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寺河矿15#煤层巨厚坚硬石灰岩顶板位移观测分析

2015-05-08许丽君

江西煤炭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基点岩层投影

许丽君

(晋城煤业集团 寺河煤矿 二号井,山西 晋城048019)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多样化,其中具有坚硬顶板条件的煤层赋存比例约占30%,且分布广泛〔1-2〕。晋煤集团寺河煤矿二号井151301工作面是该矿井15#煤层首采工作面,煤层顶板为平均厚度约10.27m的K2石灰岩层,该岩层具有整体强度高、难以直接垮落的特点〔3〕,属于较难控制的坚硬顶板,存在顶板大面积悬露,工作面骤然来压等事故隐患。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科研手段掌握坚硬顶板的运动规律,指导类似工作面的支护与开采。

1 工作面概况

151301工作面开采15#煤层,工作面上方为3#煤层和9#煤层采空区。工作面直接顶板为K2石灰岩层,岩层深灰色,平均厚度10.27m;直接底为深灰色泥岩层,平均厚度2.08m,局部相变为泥质砂岩;基本底为平均厚度9.65m的灰色铝土泥岩层。工作面煤层柱状见图1。工作面长度210m,采高2.6m,采用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方法,工作面设计5条顺槽,采用“三进两回”通风方式。其中1513015巷、1513011巷、1513013巷为进风巷,1513012巷、1513014巷为回风巷,工作面巷道布置见图2。

2 观测目的及意义

顶板运动规律是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巷道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15#煤煤层顶板为10.27m厚的K2灰岩,为厚层坚硬顶板,煤层开采厚度小,顶板运动规律与3#和9#煤层开采存在较大差别。为了更全面的监测分析工作面坚硬顶板的运动特征,决定在顶板中布置钻孔,安装深基点,并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深基点位移的变化进行观测,进而分析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运动规律,为工作面采场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图1 工作面煤层柱状

图2 151301工作面布置

3 观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在进行顶板深基点位移观测时,在151301轨道巷内超前工作面切眼80m处施工了hh1和hh2两个钻孔,分别在两个钻孔内安装了深基点并对其初始读数进行了记录。两钻孔及深基点参数见表1,钻孔布置示意见图3。

表1 顶板运移规律观测钻孔及深基点参数

图3 顶板深基点位移观测钻孔布置

深基点位置参数计算示意见图4,由示意图几何关系计算可知,钻孔中基点深度在工作面走向方向上的投影长度X、在工作面倾向方向上的投影长度Y、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Z可按公式(1)、(2)、(3)进行计算。

图4 深基点位置参数计算

式中:X为基点深度在工作面走向方向上的投影长度;Y为基点深度在工作面倾向方向上的投影长度;Z为基点深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L为基点深度,分别取3m、6 m、9m、12m、15m、18m、21m、24m、27m、29.5m;α为钻孔仰角,两钻孔均为20°9′28″;β为钻孔水平角,其中hh2钻孔取30°,hh1钻孔取45°。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钻孔深基点位置参数见表2。

表2 深基点位置参数

4 观测结果统计及分析

在深基点的安装过程中,由于hh2钻孔中的4#基点(12m)和10#基点(29.5m)破坏失效,钻孔中9#基点深度略有加深;hh1钻孔中的2#基点(6m)破坏失效,其余基点均正常使用。在随后的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安排专人根据工作面的推进情况定期下井对深基点的位移进行观测,并对钻孔距工作面距离进行测量,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对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各个监测深基点距工作面的距离为横坐标(其中正值表示基点在工作面前方,负值表示基点在工作面后方),以基点位移变化量为纵坐标(其中正值表示测绳伸长即岩层出现离层、冒落等现象,导致岩层层位下降;位移变化值回弹则表示出现了离层裂隙闭合、岩层破断压实等现象),绘制出深基点位移变化曲线见图5、图6。

图5 顶板hh2钻孔深基点位移变化曲线

图6 顶板hh1钻孔深基点位移变化曲线

基点观测钻孔位于1513012巷的回采侧,工作面推过来后,钻孔就不能再继续进行观测。因此观测基点观测数据有限。hh2钻孔由于其水平角度较小,观测到最远距离为工作面后方23m,观测到的基点的最大位移约为65 mm。

由图5、6顶板钻孔深基点的位移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基点位移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平缓增长,说明观测期间没有出现顶板突然断裂,也没有发生剧烈沉降。基点位移变化量没有出现较大偏差,说明顶板岩层内部无明显的离层裂隙,沉降值同步变化。

从hh2钻孔深基点位移变化曲线来看,始动点的位置位于工作面前方1.5m左右,观测基点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反映了始动点的位置向工作面后方的转移情况。在工作面后方7m范围内,基点位移速率变化缓慢;后方7~15 m,基点位移速率变化较大;后方15m之后,基点位移速率变化进一步变缓。此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工作面后方7m范围内支架对顶板发挥了较为有效的支护,岩层下沉量不明显;工作面后方7~15m顶板处于无约束缓慢下沉状态,下沉较为明显;工作面后方22m之后,工作面基本顶弯曲下沉趋势逐渐平缓,hh1钻孔中深基点位移变化规律与其类似。

5 结语

1)通过深基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K2石灰岩坚硬顶板下分层出现了明显冒落,表现出了直接顶的性质,顶板上分层则表现出了整体缓慢下沉特性。

2)下部顶板岩层中基点出现较大下沉位移变化。但是由于下部基点距孔口较近,只能对控顶区范围内的基点位移变化进行监测,而在控顶区范围内,支架对顶板提供了有效的支护,控制了上岩层裂隙发育和下沉变化,导致未监测到下部基点剧烈位移变化。

〔1〕王 开.普采工作面坚硬顶板控制及其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6.

〔2〕杨玉辉,祖贺军.厚煤层坚硬顶板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分析〔J〕.煤炭技术,2011,30(2):67-69.

〔3〕韩立军,蒋斌松,韩贵雷,等.晋城矿区厚层脆韧性石灰岩顶板变形与控制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0,31(6):1841-1846.

猜你喜欢

基点岩层投影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找投影
找投影
三喷两锚一注浆+U型钢联合支护在松软岩层中的应用
公乌素矿1604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的判定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