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和控制策略

2015-05-08曹新民李祯任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处方抗生素危害

曹新民 李祯 任前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和控制策略

曹新民 李祯 任前

目的 探讨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并提出控制策略。方法 对24516例患者就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处方中所涉及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值判断其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并记录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分析方法包括查阅处方及病历资料、询问当事接诊医护人员、查阅药品使用说明书及《药典》、咨询患者本人及家属等。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4516例患者中抗生素滥用率为6.07%;抗生素滥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90%)显著高于抗生素合理使用患者(2.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4516例抗生素治疗患者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其中胃肠系统损害所占比例高达79.94%, 与其他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抗生素使用安全意识, 在用药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尽量降低抗生素滥用率, 有利于降低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 保障其用药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抗生素滥用;危害;控制措施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或预防因病毒、细菌、真菌感染所致疾病的主要方法, 甚至能杀灭肿瘤细胞, 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将2014年1~12月本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抗生素滥用危害并提出控制策略, 为提高抗生素使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12月共有24516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 其中男12987例、女11529例, 年龄2个月~92岁, 平均年龄(43.82±4.51)岁。

1.2 方法

1.2. 1 研究方法 对24516例患者就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处方中所涉及抗生素DDDs、DUI等值判断其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并记录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分析方法包括查阅处方及病历资料、询问当事接诊医护人员、查阅药品使用说明书及《药典》、咨询患者本人及家属等。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 2 合理用药判断标准 经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资料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DDD)判断涉及抗生素处方用药合理性, 若上述资料中未涉及该处方中所用药物, 则需根据该药品自带说明书中规定的推荐成人用药剂量判断合理性。DDDs=处方中抗生素消耗总量/DDD, 计算结果越大则提示该药物使用频率越高;DUI=DDDs/处方中规定抗生素用药时间(总时间), 计算结果>1则提示该处方涉及抗生素滥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生素滥用 24516例患者中抗生素滥用率为6.07%;抗生素滥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90%)显著高于抗生素合理使用患者(2.70%), 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2。

表1 24516例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n, %)

表2 24516例患者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不良反应 24516例抗生素治疗患者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962例), 其中胃肠系统损害所占比例高达79.94%(769例), 对比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962例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

3 讨论

临床用药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缓解或消除生理不适症状, 若发生不合理用药将直接影响患者疗效并显著提高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若程度较重甚至发生死亡等严重后果[2]。提示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获得预期疗效及满意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由于抗生素药物已于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患者及临床医生用药安全性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 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3]。本文研究可知, 本院2014年接诊使用抗生素治疗的24516例患者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以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6.07%)虽较低, 但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1489例患者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22.90%, 提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将显著提高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需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有研究显示, 采取多种有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医疗机构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率, 具体对策如下:①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诊断情况结合其实验室(药敏)、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抗生素用药方案;②对于高龄、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应适当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及使用时间, 病情较重者则需根据其病情需要适当增加给药剂量及延长使用时间[4];③准确掌握各类抗生素药物特征, 避免在同一处方中出现同类别药物重复使用情况;④若患者仅患有单一病原菌感染则应避免使用不同类型抗生素药物联合治疗;⑤经临床判断确定需联合用药前, 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抗生素特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联合用药处方, 用药过程中需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 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提供干预措施或停药;⑥用药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治疗史、过敏史等基本资料, 避免使用可对其原发疾病造成影响的抗生素药物;⑦对于哺乳期、妊娠期等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患者治疗时应选择对胎儿无害的抗生素药物。

综上所述, 临床医生应提高抗生素使用安全意识, 在用药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尽量降低抗生素滥用率, 有利于降低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 保障其用药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值得今后推广。

[1] 刘玉平, 张晓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防范.中外医疗, 2012, 31(1):188-189.

[2] 金莉莉.抗生素滥用危害多.中华养生保健, 2014(2):8-9.

[3] 段晓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科学使用抗生素.当代医学, 2012, 18(24):19-20.

[4] 宁远.滥用抗生素危害大.中华养生保健, 2012(9):1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19

2015-02-02]

076650 康保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曹新民), 内科(任前);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李祯)

猜你喜欢

处方抗生素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药+酒 危害大
抗生素的故事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处方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