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成像对涎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2015-05-08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涎腺螺旋病灶

程 建

(商洛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陕西商洛726000)

64排螺旋CT成像对涎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程 建

(商洛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陕西商洛726000)

涎腺肿瘤属于临床比较多见的颌面部肿瘤,其内部结构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其正确率仍有待提高[1]。本研究将29例考虑为涎腺肿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29例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涎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5例男性和1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7岁-70岁,平均年龄(35.6±6.2)岁;发病时间2-8月,平均(5.6±3.2)月;肿瘤部位:21例腮腺,6例颌下腺,2例舌下腺;其中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17例。所有入组的患者均在手术前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于术后经过病理检查确诊。

1.2 仪器与方法

64排螺旋CT扫描机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进行病灶扫描同时实施肿瘤灌注成像。患者检查时采用仰卧位,先对头部进行平扫,将CT的管电压设为120KV、管电流设为280MA、扫描层厚设置为1.25mm、螺距设为0.562:1,通过平扫确定病灶的位置,然后对感兴趣区(ROI)进行增强扫描,最大程度上避开肿瘤中心坏死的部位。然后从肘静脉通过高压注射器将50ml对比剂注入,速度控制为4ml/s,扫描时间设定为50s,将病灶的最大层面作为中心并进行cine灌注扫描,将层厚设定为5mm×8,连续动态进行同层扫描,扫描结束把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应用配套的再灌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病灶及正常软组织灌注参数及灌注图。

1.3 评价方法

将获得的图像由影像科及神经内科有经验的医师进行阅片和分析,并对发现的肿瘤的体积、来源及与周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入组涎腺肿瘤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相比其BF、BV、PS、MTT值显著增加(P<0.05)(见表1),涎腺恶性肿瘤患者的BF、BV、PS值和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同样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参数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涎腺肿瘤组织内的血流灌注状态可应用BF、BV、PS等灌注参数来进行评价。

表2 涎腺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各灌注参数的比较

3 讨论

涎腺肿瘤属于临床比较多见颌面部肿瘤,发病率大约在22.00%左右,由于其解剖的复杂性和生长部位的特殊性,临床上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确诊率。大量临床报道显示,涎腺肿瘤微血管生成和涎腺肿瘤的生长和结局密切相关。现阶段临床对涎腺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相关辅助检查,而要确诊必须依靠细针穿吸细胞学或病理检查[2,3]。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明确病灶大小和周围相互关系,但不能进行定性;而细针吸取活检能够确定病变的性质,但是不能够直观的显示肿瘤的全貌[4]。本研究显示入组涎腺肿瘤患者其BF、BV、PS、MTT值和正常涎腺组织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恶性肿瘤患者的BF、BV、PS值和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同样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参数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涎腺肿瘤组织内的血流灌注状态可应用BF、BV、PS等灌注参数来进行评价[5]。这说明通过64排螺旋CT检查对涎腺肿瘤进行检查,有利于其在临床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马大权,俞光岩,郭传瑸.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3):113.

[2]解 茗.彩超诊断颌下腺混合瘤癌变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4018.

[3]郑天成,王文利,洪 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涎腺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03.

[4]易云平,陈燕萍,谭建儿,等.颌下区原发性肿瘤的CT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0):1415.

[5]朱 娟,李葆青,张宁等.64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肿瘤的影像病理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73.

2015-05-20)

1007-4287(2015)09-1546-02

猜你喜欢

涎腺螺旋病灶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涎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奇妙的螺旋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