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思考

2015-04-27王哲范雪菲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1期
关键词:网络化志愿志愿者

文|王哲 范雪菲

对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思考

文|王哲 范雪菲

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发展现状

自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至今,经过初步建设已走过了困难重重,但辉煌璀璨的20多个岁月。在这20多年里,中国青年志愿者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严重的危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发展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依旧存在一些情况需要改善。中国青年志愿者还有很长的服务之路要走,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也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同时也抓住了相当多的机会,得以高速发展,同时也借助各种新时代的工具和技术,使青年志愿服务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也不例外,广大青年志愿者们通过各类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如QQ、微信、微博和飞信等进行支志愿行动的安排和协调[3],这类网络技术手段的高效性和及时性为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工作带了便利,但是很明显,我们对于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没有完全发挥其大众性和便捷性。

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发展的优势

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易于发起和组织志愿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信息化水平不够高,对网络技术的运用较单一,相关信息平台的建设尚不完善。然而传统方式下信息经过层层传达后,往往会失真,并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对高校志愿者的动员、组织和开展活动的需要。相较于传统志愿服务,网络志愿服务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同时由以往的单线型一对一传播转变为辐射型一对多传播,这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的格局,通过网络,真正实现志愿者之间、志愿组织之间和志愿服务活动之间的互联,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发起和组织更便利也更高效。

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有利于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和壮大志愿者队伍。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一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不均衡,另一方面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不均衡,网络志愿服务的建设以其超时空性可以很好地优化这一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先进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会增强对于志愿服务资源的整合,完善志愿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网络化实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无边界化”,即只要志愿者对某项志愿服务活动感兴趣,就可以直接报名并参与。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壮大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有利于宣传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网络传播范围广、受众多、不受时空限制、相对自由度高、宣传成本低、见效快,且具有最有活力的消费群体,在这之中大学生占比很高,网络作为当今最为高效便捷的传播媒介,若能合理利用其对志愿精神进行宣扬和传播,将有助于在青年大学生心中建立起志愿服务的意识,形成先进且独特的志愿服务文化,从思想上影响青年大学生,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去,这将会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未来奠下良好的基础。

部分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发展的借鉴

全国高校对于网络志愿服务建设都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中南大学,在网络志愿服务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于2014 年6月4日正式成立了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总会,号召全体师生具备开展网络文明建设的理想信念,注重在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矢志为弘扬先进文化而艰苦奋斗,锤炼培养服务网络文明的高尚品格。还倡议在校青年大学生们严于律己、跟紧党的步伐、站在时代潮头上,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事实证明中南大学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通过网络给学校的改革、教学、后勤、科研、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言献策,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工具在志愿服务活动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宣传报道,及时地报道志愿服务机构的系列事件,在校园内弘扬和传播了青年志愿者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无私精神,和关注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大热心群众建立起一条沟通的纽带。

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分析

建设背景、目的、影响。而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对于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没有完全发挥其大众性和便捷性。我们应该更深入的加强网络技术和志愿服务精神的结合,使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更加完善,为中国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机遇。

分析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实施的条件和优缺点。网络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挑选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网络技能的大学生,成立网络志愿者队伍,以弘扬和宣传志愿者精神为目标,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积极宣传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在网络上加强志愿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来往,同时组织网络志愿服务活动,并定期对网络志愿服务进行经验总结和心得整理,为未来的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网络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网络志愿服务建设重点是网络化和信息化,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是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标志。志愿者招募和信息管理、活动信息发布和管理、活动组织与人员安排都应该通过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不仅增加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效率,也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设。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相比较传统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更需要开阔思路、积极创新,在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和活动后期宣传上精益求精,确保网络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同时应注意打造品牌活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影响力,积极宣传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网络志愿服务在志愿者活动方面的应用前景

活动组织和人员安排。目前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组织和安排,主要依托志愿者之间层层传达,但是这种信息传达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信息很可能会失真,为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但是依托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传达则会避免这些弊端,例如QQ群、微信群和飞信等网络通讯手段。这些网络化的信息传达方式相比较传统的电话、短信更节省时间和资源,使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更高效,同时使人员安排更合理更科学。

活动信息发布与管理。传统的宣传手段限制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规模,同时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人数也很有限,但网络传播范围广、受众多、不受时空限制、相对自由度高、宣传成本低、见效快,且具有最有活力的消费群体,因此通过网络进行志愿活动信息的发布,所有的活动信息集中在统一的平台,志愿者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和自己的意愿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之后再由信息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活动参与人数和人员,将会使志愿服务活动的规模活获得扩大,参与人数获得提高,使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为更多的人服务。

志愿者注册与管理。目前较成熟的网络化志愿者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出现,广泛被高校采用的依旧是效率较低纸质档案管理,尽快建立成熟的志愿者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更为科学合理地为志愿者进行服务。

对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各大高校应积极的招募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志愿者,建立高效的志愿者服务管理机制,注重志愿者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考核,评出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结合现有的线下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网络志愿服务活动时,开阔思路、积极创新,在活动策划、活动开展和活动后期宣传多方面精益求精,确保网络志愿服务的高质量。

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发展改造形势和面对的任务及挑战

目前高校的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尚处在初期阶段,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以及各种资源的投入,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在全国高校内广泛推广网络志愿者和网络志愿服务的概念,同时挑选网络技能娴熟,活跃度高的大学生成为网络志愿者,为将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积累经验,同时在网络上积极宣传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结合第一阶段网络志愿者积累的经验,在志愿服务建设较先进和全面的高校开展更为完善的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成立相关学生组织,例如中南大学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总会。建立健全的志愿者注册与管理信息系统,以方便对于志愿者的管理和认证,在组织中以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同时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地志愿活动的组织和人员安排。

在全面推进阶段,我们应结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积累的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网络平台的建设,最终在全国的各大高校中推广网络志愿服务建设,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从发布到最终开展的所有流程,使青年志愿者协会更进一步的走向网络化和信息化,使中国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走进新的时代。

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本研究对于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现状、优势和具体建设进行了探讨,但是对于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工作的相互合作的必要性和具体的联合作业的方式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和探讨,如果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有机会,希望针对此项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找出合理的措施,对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与线下志愿服务的结合有所裨益。

项目课题号:201410378109项目名称: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指导老师:刘银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志愿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线下平台,如何开展网络志愿服务建设以及如何更深入的加强网络技术和志愿服务精神的结合,使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更加完善,为中国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机遇应成为各个高校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新兴网络媒体的便捷性等优势,更加有效的开展高校公益志愿活动。

国内外研究经验和实践基础。网络公共领域为志愿服务的开拓和延伸提供了新的场域。刘波亚教授在《网络志愿服务:互联网时代志愿服务的拓展和延伸》一文中写到网络公共领域对于志愿服务拓展和延伸的重要意义:网络公共领域的主体涵盖面广泛,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充足的主体资源,同时互联网拓展了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为志愿组织开展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网络公共领域的自治开放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培育。

网络化管理对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志愿者组织的“无边界化”,这大大提高了志愿服务的参与度,给予志愿服务组织宽松的发展空间,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沟通交流,志愿者们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介绍志愿服务的经验、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以及在遇到问题试向其他志愿者进行求助。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整合,网络化管理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将零散的大学生组织加以整合利用,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志愿者组织的各方面潜能与价值[2]。

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研究,是正确地进行网络志愿服务建设决策和计划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志愿服务向网络志愿服务延伸的关键转折点,而网络志愿服务必然是未来高校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合理地、高效的、成功地完成这一延伸,是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网络志愿服务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和增强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网络环境的建设。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于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的研究,为未来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力争在网络志愿服务建设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提出中心论题。本课题立足于安徽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探索高校在网络志愿服务建设中采取的积极措施,分析高校在规划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以期能对高校网络志愿服务建设有所裨益,让网络建设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和志愿活动服务。

猜你喜欢

网络化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