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倦怠现象及心理状况研究

2015-05-07李越王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实习生医学生

李越 ,王军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吕梁 032200;2.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吕梁 032200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度期,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也是一种自我锻炼[1]。医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医学实习期更为重要,但由于医学实习生面临社会发展、医疗工作等环境压力,往往影响实习期间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工作的正常开展[2]。且由于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繁忙,作为医学实习生没有任何工资待遇,这往往很容易使医学实习生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国外学者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助人行业的从业者不能有效的应对工作压力从而使自身情绪不断衰竭,热情不断降低,职业效能感不断减少而引起的综合症状。近年来职业倦怠现象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对服务行业影响较大,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医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技术与服务并存的行业,为患者服务也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理念。因此充分了解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心理以及心理健康发展对医学实习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目前医学生职业倦怠现象及心理状况,该研究通过对该校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来探讨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及心理状况,为解决医学生实习期职业倦怠现象提供解决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医学生120例,其中实习生中男性实习生79例,女性实习生41例,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6±0.8)岁。对入选实习生进行问卷发放,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1.2 方法

对所选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倦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收集问卷并分析实习生实习期间职业倦怠现象及心理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学实习生实习期间职业倦怠现象以及心理状况。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评估[3],该量表有3个子量表,包括玩世不恭、情绪衰竭以及成就感低落,每个子表格均有0~6分共7个分数,0分表示从不,6分表示非常频繁。玩世不恭和情绪衰竭评分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强;成就感低落评分越小,工作倦怠程度越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学实习生心理情况进行评估[4],该量表共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每项症状分均有1~5分共6个分数,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实习生MBI-GS得分情况分析

医学实习生情绪衰竭情况要优于马斯拉奇常模,而玩世不恭及成就感低落更容易引起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P<0.05,见表 1。

表1 医学实习生MBI-GS得分情况[±s),分]

表1 医学实习生MBI-GS得分情况[±s),分]

子量表 实习生 马斯拉奇常模t值 P值玩世不恭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9.84±3.25 13.14±3.56 22.13±3.59 7.21±5.13 20.86±9.43 35.47±7.16 4.744 8.390 18.245<0.05<0.05<0.05

2.2 医学实习生与全国常模青年组人员SCL-90评分比较

医学实习生在躯体化方面与全国常模组对比无差异,P>0.05;而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方面得分则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组,P<0.05,见表 2。

表2 医学实习生与全国常模青年组人员SCL-90评分对比[(±s),分]

表2 医学实习生与全国常模青年组人员SCL-90评分对比[(±s),分]

因子 医学实习生(n=120)全国常模组(n=120)t值 P值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34±0.45 1.92±0.61 1.94±1.15 1.73±0.96 1.46±0.35 1.58±0.64 1.55±0.56 1.58±0.52 1.41±0.53 1.35±0.48 1.63±0.55 1.64±0.68 1.52±0.55 1.33±0.36 1.35±0.56 1.24±0.48 1.41±0.46 1.26±0.41 0.166 3.868 2.460 2.079 2.836 2.962 4.604 2.682 2.452>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由于医学实习的特殊性,往往使医学生在学校向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不适应感,不仅需要体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较强的工作负荷,也不能享受国家补贴,经历着紧张的医患关系,考虑未来的发展道路,这些都影响医学实习生工作态度和心理活动。研究表明[5],由于医学实习生的特殊性,多数医学实习生很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热情度下降、对病人冷漠等。以往在国内研究中对我国医学生职业倦怠现象研究较少,有学者对医学生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中得出医学生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较为严重的结论,大部分医学生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医学生缓解不当,引起职业倦怠[6]。还有研究显示,多数医学生在面对患者时往往态度消极、冷淡,尽可能逃避与患者交流[7],还有部分医学生缺乏成就感,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医学工作,或者情感过度消耗,精力殆尽等[8]。因此对于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及心理状况的了解尤为重要。

该研究对该校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医学实习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医学实习生情绪衰竭情况要优于马斯拉奇常模,而玩世不恭及成就感低落更容易引起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P<0.05。结果表明,由于医学生实习期间专业技术性强,与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将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医学实习生比同龄人共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况。而在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医学实习生在躯体化方面与全国常模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方面得分则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组,P<0.05。这可能是由于医学实习生社会、学校及就业等多重压力,使医学实习生心理问题比全国常模青年组更加突出,且由于医学生实习期间接触的工作内容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更是给予医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故对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方面需要积极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从学校过度到社会的阶段[9]。医院方面需要有效地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岗前培训,认真带教,肯定医学实习生的付出,鼓励医学生的成果[10]。就医学实习生个人而言,也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尽快融入医学中,适应学生到医务人员的转变。综上所述,医学实习生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而与同龄人相比心理状况也明显较差,应重视医学实习生心理教育,加强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对医学生的学校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做好医学生岗前培训,灌输医学生临床思想,积极调整医学生心态,可有效促进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培养良好心理,降低职业倦怠情况的发生。

[1]李璐,孟勇,李超凡,等.医学生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8):652-654.

[2]宋思源,赵晓川.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5-7.

[3]宋思源.医护人员“抗职业倦怠防预体系”的构筑应从医学生开始[J].职业时空,2011,07(10):120-121.

[4]陈曦.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114-116.

[5]逄丽红,杨志昌,李鹏辉,等.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6-7.

[6]朱冬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医职业心理准备调查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6):435-437.

[7]郑一瑾,胡一文.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加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6):101-103.

[8]廖于,刘家英,吴海峰,等.高职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9):924-926.

[9]孙红梅,张丽萍,温子栋,等.医学生学习倦怠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中医教育,2013,32(3):55-57,63.

[10]苏沉思,陈晟洁,苏德加,等.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心理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4):58-5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实习生医学生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