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08李洪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吻合术灌洗肠梗阻

李洪波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

李洪波

目的 观察并分析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左半脾区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期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 2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并发症率13.3%, 治愈率100.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 并发症率10.0%, 治愈率1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 尽量在短时间内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 及时缓解梗阻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存率。病情严重者, 可实施分期手术。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左半结肠癌为消化道恶性肿瘤, 主要为闭绊性完全性肠梗阻[1]。由于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起病较急, 病情严重, 处理复杂, 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对6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镇市人民医院在2009年1月~2014年8月期间确诊收治入院的60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45例, 女15例;年龄25~82岁, 平均年龄(49.1±6.2)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3.2±4.2)个月。60患者均表现为突然腹部绞痛、腹胀、肠鸣音亢进、停止排便排气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Ⅰ期切除吻合术, 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期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60例患者均经腹部CT、超声或纤维结肠镜等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左半脾区结肠占位, 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左半脾区结肠癌, 其中18例患者低分化腺癌, 16例患者中分化腺癌, 14例患者高分化腺癌, 12例患者黏液腺癌。

1.3 手术方法[2]60例患者均诊断明确, 全部患者均对其实施胃肠减压, 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治疗,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组患者实施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按照急诊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剖腹探查的原则, 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进行腹部探查, 设置游离肠管, 明确病灶部位。首先通过放气, 初步降低梗阻部位气压, 将肠内堵塞粪块挤入至拟定切除的肠管, 将近端肠管提出体外, 并放置入无菌袋内。将癌肿切除并切断远端肠管, 切除阑尾, 并将带有气囊的导尿管连接至阑尾口处, 使用生理盐水充分灌洗,直至无菌袋内收集的液体无粪便出现为止。充分清洁后使用甲硝唑200 ml、庆大霉素24万U。仔细观察肠管各项血运状况, 吻合口处使用4-0线进行间断缝合, 并于吻合口周围处留置引流管, 使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腹腔。定时检查留置引流管是否通畅, 观察引流管液的色泽和量。术后可根据患者状况使用抗菌素,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确保静脉营养,术后2周左右可去除引流管。对照组实施分期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全部治愈, 并发症率为13.3%, 对照组患者全部治愈, 并发症率为10.0%, 二者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手术方式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左半结肠癌为一种十分普遍且发病率较高的肿瘤。粪便在左半结肠中逐渐成形, 能够十分清晰的分辨出血液、黏液及粪便, 约25%的患者可在其粪便中观察鲜血及黏液[3]。而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为十分普遍的急腹症, 导致肠内压上升, 压迫肠系膜出现血供、血运障碍, 造成患者病情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影响[4]。若控制不及时, 则易出现肠穿孔、出血坏死甚至引发严重腹膜炎等全身性炎症反应。

目前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Ⅰ期切除吻合手术以及分期手术两种治疗方式。过去传统治疗观念为, 临床上要求对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分期手术进行治疗, 即先实施转流性横结肠造口处理, 之后在横结肠造口的基础上实施肿瘤切除以及断肠、结肠的吻合处理。根据大量临床实证资料显示:该种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控制患者各类并发症率, 减少或避免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现象。但在实施分期治疗手术方式的情况下, 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十分低, 患者在短期内接受多次全身麻醉, 对其自身机体状况、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5]。使用Ⅰ期切除吻合手术进行治疗, 其主要的治疗特点为:该类方式充分考虑到了患者左半边区结肠血液供应较差的特征, 又考虑到梗阻处近端肠腔内阻塞的粪便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 处理不当易造成炎症。因此, 在进行手术治疗时, 先对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梗阻段肠腔造瘘, 进行减压, 再进行吻合手术, 并使用生理盐水对肠腔及腹腔进行充分、大量的灌洗, 杀灭细菌, 防止感染,确保治疗效果。术中进行肠道灌洗, 不仅能彻底、全面的清洁肠腔, 确保无菌操作, 还能加速患者术后切口组织愈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另外, 肠道灌洗还能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术后期的出现的全身中毒症状。因此, 与分期手术相比,Ⅰ期吻合术治疗效果明显。

[1] 苏罡.左半结肠并急性肠梗阻1期手术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8):98-99.

[2] 高德海.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当代医学, 2012, 18(7):98.

[3] 徐雪文, 廖寒, 王进, 等.左半结肠癌病并急性肠梗阻术中结肠灌洗1 期切除吻合32例体会.当代医学, 2009, 15(31):56.

[4] 张晓辉, 魏定夏, 王锦波, 等.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 22(5):435-437.

[5] 谭小强, 陈琦菲.4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1期切除吻合术应用体会.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3):149-15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044

2014-11-28]

121300 辽宁省北镇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吻合术灌洗肠梗阻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