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末期患者姑息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2015-05-07吕爽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姑息肝癌领域

吕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

肝癌末期是指患者在经过手术或化疗后其生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常采用姑息性治疗,其治疗重点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控制病情的恶化。由于快要接近生命的终结,机体的代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药物的耐受能力较差,肝癌末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或其他因素极易发生各种安全隐患[1],威胁到患者的生活及生命质量。因此,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总结2013年9月—2014年9月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4例肝癌末期患者作为该次对象,均为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姑息治疗的患者,诱发肝癌因素:病毒性肝炎12例,肝硬化8例,黄曲霉毒素2例,其他2例。将其中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12例患者作为对策实施前,女4例,男8例,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44.5±22.8)岁,住院时间 10~280 d,平均(147.6±128.7)d;将 2014年 9月—2015年 9月收治的12例患者作为对策实施后,女5例,男7例,年龄20~66 岁,平均年龄(44.1±22.9)岁,住院时间 14~290 d,平均 (149.5±127.8)d。 经过对实施前后患者的症状、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未发现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安全隐患分析 总结2013年9月—2014年9月12例患者中发生的安全问题。①跌倒:由于患者经由癌症的侵袭,机体消耗增多,再加上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地面不平,室内外放置物不规范,衣着不整齐,极易使患者发生跌倒。此外,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后易产生疲倦,也是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②自杀倾向:由于晚期患者的内心精神及经济压力均较大,频繁不断的治疗而未见病情有所好转,慢慢失去信心,加之某些疼痛难以忍受,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不断恶化就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对生活失去信心;③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不当的药物与剂量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或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血管在营养不够、经常用药等因素下变得较为脆弱、细,容易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

1.2.2 防治对策 针对实施前出现的安全隐患给予一定的防治对策,具体方案如下:①加强安全护理,提高安全意识,警惕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叮嘱患者在使用镇静、镇痛药后多卧床休息,为患者讲解医院的内部构造,使患者对医院环境更加熟悉;减少患者的活动,室内外布局合理,老年患者可以穿防滑拖鞋,减少外出等。②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及治疗的基础知识,缓解患者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决患者可能或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一经发现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及时制止,并进行有效沟通。③姑息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控制,阻止其发生恶化,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药物,使用WHO制定的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姑息治疗的33种基本药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督促患者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3];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巧,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观察记录实施前后患者发生安全隐患原因及例数,主要包括跌倒、药物不良反应与自杀倾向三方面,并将其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②观察记录实施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QLQ-C30量表,该量表中包括5个功能领域(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与躯体)、3个症状领域(疼痛、疲劳、恶心呕吐)及1个总体健康状况,其中症状领域评价与得分成反比,其余各领域均成正比[4],并将实施前后患者的各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对策实施前后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实施前12例患者中发生跌倒4例,药物不良反应2例,自杀倾向1例,共7例,总发生率为58.33%;实施后12例患者中发生跌倒1例(8.33%),药物不良反应1例(8.33%),无自杀倾向,共2例,总发生率为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策实施前后安全隐患发生情况[n(%)]

2.2 对策实施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分析

实施后患者功能领域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症状领域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的总体健康症状(59.8±5.6)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49.8±5.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策实施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分]

表2 对策实施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分]

领域 条目 实施前(n=12) 实施后(n=12)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躯体恶心呕吐疼痛疲劳总体健康状况51.3±5.6 57.6±6.2 50.4±4.6 49.7±5.6 46.9±4.2 46.7±4.5 42.5±3.7 39.8±4.2 49.8±5.9 58.9±5.3 61.2±6.7 60.8±5.1 59.8±6.2 55.6±4.7 38.9±4.1 35.4±3.4 33.6±3.5 59.8±5.6

3 讨论

肝癌多为原发性肝癌,起初的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最早表现为肝区肿胀或腹痛或转移灶症状,男性多发。临床上常依据甲胎蛋白进行诊断,治疗常采用手术与化疗结合的方法,但由于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病情发展也较为迅速,当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已进入肿瘤的中晚期,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也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此时一般患者的生存时间为6个月,积极的手术治疗不理想后,常常给予姑息治疗,重在控制患者的病情,以免其恶化,同时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安然度过最后的时光。因此,特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中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效果较为突出。

姑息治疗起源于hospice运动,是恶性肿瘤末期的患者主要的方法之一,WHO对姑息治疗特别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控制症状恶化,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但在姑息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使患者对医护产生不信任,进而引发医患纠纷与医疗事件的发生,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威胁[6]。该次试验总结过去一年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如跌倒、药物不良反应及自杀倾向实施相应的对策,如合理安排室内外的物品摆放,光线充足,地面平整,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警惕容易发生跌倒患者的高危人群;使用WHO制定的33种姑息治疗的基本药物,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能,防止药物的外渗等并发症,及时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实施前12例患者中发生安全隐患共7例,总发生率为58.33%,实施后12例患者中发生安全隐患共2例,总发生率为16.67%,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功能领域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症状领域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的总体健康症状(59.8±5.6)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49.8±5.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肝癌末期患者姑息治疗中针对安全隐患给予一定的对策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安逸地度过最后的时光,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备受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信赖,在临床肝癌末期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

综上所述,肝癌末期患者在姑息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实施一定的防治对策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意义。

[1]卢倩,杨占宇,刘祥德,等.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单中心生存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32(2):99-103.

[2]徐波,夏金堂,蔡文松,等.终末期肝病模型在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3(2):124-126.

[3]李昊,韩国宏,殷占新,等.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5):293-295.

[4]李凯,苏中振,郑荣琴,等.三维超声-CT图像融合评价肝癌消融安全边界[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8):719-722.

[5]黄梅.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44-245.

[6]郑俊福,张鑫,赵文敏,等.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3(6):623-627.

猜你喜欢

姑息肝癌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