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2015-05-08时景伟李晓燕冯晓朦张春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吉林大学降钙素口病

时景伟,李晓燕,冯晓朦,陈 欢,张春晓,张 涛,孙 志*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吉林长春130021;3.白城市医高专附属医院;4.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普外科)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时景伟1,李晓燕2,冯晓朦1,陈 欢1,张春晓3,张 涛4,孙 志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吉林长春130021;3.白城市医高专附属医院;4.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普外科)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由于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因此称为手足口病。除典型的斑丘疹外,重症患儿还可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致使病情进展快,可在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导致死亡[1]。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我国已将手足口病规定为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CT,32AA)的前肽,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PCT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感染相关性生物标志物,目前主要应用于在早期诊断重症感染、鉴别诊断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及原因不明性发热,评价病情活动情况、判断预后及合理指导应用抗菌药等方面,而针对于病毒感染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感染患儿早期PCT的变化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4月确诊为手足口病且排除其他疾病患儿78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病情轻症64例为实验组1,病情重症14例为实验组2;年龄均在6个月至5岁,平均(3.1士2.2)岁,其中男43例,女35例;另外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检验且合格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5岁,平均(3.6士1.6)岁,其中男30例、女性20例,各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采血 两个实验组儿童均于入院后空腹采血,使用BD公司真空采血管抽取脉血3ml用于PCT、CRP检测。

1.2.2 PCT检测 PCT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检测前按照要求进行仪器的保养和质控,并将检测卡、稀释液及待测样本平衡至室温(20-25℃),取100μl样本与150μl样本稀释液充分混匀,取稀释后的混合物100μl加入检测卡加样孔,室温放置20min后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中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1.2.3 CRP检测 应用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ackman Immage 800上测定CRP浓度及免疫球蛋白浓度,试剂盒购自Beckman Coulter公司。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PCT的检测结果

PCT检测的临界值为0.1ng/ml,大于该值即为阳性,实验组1的PCT阳性率为26.6%(17/64),实验组2的PCT阳性率为57.1%(8/14)。实验组1患儿PCT检测的下限最小值是0.02ng/ml,最大值是0.85ng/ml;实验组2患儿PCT检测的下限最小值是0.04ng/ml,最大值是1.43ng/ml;两实验组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RP的检测结果

CRP检测以8.0mg/L为临界值,实验组1 CRP阳性率39.1%(25/64),实验组2CRP阳性率64.2%(9/14)。实验组1CRP最大值为47.70 mg/L,最小值为0.85mg/L;实验组2CRP最大值为108.50mg/L,最小值为2.10mg/L;CRP两实验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联合检测

实验组中PCT与CRP两项指标任意一项阳性的患儿为59例,阳性率为75.6%(59/78),联合检测与各单项指标检测相比,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

表1 PCT检测结果

表2 CRP检测结果

3 讨论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l6)、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于冬春交替,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且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大约50%的数患者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症状,体温38-40℃,发热可持续4-7 d。虽然病后不久患者手、足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但是手、足、口病变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少部分患儿根本不出现丘疹,故该病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虽然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是一旦出现重症表现,患儿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对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针对疑似病例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特异性核酸检测。肠道病毒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确诊。但是肠道病毒分离培养存在周期长、方法复杂等许多局限性,不能快速有效的发出报告。对于临床医生仅依靠症状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可能会造成病情的延误[2]。

PCT主要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合成,是降钙素的前体。PCT能够作为一种促炎症因子参与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3],当机体出现严重感染、创伤等时,PCT水平明显升高,并且相比CRP、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其炎症刺激反应时,更迅速,特异性、敏感性也更高[4]。另外,即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时,血浆PCT水平也可明显升高,并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总的来说,相比传统的炎性标志物,PCT作为临床新发现的炎性标志物,具有早期出现、特异性、敏感度高的独特优点,能够对病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实验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病例组升高尤为明显,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与以往文献报道相同。

C-反应蛋白(CRP)由肝脏合成,属于分泌型蛋白,是机体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CRP具有免疫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参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可以作为系统性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6]。本实验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CRP水平均有所升高,实验组1(轻患组)CRP阳性率39.1%,实验组2(重患组)CRP阳性率64.2%,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轻患组与重患组CRP阳性率差别较大,与文献报道相同,提示CRP水平可能与患病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联合检测PCT与CRP两项指标,其阳性率可达到75.6%(59/78),与各单项指标检测相比阳性检出率增高,提示联合检测PCT与CRP有利于提高手足口病检出率。

成年人感染肠道病毒多数为带菌状态,无响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却可以成为潜在传染源感染亲密接触的儿童,对手足口病疫情的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研究中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儿童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重症病例预警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但是对于成年人感染肠道病毒的筛查尚需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好发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低龄儿童,病毒感染复制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和靶器官的直接损伤,重症病例甚至会出现严重并发症;PCT、CRP能为临床了解手足口病的发展和转归提供依据,联合检测上述指标能提高手足口病诊断的阳性率,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临床手足口病的救治提供更好的依据。

[1]栾 艳,栾 红,董欣英.手足口病患儿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14,4(17):569.

[2]黄忠会,向庆余,曹全斌,等.手足口病早期误诊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10):6.

[3]段发强,邓明惠,蔺咏梅,等.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2(36):4.

[4]Monneret U,Pachot A,Laroche B,et al.Procalcitonin 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decrease LPS-induced tnf production by human circulating blood ce11s[J].Cytokine,2000,12(6):762.

[5]梁 明.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31.

[6]邓燕艺,马晓红,丘丽莉,等.手足口病患儿高敏C-反应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9(26):4100.

2014-10-19)

1007-4287(2015)09-1542-03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0520019JH)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吉林大学降钙素口病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吉林大学等二医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学研究中心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