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评论型试题特点及专项训练

2015-05-05杨德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4年1期
关键词:历史事实史观试题

杨德志

高考历史评论型试题是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材料为依托,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思维性的问题,让考生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评价,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一、试题特点

1.评价对象多元化

该类试题题干中所涉及的评价对象都属于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发展的重大历史事实。我们可将这些历史事实分为特殊历史事实和阶段性历史事实两类。在对特殊历史事实的评价中,有对中外政治家、中外思想家、中外革命家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航路开辟、罗斯福新政等中外历史事件的评价,也有对服饰流行、思想观念流行等历史现象的评价。在对阶段性历史事实的评价中,有对中外某一历史阶段中社会某一方面的评价等。

2.评价视角多样化

该类试题问题视角的设计具有多样化特点,有的从史观角度设计问题,如“用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如何看待材料中对历史事实的评价”;有的根据评价的内容进行设问,让考生判断是对什么重大历史事实的评价;有的根据对历史事实评价的理解进行设问,如“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什么”。

3.能力要求层次化

该类试题完全体现了能力立意的目标,多层次考查考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其中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有“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等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还有“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等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

二、解题技巧

1.认真阅读评价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本知识判断:是对什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从什么角度评价历史事实,是对内容、性质、原因、影响等哪一方面作出的评价。

2.研究“题眼”,做到有的放矢。

3.解答选择题多运用排除法。

三、实战演练

1.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

2.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分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

A.事件性质变化 B.时代背景变化

C.作者立场变化 D.主观动机变化

3.“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4.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时说,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美国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5.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下列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6.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材料在于说明( )

A.1787年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7.1917年2月25日(公历3月10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后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说明了( )

A.美国支持二月革命 B.美国希望俄国推翻临时政府

C.俄美是战时同盟者 D.俄国与美国由对抗转向合作

8.“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 )

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B.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

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D.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9.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endprint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0.一个历史兴趣小组在对李鸿章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不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11.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

观点二: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韩国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2)观点二提到了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请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3)根据观点二,结合史实说明西方(欧美)国家在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C 6.C 7.A 8.A 9.C 10.B

11.(1)支持。理由:明清时期,我国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经济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反对。理由:明清时期,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工业文明过渡(或发生了工业革命)。

(2)推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效果显著;加入世贸组织;等等。

(3)西方(欧美)国家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沿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西方(欧美)国家建立欧共体,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在西方(欧美)国家主导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事实史观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论历史事实与文学表达的关联性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