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08张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肩关节病程针灸

张丽娟

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分析

张丽娟

目的 研究分析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9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01例, 单纯推拿组79例和单纯针灸组69例, 综合治疗组采用推拿针灸结合治疗方法, 单纯推拿组采用单纯推拿方法, 单纯针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方法, 每组患者均以治疗6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对比和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5%, 单纯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7%, 单纯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51%, 综合治疗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单纯针灸组和单纯推拿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推拿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且临床疗效高, 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针灸;推拿;肩关节周围炎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 故称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 该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 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1]。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 不动不痛或稍痛, 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为了使肩关节周围炎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在临床做了大量研究和统计, 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肩关节周围炎患者249例, 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单纯推拿组和单纯针灸组。综合治疗组患者101例, 女57例, 男44例,年龄43~64岁, 平均年龄(53.0±5.2)岁, 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0±1.3)个月。单纯推拿组患者79例, 女42例, 男37例, 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53.0±5.5)岁, 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0±1.5)个月。单纯针灸组患者69例, 女39例,男30例, 年龄44~66岁, 平均年龄(52.0±5.7)岁, 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0±1.1)个月。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纯针灸组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方法, 患者均取肩贞等穴位, 用1.5寸毫针针刺患者穴位, 留针25~30 min,留针期间用TDP灯照射留针部位, 取针后用闪火法将5~7个火罐盖在针刺处, 并留罐5~7 min左右。单纯推拿组患者采用推拿治疗, 医生以患肩为中心作环转推拿, 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次。综合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与推拿结合的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以治疗6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 观察对比和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关节功能恢复评分。

1.4 疗效评判标准 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 肩关节疼痛消失, 肩关节功能大致恢复;②有效:患者治疗后, 肩关节疼痛减轻, 肩关节功能改善;③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所改变。并比较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后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比较 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关节功能均有所恢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治疗组患者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单纯推拿组和单纯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 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5%, 单纯推拿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7%, 单纯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51%, 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三组治疗后相比,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综合治疗组10150.58±15.80 78.37±15.34ab单纯推拿组7951.20±14.2062.56±15.44a单纯针灸组6954.78±12.2062.38±14.37a

表2 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

3 小结

现在医学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上, 都是以解决关节痛楚和恢复关节功能为主。并且中国医学认为本病是因为虚弱,局部感受风寒, 或者劳累导致, 或者侧卧经脉受压, 导致气血阻塞以致关节僵直, 轴臂不能举动[3], 对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各种推拿动作使两个关节面朝一定方向运动, 使粘连的关节囊、肌腱、韧带得到松解, 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以达到关节恢复的目的[4], 虽然治疗方法不同, 这正好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 也体现了现代医学的无痛的治疗观念。本次研究通过三种方式治疗后发现, 其中推拿治疗有放松关节周围肌肉的作用, 对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也有较好的舒缓作用, 针刺具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5], 虽然两者作用效果可以, 但针灸和推拿二者联合运用,既可以疏通经脉、祛风散寒, 有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共同达到活络, 镇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 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组和单纯针灸组, 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1] 姜洪林.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 24(8):48-49.

[2] 王学红.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8):27-28.

[3] 朱必围.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79例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1.40(20):2036-2037.

[4] 唐魏动.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2):91-92.

[5] 李杰, 吴国庆.五步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例.现代中医学, 2014(2):51-5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91

2015-02-28]

456400 滑县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肩关节病程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