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平台研究

2015-05-07朱翠娟霍俊爽孙庆峰

物流技术 2015年19期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资源物流

朱翠娟,霍俊爽,孙庆峰,姜 卉

(1.北华大学 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医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1 引言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物流管理类以及交通运输专业物流与运输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涉及的知识面广,操作性强。在教学时间短、内容量大的情形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一种新型且又富有成效的立体化模式[1]。这是转变教学观念、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的一部分,也将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2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通常在大三的上学期开设,涉及的内容比较广。该课程是结合计算机、智能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的一个综合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技能基础,同时了解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从目前的讲授来看,适合应用型本科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教材选取的难度比较大,而且理论性较强,由于学生层次差距的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中,教师只讲解,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果欠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际的操作不了解,理论理解起来就非常难。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课时比较少,在课堂的讲授中有充分的与学生互动,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在考核方式上也比较单一。

3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首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理论知识角度看,该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的课程;从实践角度看,学生要达到熟练操作,将理论、实践与具体应用融会贯通,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计算机网络、先进的物流软件作为教学工具,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处理和技术运用的能力,且应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应用的角度分析,课程的理论内容如图1所示。

4 物流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立体化的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纸质教材转到数字化的教学中,把以教师为主导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上。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网络为载体,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立体化。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围绕主教材进行设计,分别提供教材、课件、典型案例、信息系统软件、视频音频素材、教学论坛,如图2所示。选取的主教材为王道平、王煦编写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以教材为主导,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结合视频进行讲解,通过企业的典型案例为学生分析巩固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点。物流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在教学论坛中关注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所应用的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物流信息技术资源库的建立及网上各种资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讲授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会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

图1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5 物流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加强课程的学习及应用,针对我校的特点建立了物流信息技术网络化教学平台,并将开发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应用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本文构建的网络平台首先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针对网络平台和我校学生的特点,编制《物流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的内容,对物流信息技术中条码技术、RFID技术、GISGPS技术等做了比一般教材更详细的描述,并伴以各种动画演示。以网络学习大纲为基础,建立物流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平台。本文构建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共有五个模块组成,分别为教学设计、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自学模块,如图3所示。

图2 立体化教学资源

5.1 教学设计模块

教学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教学信息的分类、教学情境设计、教学互动设计。对教材所学的内容按重新设定的教学内容分类,把理论知识与应用进行分类,便于学生复习理论知识,并对今后的工作中所应用的知识清晰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情景设计中主要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章节设定具体的场景及氛围,引导学生亲自体验,通过场景设置使学生更具体地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GIS的应用中可以选择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打车软件,设定场景,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针对此展开教学内容。将课程设计在立体化教学平台上体现出来,在教学中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互动,还有利于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预习。

图3 物流信息技术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设计

5.2 教学资源模块

教学资源模块主要包括网络学习大纲、电子课件、视频资源、课程应用软件。根据网络学习的内容,首先设定自学的教学大纲。学生可以根据大纲了解重点内容,不至于盲目的学习。将制作的电子课件及所收集的视频及音频、图片等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可以补充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物流信息技术是结合计算机技术非常强的一门学科,特别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使学生了解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等,使其工作后能得心应手。在近几年的教学及毕业设计中,笔者加入了有关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用VB、VC、access等语言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不再对计算机语言恐惧。有的学生暑期去物流公司实习时感觉到所学信息系统知识的重要性和实操性,感谢在校的学习。有的毕业生工作后从事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软件编程工作,仍能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发较实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此外,通过立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可通过该平台自学软件编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3 教学课程模块

教学过程模块主要包括在线考试、学生分组管理、学生积分管理。该模块主要是弥补课程时间有限,考核不足的教学弱点,学生可以在线参加考试,进行答题,也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方式,在课下分组,自行分配讨论小组,有利于在课堂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互动。立体化教学平台通过学生每次的评分,最后汇总加入期末的考核总成绩中。

5.4 教学管理模块

课程的管理模块包括权限管理、教学任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该模块可以根据学号或姓名的设置,自行设置密码,进入网络平台系统。根据教学任务管理的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学习,且其涵盖了学科的前沿内容,学生可以选学。这既可以督促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内容,也可以通过学习成果采取加分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成绩等级。

5.5 教学自学模块

教学自学模块主要包括教师在线、课程自学、交流论坛、在线答疑、物流师试题。在自学模块中主要使学生就自学中不了解或不明白的内容与教师开展交流,也可以使学生间互相交流,还可以通过交流论坛让知识渊博的游客解答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我校大学生创新学分的特点及今后就业的方向,该平台还专门开发了物流师的学习内容及试题,有意向报考物流师的同学可以自学内容,考取物流师证,且通过此可以拿到创新学分,也为以后的就业增加了一项技能认证,这可谓通过立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一举多得。

6 结论

物流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该平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此平台可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该平台也有利于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总之,物流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平台的开发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现,有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1]刘存山,张红伟.汽车专业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2]李建萍.关于高职《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3]李佑珍,陈艳.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4]刘亚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J].物流科技,2010,33(10).

猜你喜欢

立体化教学资源物流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