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5-05-07晏万述马宝花贾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骨板胫骨微创

晏万述,马宝花,贾红

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胫骨骨折在骨折疾病中最为常见,该研究为了分析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对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胫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胫骨骨折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入选标准:12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

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例为42:18;平均年龄(42.75±5.43)岁;骨折分型:26例开放性骨折,34例闭合性骨折。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例为43:17;平均年龄(43.55±5.61)岁;骨折分型:28例开放性骨折,32例闭合性骨折。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胫骨骨折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骨折分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微创接骨板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经胫骨前外侧入路做长度约为3 cm的纵向切口,钝性剥离皮下组织胫前肌,置入接骨板,并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安装导向器后,将克氏针换成螺钉来进行固定。术后即可行功能锻炼和予以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取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及铺巾,对止血带进行充气至300 mm汞柱以备用。经手法复位处理后,于皮外置入一块自定位微创接骨板,通过X线透视检查骨折是否复位良好,确定复位良好后在骨折近端打入克氏针。于另一端接骨板位置做长度为2 cm的切口,建立皮下隧道,经皮置入接骨板,通过X线透视检查克氏针与接骨板近端的U型槽是否相连。牵引复位、调整力线并还原患肢的正常长度。将接骨板位置调整至适当的位置,同时在另一端打入2枚克氏针进行定位。在皮外处置入相同的自定位接骨板,并做好皮肤切口标记,移除接骨板。再次通过X线透视检查骨折端的复位情况,在患部皮肤处做一个长度约为7 mm的切口,经套筒钻孔置入螺钉,螺钉固定妥当后进行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五项,其中临床疗效通过Johner-Wruhs疗效评定系统将其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1],疗效优良率等于疗效优率和疗效良率的总和。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数据均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处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疗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若存在P<0.05,则对照组和观察组胫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的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1、2。

表1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s)

表1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n=60)对照组(n=60)(69.85±8.27)*91.08±10.13(149.98±63.97)*301.02±81.01(12.02±1.97)*15.25±2.50

表2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由于有许多肌肉附着于胫骨周围[2],因此,当胫骨骨折后容易损伤组织及滋养血管,最终影响骨折端正常血运。如果骨折端的血运遭到过度的破坏,则极易引发软组织坏死、创口感染、延迟骨折愈合,甚至导致骨折无法愈合的严重后果。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虽然其中的髓内钉在单纯胫骨干部位多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是在胫骨远端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中的固定不是非常稳固。另外,其抗旋转性差,容易导致骨折端分离。总而言之,微创接骨板内固定系统手术的临床效果并非令人十分满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性。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属于微创经皮接骨技术[3],符合生物学固定要求,不影响骨折端血供,从而为骨折愈合提供必要条件。此外,LISS属于弹性固定[4],骨折块之间允许发生微动,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但LISS系统部件种类繁多,手术程序复杂,术中系统组装繁琐,以致于手术耗时长,并延长麻醉时间,增加麻醉费用。另外,LISS的价格过于昂贵,不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与LISS相比,采用自定位微创接骨板治疗胫骨骨折更具有显著优势,如(1)适应症广泛,自定位接骨板的构造具有巧妙的设计——U型槽[5],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接骨板。(2)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只需接骨板的U型槽通过克氏针与皮外镶嵌即可准确地定位钉孔的位置,避免接骨板置入发生偏移,同时无需特殊的导向器械,操作简便;由于手术操作步骤简化,从而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减少放射线曝光量。(3)自定位微创接骨板通过螺钉与接骨板牢固结合,形成内置的外固定架,不施压于骨膜,充分保护骨膜。同时也具有保护软组织作用,术中出血量少,从而有效缩短皮肤愈合时间和避免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4)可以保留骨膜及骨折端软组织的完整性,为促进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环境,有效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5)无需借助提拉钻辅助复位,可以解决复位难度大的骨折,同时可以借助两端的克氏针维持复位,避免复位丢失。(6)与经皮钢板技术相结合[6],无需暴露骨折端,不影响骨折端的环境,有利于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7)价格便宜,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8)自定位微创接骨板治疗手术时间短,如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其接骨板两端的U型槽可以经定位针在骨折端合适位置固定接骨板,一方面可以保证术中不发生偏移,稳定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因手术时间长而增加手术意外的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9)自定位微创接骨板治疗创伤性很小,如该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越小,越有利于患者康复。

该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优良率高,未发生并发症。由此说明,自定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段或近端胫骨骨折安全有效。

[1]赵卫,张继荣.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治疗胫骨骨折29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0):5684-5688.

[2]关浩.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53-4054.

[3]朱龙章,薛锋,韩本松,等.髓内针置入内固定胫骨骨折后膝关节功能比较及组织学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3):8079-8082.

[4]许思亮,侯明,唐向阳,等.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中老年胫骨骨折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35-2336.

[5]王海川,随承锋,桑原田,等.胫骨远端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7):1980-1982.

[6]张洪,叶茶花,于虎,等.不同固定方法治疗96例胫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3):198-201.

[7]Han SS,Lee YH,Oh JH,et al.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multimodal shoulder injection or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J].Knee surgery,sports traumatology,arthroscop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SSKA,2013,21(12):2877-2883.

[8]Chiu KM,Wu CC,Wang MJ,et al.Local infusion of bupivacaine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rovides better pain relief than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alo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J].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08,135(6):1348-1352.

[9]Stocki D,Matot I,Einav S,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icacy and respiratory effects of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remifentanil analgesia and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ring women [J].Anesthesia and Analgesia: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nesthesia Research Society,2014,118(3):589-597.

猜你喜欢

骨板胫骨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