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2015-05-03

文教资料 2015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王 瑾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固定、单一的就业模式,促使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因素向多元化迈进。多元化的就业心理与传统的就业心理有诸多不同之处。相较于男大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更多心理问题,女性的心思细腻、情感脆弱、敏感多疑等心理特点决定她们比男大学生产生心理冲突的机会要多。调查表明,不少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都不同程度地感到“焦虑、恐惧、挫折、孤独”。这是因为,女大学生在人生及职业发展中必须应对更多社会压力。求职过程中,由于经验尚浅,因此很难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在遭遇性别歧视、面临家庭与工作选择时多表现为无所适从。不少女大学生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内仍无法适应就业形势,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则越来越多。如果不懂得科学、合理地调适,则很有可能在其职业发展中处处碰壁。

因此,关于女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心理问题越发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的研究正基于此。此背景下,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与传统的职业发展的心理,无论从内容还是所处的地位都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抽取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独立元(因素),研究这些独立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构建多元关联模型以探索网络环境下影响女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因素,对于科学评价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一步提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力,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女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自卑依赖。

一方面,受某些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未就业的女大学生普遍有“女不如男”的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使女性对职业的期望大多是以男性事业的成功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女大学生在性别上受到歧视,在价值上不被承认使她们在求职过程中普遍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女大学生从小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在求职过程中依赖心理就会明显增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面对社会竞争时,她们往往显得不够独立和自信,在就业上缺少充分准备,却又希望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这种矛盾的心理促使她们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老师、父母和亲友的帮忙,而自己却一味地等靠。特别是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影响下,逐渐滋生“女人靠男人”的依赖思想。依赖的心理对个人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往往会使人丧失竞争和发展动力,久而久之便会被社会淘汰。

(二)焦虑抑郁。

工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在踏入社会的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些挫折。大学生既希望自己能够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又担心自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个人能力不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综合素质较差、专业不符合理想的女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其焦虑抑郁的表现更为明显。尤其是在频繁被拒后,她们对就业感到困惑与失望,对自己参与社会的能力感到怀疑,往往会彻底失去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和信心,产生萎靡不振、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

(三)安全心理过强。

大部分女生在就业时安全心理强,缺乏主动竞争意识:她们在择业中大多表现出一种求稳心理,在择业和职业定位时更加青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稳定的工作;在工作环境上,拒绝条件艰苦的环境,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状态;在事业与家庭中,往往更致力于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表现出接受和服从的特点。

(四)情绪不稳定。

女性自身个性存在的弱点,制约了事业方面的发展,情绪波动往往大于男生。如: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爱计较等,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焦虑、自卑、嫉妒、幻想、恐惧、猜疑、后悔、焦虑、自卑、嫉妒等心理问题,导致情绪极不稳定。

二、原因探析

为构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多元模型,必须对影响其职业心理发展的各种独立元进行甄别、筛选,从中提炼出对女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心理健康影响至关重要的独立元。影响其职业心理发展的“元”应该具有独立性、多维性和稳定性。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女大学生,笔者抽取四个独立元作为构建模型的重要因素。

(一)职业认知。

就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就业有关的问题的认识、了解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从职业认知看,一方面缘于男女不同性别在身体结构和机能方面存在不同,女性树立职业发展观念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安稳的轻松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是以“家庭”为中心,特别是女大学生在适婚年龄时,恋爱和婚姻分散了她们的大部分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就业的意愿,往往会失去斗志,安于现状,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总之,女生的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错误的职业价值观影响了她们认知水平的提高。

(二)情绪认知。

情绪认知主要是指就业压力下产生的各种情绪和情感,是大学生在面临择业时所产生的压力外化的表现,是在就业情境中许多内外在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从职业情绪看,女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比男生更加焦虑,表现为异常敏感而容易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一方面,是对就业单位的性别歧视、男女不平等的待遇感到无力,从而对怀疑自己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女生焦虑情绪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过于担忧就业的可能性、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理想化问题。总之,个体若长期处于“焦虑”情绪障碍之中必然制约其行为方式,影响职业行为效果。

(三)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必备的除岗位所要求的特殊的专业技能以外的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它是大学生获取和胜任相关工作的心理行为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从就业能力看,女生职业成就动机水平明显低于男。女生在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与男生存在一定距离,在校期间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忽视自我素质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女生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足够的就业心理准备,面对就业机会时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就业准备过于简单、就业能力不达标也会影响其职业心理的健康。

(四)网络环境。

网络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咨询和就业资源的一种媒介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资源的传播,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外在条件。

在网络环境下的各个独立元相互关联,关联职业发展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素及其运作如下图所示。

模型中各个独立元相互作用,共同对职业心理产生影响。笔者认为:职业发展心理健康与否是上述各个独立元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地对应于各个独立元,而各独立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网络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受主观与客观共同作用。

进一步研究上述四个独立元和女大学生心理障碍可知,职业发展的心理健康与否由主观、客观两方共同决定。我们发现这主要源于其中更深层次的主观个人与客观社会两方面原因。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认知之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三、对策

为了尽快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超越各种障碍,充分发挥女性的特长和才智,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独立自主,从自我做起。

首先,女生应该积极树立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好家庭情感与事业的矛盾,充分体现知识女性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实际行动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指导下促进女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其次,对自己的行为要有充分认识,要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合理地要求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准备的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失败,不要攀比,学会在失败中寻求经验和教训,运用灵活的思维考虑问题。最后,要学会调适情感,遇到不良情绪,要学会控制,学会宣泄。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可以从角色学习来消除焦虑。总之,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优势,通过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聪明才干,投入火热的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充分体现知识女性的社会价值。

(二)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

家庭对女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心态上有重大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或过度溺爱,都不利于子女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特别是在父母的意愿和子女选择相矛盾时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要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作出正确、理性的判断,对子女进行准确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家长应平等地与子女探讨职业规划的问题,充分听取子女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和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同时在了解子女就业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子女寻找就业渠道。再次,家长不要过多地代替子女进行职业规划,应鼓励孩子自主择业。最后,父母在子女读书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尽力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充分挖掘潜力,培养孩子的就业能力。

(三)发挥学校的积极作用。

首先,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主动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参与社会竞争做好准备。其次,要完善符合女生特点的教育培养制度,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专门的就业机构,增强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为在校女生提供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做好就业准备。最后,设立心理辅导机构,及时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情绪实施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有关方法,降低焦虑水平,恢复情绪平衡。

(四)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第一,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就业资讯,拓宽女生就业渠道。第二,纠正企业招聘的不良之风,努力清除招聘歧视、职业歧视,让女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女性就业者以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她们能够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第三,在就业机制和法律法规方面给予女性一定保护,减少女性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顾虑和就业心理的风险,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受主客两方面,即受职业认知的程度,职业情绪情感和就业能力的多重影响。因此,在指导女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女大学生应从自我做起,同时,家庭、学校、社会也要担负起责任。

大学生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逐步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进而深刻影响社会人才战略能否实现。女大学生在高校的比例越来越大,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其个人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发展。因此,重视女大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心理疾病,从而起到正确引导她们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作用。

[1]杨俊.当前女大学生心理的时代特点与矛盾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01).

[2]赵瑞杰.透析高校女大学生心理问题[J].才智,2011(36).

[3]任俊,李倩.积极心理学:当前的困扰与未来的走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