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15-04-30邹金龙代莹于秀娟

关键词: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

邹金龙 代莹 于秀娟

摘 要:从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形式,提出了横纵贯通的课程体系设置、“末位重审”的培养过程、基础研究促进实践认知的改革措施,构建适合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08-02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迅速,社会对环境保护类人才需求加快,推动了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快速进步[1]。环境科学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体系覆盖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是相互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2]。环境科学专业可以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学校、企事业及政府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3]。对于定位于较高培养层次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而言,国内院校的主要考评方法是学分制,研究生在2年或3年内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硕士学位。由于方向设置与教学资源的限制,目前缺乏一个较为规范的评价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标准及体系,导致了环境科学学科毕业生在科学研究或实践方面创新能力良莠不齐。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学科具有领先国际、国内的教学和科研的实力,其培养模式在环境和地理的学科交叉中开创新的途径;2003年以来,其培养的硕士生可以在“师生互选”的基础上,自主进入相关研究室进行学习与研究,培养了“实践与科研并重型”的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自2005年以来,把硕士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适应社会的培养上,体现了该校环境科学学科的特色。吉林大学自2008年以来,在环境科学理学硕士培养的过程中,针对该专业的师资背景、研究方向和对课程的教学要求,确定了以环境特征和水环境问题为主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上所述,深入全面开展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以上介绍的环境学科优势学校的宝贵经验,不仅是国内各重点高校环境科学学科需要借鉴的经验,也是相对偏远地区的省属高校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课题[4]。以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学科为例,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一直在进行着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的改革尝试。据我们近年来的数据统计,黑龙江大学培养的环境学科硕士生毕业后,除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30%)继续攻读国外、国内名校的博士学位外,其余人(约占总人数的60%—70%)则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境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环境工程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类工作。基于用人单位的反馈、在黑龙江大学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统一了环境学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认识到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如果能够以此为目标,深入地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提高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点的整体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黑龙江大学的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点是2007年建立起来的,限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该专业在建立之初主要是利用化学专业已有的条件开展培养工作,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和培养模式方面,以分析化学背景的教师队伍为基础,设计了以环境化学等为主的课程体系。经过了多年的磨砺与锻炼,环境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科拥有国家级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乙级)、是第一批获得省级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资质的单位之一,2012年获批省级环境检测中心。近5年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质量监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等各类项目300余项,总经费达到1300万元,在本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学科的师资积累了宝贵的解决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等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最初的培养方案是在2007年制定的,经过一轮毕业生培养的考验,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2011年12月份黑龙江大学硕士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12版)中,结合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本学科重新设定了三个研究方向: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第一研究方向采用化学与物理化学技术、生化与物化偶联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通过对污染物去除原理的研究,为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研究方向的特色体现为:环境友好催化剂的研制、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绿色化学技术研究;清洁能源的开发。第三研究方向的特色体现为:生物技术在废水、废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的产品的生物合成研究。目前,按照上述三个方向对本学科的硕士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后,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反馈信息告诉我们,毕业生基本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环保人才。

二、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事实证明,按照我们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经得起用人单位(毕业工作)、科研机构(攻读博士)考验的。但是,一些反馈也告诉我们,本学科硕士生仍然缺乏对环境技术研发的创造、创新能力。例如,目前,环境科学学科的课程中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工程设计或者环境监测实验,其原型都是一些技术相对落后、运行稳定、无法看到真正结构或处理模式的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厂、植物培养基地等,缺乏与最新的行业、企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例如,丢弃的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从污泥中渗出的概率取决于环境介质的状态(水体的pH值、土壤酸碱性等),这个过程在实际环境里是比较难实时监测与研究的,需要在实验室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来模拟、分析;如果忽略了环境科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多是偏向于基础研究、目标是解决在工程实践中不能或不易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模拟实际情况来解决该问题的话,就会造成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深入理解不扎实,进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我们有必要深入开展环境科学学科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式的研究,可以科学合理地提高本学科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高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这些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并结合我们多年的培养经验,初步形成了可行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把部分确定可行的措施付诸实践。并利用向学校申请修改培养方案的契机,提出修订培养模式的建议;并适时组织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实际运行时的效果,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补充与优化。

(一)构建紧跟环境学科前沿发展的课程体系

设立相对独立且联系紧密的课程,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课程体系,实现基础课程与前沿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贯通;并通过增设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和实践的创新能力[5]。具体是改变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体系的横向模式,超越单门课程的范围,建立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如在“高等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现代环境分析”、“胶体与界面化学”等专业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前沿研究热点交流课程。充分利用环境科学学科的优势,重新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环境科学学科为核心的前沿课程,构建以“前沿课程”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式。

(二)提升硕士生毕业论文质量

根据黑龙江大学发布的硕士研究生“末位重审”的文件精神,在学生培养的开题审查和中期考核阶段提前设置“末位范围”,提高“范围”内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与能力;按照“以人为本”的想法,营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培养环境,努力构建适合硕士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激励机制。组织环境学科专门的硕士生指导团队,团队成员由学科组长和导师队伍组成。通过公开答辩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开题审查和中期考核阶段提前设定动态的“末位范围”,激发“范围”内学生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的斗志,提高环境科学学科的培养质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程实践问题的引导,把基础科学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解决工程问题表象后的科学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与科学问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由指导教师、硕士生和学科组共同来探讨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求具有前沿性。硕士生可以通过文献总结、实验、与导师讨论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指导教师和学科组则负责实时把关、导航,并针对学生的前期基础与能力、未来的目标(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更好地发挥每位硕士生的潜力和兴趣。这样就可以在整个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带有方向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本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实时督促的培养过程、科研与实践并重的理性认识等措施,细致梳理和甄别创新人才的内涵,使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硕士生毕业后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李学军.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2]朱启红等.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戴本林等.普通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2012,(22).

[4]王伯光等.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

[5]叶锦韶,尹华.讨论式教学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

猜你喜欢

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国内外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比较
环境科学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赵燕磊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军事科学院1991年招收军事历史学科专业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