在作品中是备受争议的,她的纵欲行为是被社会所不容的,她的不孝也是被这个社会所不容的,可以说,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根本没有处理好爱情、友情、亲情。爱情对于秀拉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她和男人之间的床第之乐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憎恶;友情,对秀拉来说,她十分看重和奈尔之间的友谊,但是与裘德的偷情使得她亲手丢掉了自己的友情;亲情,在面对畸形家庭的成长环境中,她对亲情是冷漠的,她可以残忍到看母亲在火海里烧死,可以冷漠到将年迈的祖母送到养老院。但是她自身的反叛意识是被认可的,可是这种反叛的行为过于极端。她在反叛这个社会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

秀拉叛逆行为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作为非裔美国黑人的后代,在身份的认同中处于尴尬的困境。在当时白人占主流的社会中,秀拉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这种看似无形实则不能逾越的鸿沟对秀拉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对于安于现状、没有话语权的女性来说,能够在白人占主流社会中苟活已经万幸,可是对于意识觉醒的秀拉来说,这种生活生不如死。在这种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如何面对自己觉醒的意识,如何为自己的灵魂安置一个家成为秀拉反叛生活唯一的动力。年复一年的生活使她意识到没有身份认同的生活跟苟延残喘的生活别无二样,最终十年的漂泊生活让她看尽天下所有的人类都是一副样子。最终她才开始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去寻求身份的认同。

秀拉的反叛被这个黑人社区所不容,即便在作品中得知秀拉的死去,黑人同胞不仅没有黯然神伤,而是欢呼雀跃。从黑人对秀拉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她的反叛之路是多么的孤独与艰辛。秀拉的反叛不仅没有得到黑人的认同,而且黑人同胞还会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到可耻,但是面对这样重压,秀拉不但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孤身一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但是这种反叛的行为因没有得到众人的鼓舞和支持而最终走向悲剧。莫里森曾经明确地指出过:“脱离群体和个人主义是黑人作品的一个主题。对自我肯定的追求意味着表现群体价值、社会目标、公众焦点或是肯定一种集体经历的特殊方式。”这也暗示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个人的反叛如得不到支持必然会走向失败的命运。

此外,除去秀拉当时生活的大背景外,造成秀拉反叛命运的原因还有很多种,如家庭原因和个人性格原因。家庭的原因是造成秀拉反叛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祖母夏娃,夏娃作为老一辈黑人妇女在其身上就折射出反叛的意识,但是这种反叛的意识也是“秀拉式”的,夏娃面对生活的困境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举动,“卖腿”和“烧子”,仅从这两件事中便可以看出秀拉身上的极端的反叛是继承了祖母的基因。秀拉与奈尔的丈夫通奸,与镇上所有的男人上床,在这类的行为中都可以看出秀拉继承了汉娜的某些特质。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秀拉极端、不顾一切的性格,同样也正是这种极端的性格把她推向了死亡的结局。

四、秀拉叛逆行为中对感情的态度

在上部分已简要地提到过秀拉对感情的态度,在这三种感情中,秀拉独立地寻求自我,但是也正是在这三种感情中使得秀拉走向极端的反叛之旅。作为带刺的玫瑰,她蛮横地在白人主流社会中我行我素,同时也是这种我行我素让她走向极端。如下就具体分析一下,在叛逆之旅中,她对感情的态度。

1 对亲情

纵观全文,奈尔之所以与秀拉命运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二者家庭环境的影响,奈尔父母的安分守己造就了奈尔的安分守己。年幼的秀拉无意中听到汉娜对自己的评价:“当然啦。你爱她,就像我爱秀拉一样,我根本就不喜欢她。”仅此一句话,使得12岁的女孩意识到自己不能依靠任何人,也割裂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后来当秀拉看到大火中的母亲不但没有救援而是冷眼旁观。十年后的回归后,秀拉与祖母在一场吵架中想起了夏娃杀死李子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安全,她把夏娃送到了养老院,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可以看出她对亲情相当的冷漠。

2 对友情

秀拉与奈尔二人的友谊是坚不可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二人随着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而逐渐的疏远。尤其是秀拉回归后,看到奈尔这个一度与自己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却也成为传统的黑人女性之一。但在秀拉看来,二者仍然是好朋友,可以像年少时期一样分享任何东西。所以她与裘德发生了关系,她原本以为奈尔不会生气,但是却未料到奈尔与自己决裂,十年的夫妻生活已经取代了二人姐妹情谊。最终因为二人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同,使得二人的革命友谊也渐渐地黯淡了。

3 对爱情

秀拉的一句:“我不想造就什么人。我只想造就我自己。”仅此一句便可以看出秀拉对爱情的态度。秀拉虽然身为黑人女性,虽然知道黑人女性在双重意识压迫下本不应该具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寻找女性生存意义上的自由,她反对传统的婚姻,她在男人的世界中试图掌控男人,在性别的模式中她主动挑选男人、占有男人、抛弃男人,做出了颠覆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权思想,但是同时她也渴望得到爱情的滋润,当她病入膏肓时,阿贾克斯的出现满足了她对爱情的幻想,这种平等的爱情关系是秀拉所崇尚的,但是对于即将死亡的秀拉来说,长久的相濡以沫是不能够存在的。

综上所述,《秀拉》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反叛的黑人女性形象,在白人文化霸权下和父权制社会中,秀拉用自己极端的反叛去昭示自己的存在,虽然她最终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但是她的反叛精神开始让更多黑人女性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其反叛的精神必将会唤醒一大批黑人妇女走向黑人女权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秀拉叛逆托尼
《秀拉》人物命运之狂欢化理论新解
理发师托尼
托妮·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的快感
小说《秀拉》的隐喻分析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托尼·泡森(195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