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2015-04-26熊灿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针刺

熊灿东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 针灸科,云南 昆明 650000)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熊灿东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 针灸科,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肾不交型失眠症;针灸;乌灵胶囊

失眠在中医学中属于“不寐”范畴,为常见内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甚至整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失眠可使人产生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心智不宁可导致多种疾病,加重失眠,造成恶性循环。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52例;年龄47~64岁,平均(57.2±5.6)岁;病程6个月至15年,平均(7.9±3.5)年。所有患者均经中、西医诊断确诊为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排除睡眠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及心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乌灵胶囊治疗,1次2粒(1粒0.33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远心”穴针灸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在远离心脏部位取穴,包括百会、四神聪、印堂、神门、通里、三阴交、太溪、大钟、中脘等头部与四肢远端穴位。患者保持仰卧位,取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先针刺肾经原络穴太溪、大钟,再针刺心经原络穴神门、通里,后针刺中脘沟通上下,最后针刺百会、四神聪或印堂。针刺百会穴以15°夹角,与督脉循行的方向相同,朝前透刺0.5~1.0寸;神聪穴则朝百会穴方向透刺0.5~0.8寸,印堂向下透刺0.5寸,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三阴交穴及太溪大钟穴直刺1.0~1.5寸,施行提插补法;通里穴与神门穴针刺0.5~0.8寸,行捻转补法。采用中等刺激强度持续针刺1min,随后采用脉冲针灸治疗仪对患者的6组穴位进行通电治疗,选择频率为6Hz、患者可耐受强度的连续波,留针20min后即可拔除。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国际统一的睡眠效率值公式进行计算[2],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治愈:患者失眠症状全部消失,睡眠率>75%;显效:患者失眠症状显著缓解,睡眠率>65%;有效:患者失眠症状得到一定改善,睡眠率>55%;无效:患者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睡眠率不足40%。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组别时间例数(n)SASSDSPSQI对照组治疗前4350.06±7.6251.32±10.6511.32±3.12治疗后46.23±6.4246.29±8.199.81±2.56实验组治疗前4351.20±7.2151.65±11.0311.41±3.25治疗后44.35±6.1643.62±7.848.01±2.13

3 讨论

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病机为肾气渐衰。内经云:“人过四十,气阴自半。”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以治心火,导致心肾失交。该病次要病机为思虑过度,心神过扰致使心神不宁,心火偏亢,不但不下济肾水反而上亢,更加重失眠。因此,在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时应以治心为主,兼治脑肾,同时调理患者机体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失眠导致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根据古代针灸治疗文献得知,针刺肢体远端穴位的适应证较多,治疗范围较广。基于此,本研究选穴以头部为主,四肢为辅。在头部穴位中,以督脉穴为主,督脉经气可对脑功能进行调节,改善焦虑等情绪;透刺百会穴或四神聪可发挥制阳效果,调节督脉经气,交通心肾;针刺印堂穴可发挥安神作用。上肢远端则选用镇心安神的神门穴,配合通里穴,可起到安神宁心的作用;下肢远端选取肾经太溪、大钟穴,配以脾经三阴交穴,可发挥滋肾水、补肾阴的功效;最后取中脘通中焦而沟通上下,使水火济既而心肾相交。乌灵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乌灵菌干粉,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之功效,尤其适用于神经衰弱之心肾不交证。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房彩平[3]临床研究结果相似。采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蓉,邹梦颖.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4):45-47.

[2] 吴志强,孟建国.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136例[J].中国针灸,2012,32(5):430-432.

[3] 房彩平.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J].光明中医,2013,28(1):131-13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12-19

熊灿东(1970-),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以针灸为主配合中药治疗各类疾病。

R245;R256.23

A

1673-2197(2015)08-0072-01

10.11954/ytctyy.201508036

猜你喜欢

失眠症针灸针刺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