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教学六部曲

2015-04-29陈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散文文字课文

陈艳

所谓散文,是指抒写主观情感、描绘心灵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学样式。选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散文一般都是文艺性散文,它主要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面对小学生,如何教好散文,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回归散文的“形散神聚”的本质,以散文的方式教散文,弹好散文教学六部曲。

1.以读促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即只要读得熟,不待解读,自然明晓其义。读是了解作品的第一步,小学阶段学习散文,首先要读。用读来替代语言文字繁琐的分析、用读来取缔文本内容不停的追问。学生在朗诵中整体感知,在朗诵中有所感悟,在朗诵中培养语感,在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然而然在头脑中留下了漓江水“静、清、绿”的印象,从而充分体会到了漓江水的美。由此可见,散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领会作品的情感;能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2.想象画面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阅读诗歌需要想象,散文亦是如此。散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再现文字语境,想象文字背后那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将有助于学生把握文脉、训练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一位教师在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步骤:教师配乐朗诵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朗诵完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过程其实是学生由言到意,再由意到言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达到理解文本、分享阅读感受的目标。相信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多多让孩子这样披文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必会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快乐地学习,是教学写景散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散文教学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进作品描绘情感世界去体验、去领悟,才能以情动情,牵引学生走进作品中的情感世界,从而正确理解文本,学好散文。比如教学《草原》时,课文第一节展现了草原的无限美景,教师可先播放视频,呈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让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理解“一碧千里”,然后再播放羊群的画面,“羊群像‘白花”的比喻写作手法便不教而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激发了学生散文阅读的热情。

4.品味语言

新课标指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要“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味语言”为教学核心。众所周知,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对那些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加以关注。《荷花》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的“冒”很耐人寻味。教师可在这里引导学生体会“冒”字好处,为什么用“冒”字而不用“钻”“长”等字呢?当然,体味语言,不仅仅是体味语言的内容,还可以是语句的表达方式。品味语言是学习散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孩子们能够透过优美的语言,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也获得对语言形式美的感知。

5.加强背诵

语文大家崔峦学生说过:“背诵是语言和文化储存、积累的好办法,学生不仅得以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身。”可见,背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散文教学中,加强背诵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手段。课文《鸟的天堂》中有这样几句描写榕树的句子:“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描写非常优美,学生通过背诵这段文字,实现文字输入,等到今后遇到类似的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把积累的词语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达成文字的输出。长期的积累换来的是学生终身的受益,语文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此。

6.凸显语用

什么是语文?语文是引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无论是教什么类型的课文,都要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更创设语言实践的运用的平台,让孩子们快乐地学,静静地思考,自由而规范地写。比如教学《火烧云》颜色变化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仿写“变幻的云彩”,让孩子们把眼中看见的千变万化的云,通过描写展示出来,孩子们仿照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把变化莫测的云彩描绘出来,凸显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在散文教学的视野下凝望和审视语用现象,从中不仅发现树木,更关注整片森林;不仅有技术分析,更有灵魂烛照,这才是散文教學的正确方向。

散文是美的,散文教学也应该是美的享受,散文教学课堂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它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摄人心魄而独占一隅。让我们在课程改革的东风下,徜徉在“现代课堂”的天地中,一起思考、开拓创新,谱写一曲散文教学新篇章。

猜你喜欢

散文文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文字的前世今生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热爱与坚持
背课文的小偷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