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2015-05-04王誉霖张文龙龙小琴娄涛涛周汉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桑寄生中医学院寄主植物

王誉霖 张文龙 龙小琴 娄涛涛 周 超 徐 宏 周汉华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王誉霖 张文龙 龙小琴 娄涛涛 周 超 徐 宏 周汉华*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考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TaxillussutchuenensisDanser)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影响。方法:采集生长在同一地点、同一种群的10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样品,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分析测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各个样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有明显差异;各个样品之间挥发性成分含量也有较大差异。结论: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有明显影响。

桑寄生;寄主;种群;GC-MS;挥发性成分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 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胎动、崩漏经多、妊娠漏血、头晕目眩及高血压等症[1-2]。桑寄生为半寄生性植物,且寄主植物的种类较多,十分复杂[3],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的桑寄生成分组成以及药用功效差异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4-5]。此前,刘晓龙等[6]报道了玉兰(Magnoliadenudata)和油茶(Camelliaoleifera)上桑寄生(T.sutchuenensis)挥发性成分分析,初步发现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本文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生长在同一地点、同一种群的10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考察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与相对含量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GC-MS联用仪(HP6890/5975C,美国安捷伦公司);挥发油提取器(署牛GG-17);LT5001E 电子天平(常熟市天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PTHW电热套(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剂 正己烷(分析纯,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重铬酸钾(分析纯,重庆川江化学试剂厂);无水硫酸钠(分析纯,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3 材料 10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样品均采集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河滨公园,经贵阳中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周汉华教授鉴定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 Danser。见表1。

表1 实验样品情况

2 方法

2.1 样品的处理 将采集的桑寄生药材样品洗净阴干。

2.2 挥发油的提取 称取200g样品,剪碎茎枝和叶置于3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0ml水,振摇均匀,连接挥发油提取器,从上端加水至充满挥发油提取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人烧瓶为止,加入4ml的正丁醇于上层,连接回流冷凝管。将提取器置加热套中加热,开始回流后设定加热温度为100℃左右,保持微沸5h,冷却30min后,开启挥发油提取器下端活塞,将水缓缓放出,收集正丁醇层于添有无水硫酸钠的干净小烧杯中脱水,后转入2ml容量瓶中,密封,放置冰箱(4℃)备用。

2.3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ZB-5MSI5% Phenyl-95% DiMethylpolysiloxane (30mm×0.25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45℃(保留2min),以5℃/min升温至300℃,保持2min;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He(纯度为99.999%);柱前压7.62psi,载气流量1.0ml/min;分流比40∶1;溶剂延迟时间:3.0min。

2.4 质谱检测条件 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发射电流34.6μA;倍增器电压1306V;接口温度280℃;质量范围20~450amu。

2.5 挥发性成分组成与相对含量分析 各样品提取挥发性成分按上述条件进行测试,得到总离子流图,见图1。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及核对Nist2005和Wiley275标准质谱图,以确定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构,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见表2。

表2 10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样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

编号No化合物Compounds相对含量Relativecontent%厚朴M.officinalis广玉兰M.grandiflora玉兰M.denudata洋槐R.pseucdoacacia皂荚G.sinensis朴树C.tetrandra榆树U.pumila樱树P.subhirtella紫薇L.miaindica法国梧桐P.orientails11,2-dime-thyl-Cyclo-pentane1,2-二甲基-环戊烷1.130000000002Cyclopenta-nol环戊醇0.9800000000032,2,3-tri-methyl-Hex-ane2,2,3-三甲基-己烷0.980000000004Octane辛烷1.782.73000001.75005Heptane2,4-二甲基-庚烷1.78000004.2803.0306Hexanal己醛4.063.412.693.432.0511.514.763.105.511.337(E)-2-Hexenal(E)-2-己烯醛4.1200.964.0103.0800.641.600.128(Z)-3-Hexen-1-ol(Z)-3-己烯-1-醇36.1423.489.8638.1124.4916.464.203.063.0509(Z)-2-Hexen-1-ol(Z)-2-己烯-1-醇0.82001.9900000010Formicacidhexylester甲酸己酯4.0902.330000000111-Hexanol1-己醇4.0902.339.66019.3902.701.020.1212cis-Linaloloxide顺式氧化芳樟醇0.901.5701.0500.811.064.071.570133,7-dime-thyl-1,6-Octadien-3-ol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9.0727.69000.2615.5015.3330.9728.41014Nonanal壬醛14.749.5806.370.829.8825.319.8017.04015Heptadecane十七烷1.0500000.96000016Nonadecane十九烷5.0900000000017Heneicosane二十一烷5.0903.090001.5600018Pentacosane二十五烷5.0606.64000001.060

3 结论和讨论

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10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药材样品共测到94个挥发性成分,在10个桑寄生药材样品中成分共有率仅有1个成分己醛为100%,占挥发性成分总数94的1.06%;共有率90%的1个;共有率80%的1个;共有率70%的4个;共有率60%的1个;共有率50%的5个;共有率≥50% 的共13个,占挥发性成分总数94的13.8%。表明同一生长地点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有显著性差异。

10个桑寄生药材样品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己醛,在朴树上的己醛相对百分含量达11.51%,在皂荚上的只有2.05%;共有率90%的成分(Z)-3-己烯-1-醇,在洋槐上的桑寄生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38.11%,在紫薇上的仅有3.05%,而在梧桐上的为0;共有率80%的成分壬醛,在厚朴上的桑寄生的相对百分含量达14.74%,在皂荚上的仅有0.82%,而在玉兰上、梧桐上的为0。表明同一生长地点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桑寄生挥发性成分是当下通行的较为理想的方法,10个桑寄生药材样品均来自同一个生长地点、同一个种群,客观上规避了因种群不同、生长地点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和偏差。结果表明桑寄生药材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以及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因寄主植物不同而明显的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桑寄生的药学研究不能忽略和排除寄主植物的影响,应该更加注重寄主这个重要因素。

[1] 吴家荣,丘华兴.中药桑寄生原植物学名考[J].中草药,1981,12(5):32-35.

[2]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29-130.

[3] 刘晓龙,周汉华,魏小龙,等.黔产桑寄生寄主植物的情况调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11-13.

[4] 周汉华,吴家荣.桑寄生与槲寄生初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4):59-60.

[5] 周汉华,刘晓龙,钱海兵,等.不同寄主上的桑寄生药材毒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24):274-277.

[6]刘晓龙,周汉华,李姝臻,等.两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中药材,2013,36(7):1104-1110.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axillus sutchuenensis volatil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host plants

WANG Yu-lin,ZHANG Wen-long,LONG Xiao-qin,LOU Tao-tao,ZHOU Chao,XU Hong,ZHOU Han-hua*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000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in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theTaxillussutchuenensisaffect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 Method collecting growing in the same place, the same ranking. 10 different host plant group on its host plant samples, extracting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sample water vapor distillation metho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GC-MS)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computer retrieval technique on the separation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the relative percentage,calculated for each application component chromatographic peak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Results composed of various samples have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among thos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 Conclusion there are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host plant.

HostTaxillussutchuenensis;The same population;GC-MS;Volatile components

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ZYY12019);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项目[黔科合中药(2011)LKZ7045];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3)2072]。

王誉霖(1989-),女,贵州贵阳人,贵阳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周汉华(1957-),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鉴定学及中药资源学教学和研究。E-mail:txty_008@163.com。

R284.1

A

1007-8517(2015)08-0017-10

2015.02.15)

猜你喜欢

桑寄生中医学院寄主植物
北桑寄生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桑寄生茶的应用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稿约
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