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基层学院“一体多元”发展模式研究
——以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

2015-05-09郭家雨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永川一体广播电视

郭家雨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发展规划处, 重庆 400052)



开放大学基层学院“一体多元”发展模式研究
——以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

郭家雨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发展规划处, 重庆 400052)

基层学院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的设计和功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开放大学办学新体系建设的成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体多元”的基层学院发展模式,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基层学院在试点中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颇具启迪借鉴作用。

一体多元;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基层学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办好开放大学”,2012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五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相继转型组建为开放大学,探索实施“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国家教育试点项目。30多年的系统办学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而作为电大系统中基本的构成要素——基层办学单位(区域中心城市电大、区县分校、工作站、行业学院等),也是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基础。

早在2010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起草的《开放大学总体架构建议方案》中就提出“由国家开放大学、省级开放大学、(地市)学院、(县乡)学习中心及学习点组成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2015年4月,由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组上呈的《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又提出“针对区域信息化基础条件不平衡和学习者学习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开放大学要改革原有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系统,建立学习辅助中心”。这为广播电视大学基层办学单位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谢刚(2014)提出,要尽快转变和调整基层电大发展战略,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努力发挥公共服务体系功能,形成“三位一体”新模式[1]。胡立强(2014)认为,可以借鉴“订单式”的办学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基层电大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基层电大的办学理念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纪平(2014)则指出,转型与发展的内外在动因要求我们向多元化的管理体制转变,以此推动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提高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发展活力[3]。笔者认为,基层办学单位转型发展,要在开放大学体系统一架构下,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办学优势,积极探索“一体多元”的发展模式。本文将剖析何谓“一体多元”发展模式,并结合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探索的案例,试图为开放大学基层学院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二、“一体多元”——开放大学基层学院发展模式设计

(一)“一体多元”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体”是主体,“多元”是结构。“一体”是指把开放大学体系变为“一个大学”文化共同体,使其成为管理体制规范和制度建设核心。“多元”是指体系的构成和管理体制的架构应采取多种形式的组织结构,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模式。“一体多元”发展模式旨在通过多形式、多元化办学,实现多类型、多层次教育并举,从而实现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融合。“一体多元”的基本内涵可以从办学主体、教育类型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加以解读(图1)。

图1 “一体多元”发展模式示意

从办学主体来看,如果是以开放大学总部为主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与社会上其他机构的协同合作,共同建设基层办学单位,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物理形态上的办学机构“一体多元”。当然,对于开放大学的基层办学单位,同样可以采取“一体多元”的办学模式,并且基层单位对于“一体多元”含义体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在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内部,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数的基层办学单位根据当地实际需要,或是被并入地方教育机构(如党校、教师进修校、职教中心等),或是由各种体制类型不同的机构合并整合而来,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和任务。有些基层单位是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有些是学校自主办学,有些行业学院则是企业唱主角。事实上,“一体多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办学主体层面上开放大学新型合作关系的构建,开放大学体系作为一个更为开放的办学系统,在逻辑上应该是由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教育机构以及提供相关服务和保障的非教育机构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要使命的开放的集合[4]。正因如此,开放大学基层办学单位在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和维系办学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才能彰显“一体多元”的本质。

从教育类型看,开放大学以所举办的远程学历教育为主体,还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社区教育等多种类型的教育,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办学类型的多元形式。由于开放大学集合多种资源于一体,它所引发的办学内容不同,提供的教育服务也不尽相同,自然也是“一体多元”了。以学历教育为支撑,通过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来拓展社会服务范围和内容,扩展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断适应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社会大众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这是开放大学基层单位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也给现代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契合当前国家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思路。

从体制机制看,办学主体的不同组合也就造成了体制机制的不同。就体制设计而言,如果开放大学在经济体制上以全民所有制或者公有制为主体,并采取多种所有制的方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社会上其他机构合作办学,建成经济体制类型不同的若干基层办学单位,这就是一种经济体制上的“一体多元”。从运行机制看,建设开放大学不应该只是一个“模式”,只要能体现开放大学理念,彰显出现代、开放、合作、共享、服务等办学特色,基层单位就可以在平台、资源、服务、评价等方面不断大胆探索。从理论层面讲,可以有多种模式供选择,比如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现代大学模式等等。在实践层面,由于具体的模式推动主体和利益机制的不同,如何选择则要根据各基层单位的特点及各地(省级电大)的办学需要并结合当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等因素来综合考量和设计。

(二)“一体多元”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

开放大学是以开放、灵活、全纳、终身、优质为核心理念,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行多种模式办学和混合式学习、服务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型高等学校[5]。在构建开放大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要用现代大学的理念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作认真审视与反思,创新思路,变革理念,在坚持“不破而立”的原则下进行系统转型的模式探索。

“一体多元”首先要明确开放大学的实体性,或者说开放大学在大学形态上的独立性,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开放大学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开放大学是新型大学,具有现代大学所必备的独立法人地位,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对于基层单位而言,则亟须明确各基层单位在开放大学体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对其地位予以认定。为赋予各基层单位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开放大学可以将体系的管理责任仅限于协调各办学机构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而各基层单位的职责在于办学,只有做到体系内部的权责清晰,才有利于开放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各基层单位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做强原有的教育项目,凸显特色和亮点,并不断开拓新的项目。各基层单位之间应实行错位发展,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服务。

探索开放教育模式,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是开放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的大学,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的终身学习需求,办学格局绝不应囿于某种单一形式,而应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多元格局。开放大学的基层单位在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环境,探索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教育需求。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全系统的潜力,形成开放大学的新体系、新机制、新模式,是推动开放大学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开放,是开放大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开放发展与多元合作是开放大学突破广播电视大学相对封闭状态的有力措施,也是保持开放大学旺盛活力的重要源泉,开放大学应该在区域范围内构建多种主体参与的办学支持共同体,为开放大学的办学提供援助体系。[4]对于开放大学的基层单位而言,应按照相关标准,联合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以自愿的原则组建教育集团,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探索建立民办、混合所有制等办学新体制。

三、“一体多元”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案例

作为重庆开放大学基层学院试点单位,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立足自身实际,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要求,在“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思想指导下,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积极探索“一体多元”的开放大学基层学院办学体制改革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新路径,为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把握发展定位,构建多元办学体系

永川广播电视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79年12月的永川电大工作站,经历过体制内外的4次较大的资源整合,业务不断拓展,资源不断优化,组织架构不断完善。2005年6月,中共永川区委、区政府重组区域内教育资源,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与中共永川区委党校、永川区行政学校、永川教师进修学校4校合并,组成永川干部学院,实行“四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09年增设社会主义学院)。至此,从电大教学管理工作站发展为电大分校,再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电大,永川电大实现了三次大的跨越,组织形态由单一的电大基层管理服务机构,发展到包含远程教育、干部教育、教师教育、社区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多元办学实体,为城乡百万居民终身学习提供广泛的教育服务。面对构建区域终身学习体系,办百姓身边开放大学,开展重庆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体制改革试点的新要求,永川电大从“一体多元”的体制架构特征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理念整合入手,按照促进区域终身学习、实施终身教育、建设学习社会的新使命,定位学校办学和发展取向,优化一体多元、一校多点办学格局,全力促进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

(二)坚持需求导向,促进城乡居民终身学习

永川电大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结合本地区实际,明确提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求生存,以品牌促发展”的转型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基地、四中心”,先行先试构建重庆开放大学永川学院办学新体系。学校由以往举办单一的学历补偿教育,发展成为面向不同群体举办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别、多样化教育的办学实体,形成了开放、灵活、全纳、终身的办学特色,不断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终身学习需要。在体制改革试点中,学校与永川职业教育中心签订了《联合实施中职学生“中职+大专”一体化人才培养协议》,为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别、多途径、多样化”的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搭建“立交桥”提供了保障。学校挂牌成立了社区学院,搭建起非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终身教育平台;充分发挥5校合并优势,在6所镇街党校分校陆续建成的同时,分别成立了6个校外学习中心;积极构建全方位覆盖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永川电大业已成为本区域终身学习的主体形态,在促进城乡居民终身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各个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了永川经济社会发展。

(三)整合社会资源,突出开放办学特色

学校在办学中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学思想,搭建开放多元的办学平台,彰显出现代、开放、合作、共享、服务的办学特色。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网络办学环境,更新设施设备,努力打造现代化、信息化的学校。通过将党校系统、教育系统、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的培训资源与电大远程教育资源、奥鹏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分类提供,极大地丰富了终身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学校面向社会开放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网上学习平台和资源,各类学习者都可以使用这些办学资源;通过向镇街、部门、企业输送师资,实现了师资的开放。除与院校合作办学之外,学校不断拓展合作范围,积极开展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先后在重庆红江机械厂、重庆液压件厂、电子工业部24所等95个单位设置教学点,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和信息化手段,改造其他形态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促进教育模式、培训模式、学习模式的改革。学校在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干部培训、师资培训等方面始终坚持服务学习者、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力争使单位满意、学习者满意、社会满意。

四、“一体多元”发展模式再思考

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探索,推动了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办学效益,也可引申出继续推进开放大学基层单位发展的如下一些思考。

——善于借鉴,积极探索。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因此,应当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开放大学办学的新模式,不断总结经验,为开放大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开拓思路,重视合作。一体多元的办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突破,在办学实践中,不同的学校要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就要开拓思路,敢于创新,打破体制和观念的藩篱,在合作办学中实现深度融合。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在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搭建好各种学习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逐步构建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一体化学习体系,实现效益最大化,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相应的学习权利,掌握生存的相应技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延伸触角,服务基层。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设开放大学,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怪,因而应当面向人人,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广播电视大学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延伸触角,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加强监控,确保质量。教育质量是维系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要发展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因此,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控,建立符合开放大学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推动开放大学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结语

在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优势和潜力,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形成既通力合作、又互为促进的关系,需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以及各类办学机构的共同参与、协同试验,寻求特色发展的路径。重庆永川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探索,对开放大学基层学院“一体多元”发展模式作出了具有价值的诠释。

[1]谢刚.新形势下基层电大发展战略的变革与调整[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2]胡立强.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基层电大转型升级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4(15).

[3]纪平.一体多元的开放大学管理体制框架构建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1).

[4]南旭光.开放大学办学支持联盟构建及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

[5]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国际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研究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责任编辑 冉 红)

10.3969/j.issn.1008-6382.2015.06.007

2015-10-29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改革项目(GG2015-01)。

郭家雨(1985—),男,山东菏泽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G71;G724.82

B

1008-6382(2015)06-0037-05

猜你喜欢

永川一体广播电视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