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家堡矿409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区划分及防治

2015-05-08高文利

江西煤炭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矿压底板冲击

高文利

(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辽源136201)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龙家堡煤矿面临深部开采的冲击地压灾害治理难题,尤其是受到采深、巨厚砾岩、逆冲断层、煤岩固有冲击倾向性等地质因素的影响〔1〕,冲击地压危害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409工作面回采临近结束线,受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巷道侧向支承压力以及三条下山之间应力集中的影响,409工作面剩余部分应力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回采扰动,工作面发生冲击危险可能性很大。因此必须采取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以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1 工作面概况

409工作面位于-880m水平东翼一采区,走向长1250m,倾向长155.5m,地表标高200~205m,井下标高-714m~-745m。所采煤层为Ⅱ煤。煤层走向13°~60°,倾角8°~24°(平均16°)。煤层厚8.45~17.45m(平均11.5m),含2~4层夹矸;夹石厚0.2~0.5m(局部1.5 m),岩性为泥岩和粗砂岩,泥岩遇水易泥化。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1。

表1 煤层顶底板情况

本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断层构造使工作面巷道发生冲击矿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根据工作面巷道及开切眼实际揭露,对回采影响较大、具有诱发冲击矿压危险的断层有S4、S5和集中胶带运输巷的F12。

2 危险区域划分

由于409工作面埋深900~950m,埋深大,地应力高;受306、307、410工作面采空区、下山煤柱区域众多巷道及硐室的影响,工作面开采区域采动应力集中程度很高;加上F12、S4、S5断层构造,开采区域面临冲击矿压危险;而且随着409工作面的推进,其冲击危险性还将逐渐增加。

根据顶板“O-X”破断与见方失稳理论,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存在数个冲击来压危险区域〔2-3〕。409工作面开采前方和侧向300m影响范围内,这几个危险区域内采掘巷道作为冲击地压监测的重点加强监测,确定危险区域。

根据冲击矿压发生的危险等级不同,将危险区域划分为一般危险区域、中等冲击矿压危险区域和强冲击矿压危险区域。根据监测结果,对409工作面回采结束阶段周围300m范围内的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见图1)。其中,椭圆区域Ⅰ为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椭圆区域Ⅱ为中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具体危险区域包括:409入风(回风)顺槽、409转载皮带道至411入风顺槽口门100m及411入风卡轨车硐室、408入风顺槽至边界道、-880m避难硐室及-880m回风石门至回风顺槽200m范围。

图1 危险区域划分示意

3 冲击矿压危险区域防治技术

目前,龙家堡矿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大直径钻孔卸压、钻孔爆破卸压、煤层注水等〔4-7〕,结合微震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电磁辐射监测等手段对井下冲击危险区域进行监控,检验防冲措施的实施效果。

3.1 大直径钻孔卸压

图2 大直径钻孔卸压机理

大直径钻孔卸压是防治煤层冲击矿压的有效措施〔7〕,其基本原理见图2。在巷道周围的煤壁内施工大孔径钻孔,可以改变钻孔周边的煤岩体结构,煤体由弹性状态转为塑性状态直至失稳破坏,形成破碎区。由于钻孔施工后,巷道两帮煤体内的煤屑被带出来,造成该处煤体对上覆岩层的支撑能力减弱,在顶板围岩呈整体刚性的前提下,促使煤体支承应力峰值位置沿水平方向远离巷道的煤体深部转移,从而使巷道周边围岩处于相对的低应力区,大大降低了巷道的冲击危险性。

在409运输顺槽超前支护20m往外上帮布置大直径卸压钻孔,409回风顺槽超前支护20m往外上、下帮同时布置大直径卸压钻孔。409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各配备一台KHYD-155或ZQJ/300-6型煤矿用岩石电钻钻孔,配Φ130钻头。钻孔参数见表2。

表2 大直径卸压钻孔布置参数

3.2 爆破卸压

对于冲击地压防治的重点巷道及相关区域,通过采取卸压爆破的方法使巷道两帮(或底板)煤岩体中形成破碎带,卸除部分煤岩体的地应力,形成高应力区中的相对低应力降低区,增加能量释放、减小能量集聚,从而降低冲击矿压发生的可能性。针对中等危险区域(椭圆区域Ⅱ)开展底板卸压爆破,针对强危险区域(椭圆区域Ⅰ)开展煤帮卸压爆破工作。

3.2.1 煤壁卸压钻孔参数。强危险区域开展煤帮卸压爆破工作:409入风(回风)巷道以爆破卸压为主,以卸压钻为辅进行冲击矿压防治。煤壁卸压爆破钻孔参数见表3。

表3 煤壁卸压爆破钻孔布置参数

煤壁卸压爆破钻孔布置见图3。

图3 煤壁卸压钻孔布置示意

3.2.2 底板卸压爆破钻孔参数。中等危险区域开展底板卸压爆破:408入风巷道及边界道、409转载胶带巷道、-880m回风石门及411回风巷道200m范围采取底板爆破卸压。底板卸压爆破钻孔深度预设为5m,以进入底板岩石确定最佳终孔位置。底煤厚处可适当增加钻孔深度,钻孔深度小于2m的严禁装药。炮孔角度垂直于底板,孔径45mm,间距2m,封孔长度不低于1.5m,其余部分装药。底板卸压爆破钻孔参数见表4。

表4 底板卸压爆破钻孔布置参数

底板卸压爆破钻孔布置见图4。

3.3 煤层注水

研究表明,煤层注水可有效减弱甚至消除冲击地压危险〔6〕。煤层注水可以提高煤层含水率,从而改变煤岩物理、力学形态,使其受压变形形态及过程发生趋于塑性的变化,提高其发生失稳破坏的应力阈值,降低冲击地压发生概率。煤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随着其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8〕,其公式见式(1)。

式中:w0为强度最大时的含水量;a,b,c为系数。

图4 底板卸压钻孔布置示意

根据龙家堡矿实际情况,考虑钻孔排渣、钻进速度、注水方法、钻进塌孔、封孔等因素,钻孔直径取Φ75mm,钻孔深度40m,钻孔间距5m。

(1)钻孔布置。409运输顺槽上帮、回风顺槽下帮间隔5m打一组注水钻,每组一钻,连续推进。运输顺槽距底板1.5m、回风顺槽距底板1.2m起钻。

(2)注水方法。前期可注静压水至2.5MPa,之后接注水泵加压注水至8~12MPa,加压后注水时间可缩短1/2,注水湿润半径可达到10m。单孔注水量106.5m3,注水速率0.3m3/h。

(3)注水设备。采用ZDY1900S煤矿用液压坑道钻机钻注水孔,7BZ4.5/16型脉冲式煤层注水泵供压,专用煤层注水封孔泵封孔。

3.4 效果检验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实施后,必须进行防冲效果检验,保证冲击指标降到安全范围内。以微震信号为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之前,全矿区微震事件为28次/d,107J以上高能微震事件0.33次/d;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之后,全矿区微震事件虽然达到62次/d,但107J以上高能事件降低到0.13次/d。总体上来说,微震事件频次增多而微震能量减小。2014年龙家堡矿全年未发生一起冲击地压事故。

4 结语

1)根据龙家堡409工作面条件,采取顶板压力监控、微震数据分析、YDD16电磁辐射仪检测等相应的冲击矿压监测手段确定危险区域。

2)409工作面具体危险区域:409入风(回风)顺槽、409转载皮带道至411入风顺槽口门100m及411入风卡轨车硐室、408入风顺槽至边界道、-880避难硐室及-880回风石门至411回风顺槽200m范围。

3)针对强危险区域开展煤帮卸压爆破工作,针对中等危险区域开展底板卸压爆破,有效防治了冲击矿压。

〔1〕于先富.龙家堡煤矿冲击地压测控技术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

〔2〕吕玉磊,刘 军,魏向志,等.常村煤矿21150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J〕.中州煤炭,2015,(4):71-74.

〔3〕潘俊锋,秦子晗,夏永学,等.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价与实践〔J〕.煤炭工程,2011,(10):83-86.

〔4〕徐厚学.江合煤矿煤岩层冲击地压危险性与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5〕牟宗龙,曲延伦.深部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分析及防治〔J〕.中国煤炭,2013,(12):100-103.

〔6〕薛伟超.岩石水力致裂的孔隙压力(梯度)作用机制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7〕刘少虹.动载冲击地压机理分析与防治实践〔D〕.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

〔8〕李刚锋.平煤股份四矿冲击危险性区域划分及防治技术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矿压底板冲击
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工作面过空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
小型储罐原位置更换罐底板
论煤壁矿压的测定及在开采掘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