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研究

2015-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川芎头晕头痛

肖 瑞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研究

肖 瑞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头痛、头晕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改善时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后遗症;川芎清脑颗粒;疗效观察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治疗后常遗留头痛、头晕伴失眠等症状,发病率高达17%~34%[1],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会影响患者脑梗死预后,导致恢复速度减慢。因此,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症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本研究采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对脑部血流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0.5±3.5)岁,脑梗死病程7~20天;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2.5±4.5)岁,脑梗死病程5~17天。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均伴有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头痛部位多位于一侧额颞部,枕部发病较少,性质多为搏动性痛、钝痛、刺痛;合并症中,高血压29例,冠心病12例,高血脂8例,糖尿病11例;所有患者均无头痛、失眠等病史。两组患者的头痛部位、伴随症状、严重程度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保护脑神经血管及对症支持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川芎清脑颗粒(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60177)10g/次,3次/天。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完全消失,无伴随症状;显效:治疗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明显改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仅有轻度症状;有效:治疗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存在中度症状,无重度症状;无效:治疗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经常发作[2]。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头晕、失眠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等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改善时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病因病机复杂,一般认为多与脑梗死后颅内压增高、脑神经血管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颅内痛觉敏感器如颈内动脉或硬脑膜受到刺激及缺血半暗带引起大脑皮质超兴奋,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导致大脑血管发生痉挛、狭窄,血流流经病变血管时局部层流消失并变成湍流,从而引起头痛头晕[3]。失眠可能是由于梗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及神经发生损伤,继而造成不可逆坏死,使毒害性物质如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导致与睡眠有关的网状结构、丘脑等组织受损[4]。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改善脑部血供、营养神经细胞等,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难以根治,远期疗效较差。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中风”“头痛”“不寐”等范畴,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理因素多为风、火、痰、瘀等,为本虚标实之证。素体阴虚,水不涵木,复因情志所伤,肝阳上炕,引起心火,气血上逆发为头痛;瘀血阻滞脑络,损伤脑髓神经,气血瘀滞,血脉不通,新血不能上济脑窍,脑髓神明失养则产生失眠;或外感风邪,直中脑络,使血脉运行不畅,脑络失养,不通则痛,伴随不寐[5]。该病临床治疗重点为解除脑部血瘀,治则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川芎清脑颗粒为纯中药制剂,由川芎、当归、白芷、细辛、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黄芩、麦冬等十多味中药组成。方中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为君药,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当归活血养血,白芷为治头痛要药,防风祛风解痉,三药配合川芎行活血止痛,解痉通络之功为臣药;细辛开窍祛风,羌活祛风解表、通络祛湿,苍术燥湿健脾,黄芩、菊花、蔓荆子清热祛湿,诸药共为佐药,具有反佐之功效;麦冬养阴生津为使药,防全方温燥太多而伤阴。纵观全方活血止痛,祛风除湿,解痉通络,使脑络畅通,血行顺畅,诸症自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可有效解除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恢复脑部血液循环,并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该方还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有利于患者睡眠的恢复[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头痛、头晕伴失眠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鸿.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2):124-125.

[2] 刘桂荣.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46.

[3] 刘东玲.川芎清脑颗粒对中老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128-4130.

[4] 张鸿.川芎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5):377-378.

[5] 赵志鸿,胡珏,曾凯敏,等.川芎清脑颗粒对外伤后所致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9):831-832.

[6] 高建春.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668-669.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2-01

肖瑞(1983-),男,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防治。

R285

A

1673-2197(2015)08-0097-02

10.11954/ytctyy.201508052

猜你喜欢

川芎头晕头痛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头痛怎样保健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头痛与口疾
梳走头晕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远离头痛的困扰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