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9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2015-05-08孙雪峰刘冬娜张伯民张秀和施凯耀闫明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移植术旁路体外循环

田 真,孙雪峰,刘冬娜,张伯民,张秀和,施凯耀,闫明洲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心血管内科;2.心血管外科,吉林长春130033)

29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田 真1,孙雪峰2*,刘冬娜1,张伯民2,张秀和2,施凯耀1,闫明洲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心血管内科;2.心血管外科,吉林长春130033)

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7例,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1例,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机选择20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98例,男193例,女105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6.3岁。确诊为心肌梗死105例,合并高血压164例,糖尿病126例。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以上132例。按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将298例患者分为三组,杂交技术组、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和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

以芬太尼和异丙酚为基础的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杂交技术组选择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下进行手术,常规游离左乳内动脉,静脉注射肝素1mg/kg,显露固定血管用Medtronic“八爪鱼”固定器。术中用吹入CO2气体的方法显露手术视野。用7-0Prolene线连续缝合。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选择标准胸骨正中切口下进行手术。常规游离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或桡动脉。静脉注射肝素1mg/kg,切开心包后在心底部心包膜上缝1针牵引线,固定一块长纱布条用于牵拉心脏,使心脏向右上旋转,便于吻合后降支和钝缘支。显露固定血管用Medtronic“八爪鱼”或star fish固定器,术中用吹入CO2气体的方法显露手术视野。用7-0Prolene线连续缝合。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采用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狭窄段支撑血管壁。

术后杂交技术组无手术死亡,无卒中、出血、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房纤颤)2例,远期随访情况,目前无死亡,无远期心肌梗死情况,术后心功能良好,无远期冠脉造影桥血管闭塞、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和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术后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均较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和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少,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术后临床资料比较(例)

2 讨论

杂交技术是融合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2]。利用左侧胸廓内动脉使前降支实现再血管化,左侧胸廓内动脉旁路前降支的10年通畅率大约90%,保证了冠心病患者长期生存;而对非前降支病变,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取代大隐静脉和桡动脉的再血管化作用。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技术之一,但它也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3]。

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本研究完成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7例,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靶血管再血管化通畅率,比较杂交技术、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移植血管桥和支架通畅率。本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显示,杂交技术组桥血管造影通畅率为100%,药物洗脱支架通畅率为100%,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数小有关,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增加样本数。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桥血管造影通畅率为98.6%,本研究随访期为1-2年,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延长随访期。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支架通畅率为94.5%,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延长随访期,并计算出5年、10年支架通畅率。

`研究结果证实了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移植血管及经皮介入冠状动脉血管支架后的远期通畅率高,明显高于同期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亦明显高于同期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此手术为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此手术对脑、肺、肾、肝等重要器官的影响小,手术并发症低、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血液制品的使用和神经系统损害较少,尤其对老年患者及伴有心室功能低、肾功能不全、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更为适合。

[1]胡盛寿,张 浩.微创心脏外科学的概念和发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404.

[2]Kiaii B,McCiure RS,Kostuk WJ,et al.Concurrent roboticHybrid revascuiarization using an enhanced operative suite[J].Chest,2005,128:4046.

[3]Stone GW,Moses JW,Eiiis SCE,et al.Safety and efficacyof siroiimus and paciitaxei-eiuting coronary stems[J].N Engi J Med,2007,356:998.

2014-12-11)

1007-4287(2015)09-1529-02

吉林省科技厅青年项目(201101050)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移植术旁路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分析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脏康复对预后的影响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教育和人材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