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乳腺癌淋巴组织转移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15-05-08余晓梅胡莉君高翠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转移性腋窝淋巴

葛 嘉,祝 青,余晓梅,张 羽,吴 犀,胡莉君,高翠玲,肖 颖

(武汉市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430022)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乳腺癌淋巴组织转移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葛 嘉,祝 青,余晓梅*,张 羽,吴 犀,胡莉君,高翠玲,肖 颖

(武汉市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43002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预后,延长生命[1,2]。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转移部位,其受累与否关系到患者预后[3],临床上一般在术前采用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无创诊断,使用弹性成像来判定患者淋巴转移状态的研究也较多。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我院对60例患者采用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进行联合诊断,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60例患者的60个腋窝淋巴结作为观察目标。患者年龄在32-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1.4)岁,其中绝经患者25例,未绝经35例。采用两种检测方式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术前对腋窝和乳腺采用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进行检查,然后进行乳腺手术,并对同侧的腋窝淋巴进行清除。所有60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证实腋窝转移性淋巴有32例,非转移性淋巴患者28例。排除患者:①肝肾功能性疾病患者;②心脏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参加此次研究治疗。

1.2 方法

弹性成像检查使用的仪器是西门子ACUSON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有实时的彩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频率9Hz,仰卧位,患侧手臂外展80°,后方用软垫固定,进行弹性成像检测。超声检测仪器为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有造影探头及相关软件,超声造影检查时使用的是声诺维,1.2ml剂量,肘正中静脉5ml生理盐水注射进行冲管,造影时,将探头固定在最大切面的淋巴结处,若患者的淋巴结比较表浅,应避免用力加压探头,以免对造影结果产生影响,持续动态观察患者淋巴结状况60-90s,可移动探头对其他切面进行观察,进行MVⅠ成像观察患者淋巴结其他切面灌注情况,患者同时具有多个淋巴结时,应选择活检时观察的淋巴进行检查,活检淋巴选择原则:二维形态相似则选位置大小易操作的淋巴结;若二维形态差异大则选恶性可疑性高的淋巴结。

1.3 观察指标

弹性成像[4]:1分:病灶、周围组织呈绿色;2分:病灶主要呈现绿色;3分:病灶蓝绿色对半;4分:蓝绿色杂乱相间,并以蓝色为主。造影评估[5]:Ⅰ型:均匀增强型,整个淋巴为均匀的高增强型;Ⅱ型:淋巴门表现为不均匀的增强,实质均匀呈现高增强,但中央高回声的淋巴门内无灌注或不规则低区;Ⅲ型:不均匀增强型,显著增强实质中有病灶性低或者无灌注区;Ⅳ型:整个淋巴结表现为微弱增强型,灌注均匀或者不均匀。将不同检测方式结果、联合检测结果同病理结果相比较,比较检测的准确性。弹性成像1-2分为非转移性,3-4分为转移性;超声造影Ⅰ型、Ⅱ型为非转移性,Ⅲ型、Ⅳ型为转移性。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弹性评分和病理结果比较 超声弹性评分显示转移性低于病理结果转移性,超声弹性结果和病理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超声造影评分和病理结果比较 超声造影评分显示非转移性低于病理结果非转移性,超声造影结果和病理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超声弹性评分和病理结果比较[例,n(%)]

表2 超声造影评分和病理结果比较[例,n(%)]

2.3 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结果比较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独应用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敏感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独应用超声造影或弹性成像(P<0.05),三种方法检测诊断乳腺癌淋巴转移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式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淋巴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例,n(%)]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多发病,对其进行早期检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对预后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放射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对乳腺癌的治疗趋于保乳及保留腋窝[6],所以术前腋窝淋巴是否转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研究采用CT、MRI或者钼靶等进行淋巴性质的判断[7],但因其放射损伤较严重,费用昂贵,并不适合乳腺癌患者早期检测普遍使用。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二维超声检测淋巴结状态,但假阴性及假阳性问题任然存在,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探讨一个更有效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检测方案,我院对60例患者采用了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测,旨在为临床乳腺癌淋巴转移提供更好的检测方案。

二维超声是基于患者淋巴结形态学的改变如形态、大小、皮质厚度、纵横比、淋巴结门等对患者的淋巴性质进行综合判断,主要观察患者淋巴是否完全增强、内部的造影剂是否分布均匀、增强过程中边缘是否有放射状血管结构、增强后淋巴边缘是否清楚等。有研究显示,患者超声造影的特异性较高,但是敏感性却明显不足[8],乳腺癌患者淋巴状态不同,所以分布特征及数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阶段转移淋巴结构也不同,有部分淋巴造影增强的模式有所重叠,加上造影剂量和注射速度的不同,个体患者的差异等,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容易产生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存在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超声造影结果中非转移性为21例,低于病理结果的28例,差异比较明显。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弹性成像进行检测发现,其淋巴转移性患者有27例,较病理转移性32例而言,明显减少,弹性成像是根据患者组织间的硬度差异,对病变良恶性进行判断的,在甲状腺和乳腺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我们尝试将其应用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转移诊断中,结果显示准确性为85%,漏诊和误诊较超声造影诊断而言有明显的降低。病理结果显示转移性淋巴的质地较硬,因为癌细胞首先在皮质淋巴窦中分裂增殖,逐渐蔓延,向内侵犯使整个淋巴结被癌细胞取代,在弹性成像中检测呈现蓝色为主,而非转移的淋巴结不具有这种改变,弹性成像显示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使用于淋巴转移诊断中[9,10]。但在乳腺的恶性肿瘤中,部分导管内癌及髓样癌整体硬度比较小,会将其淋巴结误判为非转移性,同时伴随着胶原化、钙化等组织变性或者间质细胞丰富良性病变,也容易导致假阴、假阳的产生,操作者的手法与经验也会对弹性成像结果产生影响。两者联合使用,准确率96.7%,高于二者单独使用。

总之,超声造影可进行乳腺癌腋窝有无淋巴结检测并显示形态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联合弹性成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对超声造影形态改变不是十分明确的淋巴结进行性质确定有很大帮助。两组方式联合使用相互弥补不足,可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1]刘玉红.女性乳腺癌疾病状况及乳腺癌发生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03):468.

[2]Atalay OT,Özkir A,alik BB,et al.Ta kin H.Effects of phase I complex decongestive physiotherapy on physical functions and depression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 edema[J].J Phys Ther Sci,2015,27(3):865.

[3]康 骅,李开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现状及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医刊,2011,46(2):1008.

[4]赵丽宏.彩色超声对53例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6):6062.

[5]于志强,李志旺,韦 伟,等.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3):533.

[6]蒋宏传.乳腺癌保乳及再造手术技巧与美学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0):961.

[7]张伟光,王国慧,张卫东,等.FDG PET/CT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01):135.

[8]刘 健,曾凌青,赵小波,等.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09):662.

[9]赵巧玲,阮骊韬,张 华,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05):656.

[10]吴秀平,杜毅力,曹永政,等.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05),921.

2014-09-16)

1007-4287(2015)09-1537-03

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WX13C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转移性腋窝淋巴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腋下广告
中国居民转移性收入不平等成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