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点”语言,让习作更“风流”

2015-05-05吴传姿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双关装点语言表达

吴传姿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动优美、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语言常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学生的习作往往是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严重影响作文质量。如何改变现状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借“积累”之力,增表达之效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通过学习、背诵,积累了许多名家名篇的精彩语言、经典语段之后,习作也可以“借力而行”,集“大家”的智慧,充分发挥语言联合的功效。如学生在写《美丽的“误会”》一文时发现那个曾经卖给自己文具的老板不诚信时,便觉得他之前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丑陋。于是,我引导他这样写:“想到这,他营业时的笑容,遍布满脸的笑容,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的笑容,太狰狞了。”此举链接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笔下《金钱的魔力》人物神情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板挣“黑心钱”谋“不义财”的嘴脸,与开头老板憨厚淳朴的笑形成强烈的反差,为凸显文章主旨——美丽的“误会”埋下浓墨重彩的伏笔。

又如一个孩子写《小书虫“历险”记》时遇到妈妈来“查岗”的一段:一切刚伪装停当,妈妈来了,看了我一眼,说:“还没写完(指书面作业)吗?都9点了!”“快了,快了。”我怯怯地应道。妈妈一走,我心里的石头立刻落了地,真是有惊无险啊!此时,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林海音窃读的滋味——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林海音的《窃读记》语)我又打开书,一页,两页,三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可“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知不觉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当妈妈再次来到我房间时,我被逮了个正着,老妈狠狠地训了我一顿。

小书虫“历险”记,最终以失败收官。

可我好了伤疤忘了疼,时隔不久,又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虽然屡战屡败,但我屡败屡战,乐此不疲。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尽情地享受书本带来的愉悦,汲取知识的营养后,我这个醉心阅读的少年写的作文常常高居全班之冠。(引自叶文玲《我的“长生果”》,有改动)

(画线的句子是后来经过指导修改、添加的,倘若将其拿掉,习作将黯然失色。)

“广纳百家言,博采众人长。” 胸中有墨,何愁妙笔不生花?

再如,完成“诚信”类习作,文章可以这样开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从小,老师就在我心里播下诚信的种子,在培育它开花的岁月里,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始终无法磨灭。

那是……

引用经典诵读《弟子规》开篇,“小资”习作立马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俗话说得好:借力发力不费力,还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二、联“双关”之手,成表达之美

双关语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是语言智慧的火花,是人们的灵感突发。可以说,双关在人类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无可替代的表达作用。如在某学校校园内,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痰纸—挥间,风度逝矣。”“弹指—挥间”本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表示时间极短的意思。“痰纸”与“弹指”谐音,这则广告巧用谐音双关,指出某些同学在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纸的一瞬间,“风度逝矣”。劝告学生们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废纸。显得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再比如,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不要“痘”留。它糅合了产品的名称,让人过目不忘。等等。学生习作若能巧妙地利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一学生写《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读〈窃读记〉有感》一文,有个这样的片段:门又开了,我扭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小妹妹。我这才把提着的心放下,重新将抽屉(装着书)拉出来,对妹妹说:“小丫头片子,一边儿玩去,别妨碍我看书。”谁知,她是“间谍”,一出门,就把我“出卖”了:“妈妈,哥哥没写作业,他在看书。”什么?所谓“天机不可泄漏”,我的高级机密就这么轻易地被说了出去!最后,我饱尝了一顿“竹笋炒肉丝”的味道。文中,“间谍”“出卖”等一语双关,突出妹妹扮演“情报员”的角色,给妈妈通风报信,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窃读时“惧怕”的滋味。文章语言灵动,诙谐中带着调侃的意味,使人顿感童趣盎然。

三、走“混搭”之道,添语言之彩

混搭就是将传统上由于地理条件、文化背景、风格、质地等不同而不相组合的元素进行搭配,组成有个性特征的新组合体。它是时尚界的一个专用名词,与学生的语言表达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会有着奇妙的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二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渗透兼容、互补合作的联系。语言表达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岂能例外?

1.与网络语言“混搭”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媒体中用于沟通、交流、实现对话的语言形式,如^-^(微笑),“吐槽”“拍砖”“粉丝”……它新奇、有朝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的汉语词汇,增强了普通话中基本词汇的表现力,为语言表达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网络语言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学生普遍接受并从网上走到网下,成了他们的“新新语言”。学生常借此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也确实使人觉得眼前一亮。如有的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同桌是一台“286”,“内存”不足,反应迟钝”,“咱俩想法不兼容”。这样的比喻不但形象贴切,而且给文章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使枯燥的文字变得富有生活气息。毋庸置疑,“嫁接”新颖怪异、灵活自由的网络语言,让传统文字穿上时尚的“外衣”,能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创造能力。

2.与音乐歌曲“混搭”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于是,我想:习作时,语言表达能否穿插音乐曲谱呢?我尝试将学生作文中“太阳当空照……”换成“12  31︱5  -︱……”作文讲评课上,我请学生站起来展示自己的佳作,当她读到“我一边走,一边唱:12  31︱5  -︱……”时,用歌曲演唱形式代替朗读,使平常听(太阳当空照)腻单一模式的同学们心头一震,就像平地里响起了一声雷,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又如,习作中,如果能在关键的卒章显志之处哼上几句,使之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不仅可以升华主题和立意,还可以获得自然贴切的表达效果。

在批改学生习作中,我发现这样剪辑来的歌曲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与数学符号“混搭”

数学符号不应该成为学习数学的“专利”。看,数学中数字单调乏味,可是走进诗歌,便能情趣盎然。比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代诗人邵康节的这首描写乡村景象的诗歌,有一半是用数字写出来的,文学美表现在数字的和谐排列之中,可谓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应摒弃学科间“井水不犯河水”的“门户之见”,在习作时,把数学符号“移植”到文章中来,改变枯燥的表达形式,打破一成不变的常规,效果甚好。如,说了“多次,一次又一次”,换成“N次”,“完全正确”写作“100%对”即可;将约等符号“≈”运用到近义词的表述中,“欺负≈欺侮”“吩咐≈嘱咐”,这样,近义词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不就给一个“≈”囊括殆尽了吗?这种“非”常态描述,别有洞天,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语言表达可以跨越“鸿沟”,冲破传统语言的“围城”,打破固有的“壁垒”,教师要善于借助其他学科的元素,整合各种资源,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长此以往,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的作文一定会花香果硕。

猜你喜欢

双关装点语言表达
变废为宝 装点生活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我们来装点春光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