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孔爆破技术在铜山口矿露天台阶爆破中的应用

2015-05-05余圣华

采矿技术 2015年4期
关键词:微差导爆管山口

余圣华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山口铜矿, 湖北大冶市 435122)

铜山口铜矿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主要矿山之一,1980年代中期建成投产。目前,该矿主要采用KY-250(D)型牙轮钻机进行钻孔,钻孔直径250 mm,台阶高度12m,孔深 13.5~15m,采用三角形和方形布孔两种方式,使用乳化炸药。

前期,铜山口铜矿露天中深孔爆破使用普通毫秒延时导爆管雷管,单孔串联后簇联形成“V”字形微差起爆网络,各孔延时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V”字形起爆网络

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该矿采用的“V”字形微差爆破方法有明显的缺陷:爆破震动强度大,影响边坡稳定,强烈的震动及后冲力会使后排临爆区岩石原生弱面胀裂,甚至被切割成“块体”,下次爆破时“块体”易整体塌落,形成大块[1];微差时间不合理,爆堆不够松散,降低了铲装效率。因此,对爆破危害和爆破效果进一步双重控制[2]成为爆破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逐孔起爆的特点

逐孔起爆技术是目前采场台阶中深孔爆破最先进的方法。在保证爆破震动速度不超过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范围值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逐孔起爆方式,提高爆破震动的频率,从而减小引起周围建(构)筑物破坏的可能性[3]。

采用逐孔起爆技术,后排炮孔在起爆前,其前方和侧方的炮孔均已爆破,与“V”字形起爆相比,增加了一个自由面。根据爆破作用机理,自由面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炸药单耗,减少因克服夹制力所需的炸药量,有利于节约爆破成本。另外,自由面的增加将提高爆炸产生的应力波达到自由面时的反射量,从而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爆破能量利用率,从而提高爆破效果。

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地质地形条件相同,岩性相同的条件下,同一测点位置的质点振动速度取决于同段起爆最大装药量的大小。因此,在不改变各孔装药量的情况下,采用逐孔起爆,同段药量大大降低,从而可大幅降低爆破震动。

2 微差间隔时间

微差间隔时间的选取是逐孔爆破技术的关键,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参数。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岩石破碎后的抛散能量,增加相临孔间岩石的碰撞,从而减小爆破块度,提高爆破质量。

2.1 孔间间隔时间

按长沙矿冶研究院在大冶铁矿进行试验研究所建立的半经验公式[4],结合有关铜山口铜矿的文献[5]数据,计算孔间微差间隔时间:

式中,Δt为孔间微差间隔时间,ms;k为与地质地形等有关的系数,取1~2;Q为同排炮孔平均装药量,取Q=300 ~450kg;γe、γr为炸药和岩石的容重,g/cm3,分别取1.05 ~1.25 和2.80 ~2.93;Cd、Cr为孔内乳化炸药爆速和岩石纵波波速,m/s,分别取3500~5000和4780;S为岩石移动距离,取S=10 mm;ν为岩块平均移动速度,取 ν=2~5mm/ms。

计算得 Δt=15.5 ~42.9ms,药量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据经验,同一排炮孔间的最佳延期时间为3~8ms/m,孔距取a=7m,则孔间间隔时间为21~56 ms,对岩性较脆且硬度较高的岩石,孔间间隔时间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根据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知,孔间间隔时间取21~ 42.9ms。

2.2 排间间隔时间

排与排之间的延期时间长短决定了爆堆的形状和松散度,当排间延期时间过小,后排孔与前排孔相互过度挤压松散度差;排间延期时间过长,前排孔爆破后的岩石被抛出并停止移动,后排孔再将爆破的岩石抛到静止的爆堆上,爆堆被挤实,松散度变差[6]。合理的排间延期时间与排距、装药高度、爆堆松散度等有关。

根据段海峰[7]的研究成果,可按式(2)、式(3)分别计算排间微差间隔时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铜山口铜矿中深孔爆破中,一般h1=5~8m;b=5m;为使透过波损失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取ρ=1.15~1.4;为保证爆堆集中,取 s=10~ 20。根据式(2)、式(3)计算得,最小和最大的排间间隔时间,如表1所示。

据经验,最佳的排间间隔时间为8~15ms/m,爆堆松散系数大,延期时间取大值,反之取小值,排间取b=5m,则排间间隔时间为40~75ms。

综合上述,排间间隔时间取40~67.8ms。

2.3 孔内延期时间

为保证起爆网络不受爆破飞石的影响,孔内延期雷管须选择延期时间较长的高精度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延时有 375,400,500ms 和 600ms,选择其中之一即可。铜山口铜矿露采一次爆破孔数较少,选择延期400ms的高精度导爆管雷管作为孔内引爆管可满足爆破需要。

表1 各种参数下的排间间隔时间

3 起爆网络

根据孔间间隔时间在21~42.9ms、排间间隔时间在40 ~67.8ms,可选择延期 17,25,42,65ms的高精度延期雷管搭建逐孔起爆网络,联接方式主要有2种,如图2(a)、(b)所示。

根据长期的爆破实践经验,为保证爆破效果,孔网参数随岩石爆破难度的增加而减小。由孔间、排间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可知,间隔时间随孔网参数的增大而延长。因此,爆破难度与地表延期、高精度雷管、网络联接方式的选取有关,如表2所示。

图2 逐孔起爆延时网络

铜山口铜矿露天采场内的岩石主要有透辉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化白云岩及大理岩、花岗闪长斑岩。大部分岩性较脆,硬度在8~12,爆破难度不大。结合表2可知,地表可选用延期时间为25ms和42ms两种高精度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采用直联或斜联,基本可满足该矿露天中深孔爆破的需要。

表2 爆破难度与延期时间/ms

经过长期的现场实验,通过与前期采用的“V”字形微差起爆对比发现,上述逐孔起爆网络更安全可靠,爆破效果明显改善,大块率降低30% ~60%,电铲铲装效率明显提高;爆破震动减小50% ~80%,大幅降低震动的不利影响。

4 结论

利用高精度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为根据爆破区域的岩性、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孔网参数及逐孔起爆网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炸药爆破能量利用率,以便降低炸药单耗和控制爆破成本。另外,与“V”字形微差起爆技术相比,精确微差逐孔爆破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爆破震动。

[1] 白 龙,左 瑞.降低矿山爆破大块率的方法浅析[J].现代矿业,2011,207(7):87-88.

[2] 周志强,易建政,王 波,等.控制爆破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四川冶金,2009,31(6):59-64.

[3] 张志宇,栾龙发,殷志强,等.起爆方式对台阶爆破振频能量分布的影响[J].爆破,2008,25(2):21-25.

[4] 罗开军.孔内孔间微差爆破间隔时间的合理选择[J].金属矿山,2006,24(4):4-6.

[5] 胡砚军.铜山口露天陡边坡爆破降震试验研究[J].采矿技术,2001,1(2):59-63.

[6] 王鹤年,张金刚,范文利.逐孔起爆技术在露天采场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3,55(6):100-102.

[7] 段海峰,侯运炳.露天矿微差爆破的机理及微差时间的选取[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8,60(7):24-26.

猜你喜欢

微差导爆管山口
车轴轴径微差测量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市政基坑砼支撑梁微差延期爆破拆除技术
导爆管等效缩比模型过载特性研究
nevi 加维亚山口的雪
「李香蘭」の真実に迫る——山口淑子さん没後1年トークセッション
金堆城南露天数码雷管减震爆破试验研究
特殊压力条件下非电导爆管传爆速度的研究
塑料导爆管的研究与制备
微差爆破技术在桩基处理中的应用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