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氯苯类化合物

2015-04-26南淑清

中国环境监测 2015年5期
关键词:氯苯硝基类化合物

彭 华,李 贝,张 军,梁 晶,南淑清,张 丹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4

硝基氯苯类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及医药、农药、染料、有机颜料、橡胶助剂等行业。硝基氯苯类是毒性较大的有害物质,USEPA、欧洲共同体及中国均把它们列为优先控制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目前,国内外也有分析某些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标准方法(如EPA 8270D、EPA 8091及 HJ 648—2013);文献也报道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1]、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2]、液相(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3]等。但总体来说这些方法前处理技术选择性差、溶剂用量大、提取时间长、易造成二次污染,监测的硝基氯苯类种类较少。

固相微萃取(SPME)以涂敷在纤维上的高分子涂层或吸附剂为固定相,通过吸附或吸收机理对目标分析物进行萃取和浓缩,并在气相色谱(GC)进样器中直接热解吸进行分析,是一种快速、简便,集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4-7],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无需后处理,能极大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8-12],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药物、食品中有机物的测定[13]。王若苹等[14]、Jian-Shing Wall等[15]用 SPME 联用不同仪器测定水样中的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结果良好。

采用SPME-GC-ECD方法,对水中14种硝基氯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和良好的回收率,能够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ECD检测器;硝基氯苯类及 1-氯-3-硝基苯溶液(1 000 μg/mL,美国);SUPELCO固相微萃取装置,配有100/30/7 μm PDMS,65 μm PDMS-DVB,85 μm PA 萃取头,手动萃取手柄;甲醇(色谱纯)、丙酮(色谱纯),40 mL顶空样品瓶。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萃取

取所需浓度的标准样品使用液及20 mL水样于40 mL顶空瓶中,安装于SPME装置上,插入萃取头顶空萃取,以适当速度搅拌一定时间,取出针头,在GC进样口加热脱附,直接进样分析。

1.2.2 气相色谱条件

HP-5(30 m ×0.25 mm ×0.25 μm)毛细柱,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为250℃,柱流速为1.0 mL/min,尾吹 60 mL/min,检测器温度为300℃,升温程序为60℃以10℃/min升温至120℃,然后以 3℃/min升温至 175℃保持1 min。得到分离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固相微萃取硝基氯苯类物质色谱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萃取头选择

固定其他条件,对 30 μm PDMS、30/50 μm PDMS/DVB/CAR、65 μm PDMS/DVB、100 μm PDMS、85 μm PA、7 μm PDMS 6 种萃取头进行选取实验。发现 100 μm PDMS、85 μm PA 和 65 μm PDMS/DVB萃取效果较好,干扰少且峰形及分离度好,响应结果如图2所示。具有极性的PDMSDVB涂层对具有弱极性的硝基氯苯类物质有更好的萃取效率,这与黄卫等[16]的实验结果保持一致。

图2 萃取头选择结果

2.2 萃取温度的影响

对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升温使目标物到顶空相的传质加快,但吸收或吸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温度升高会导致目标物在纤维上的分配系数减小。所以在使用SPME方法时应寻找最佳的工作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在60℃时萃取效果最好,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在70℃或80℃时萃取效果较好,如再升高温度,各目标物的萃取效率则有所降低。目标物的最佳萃取温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考虑到小分子物质整体响应较低,选择60℃为实验最佳萃取温度(图3)。

图3 固相微萃取温度的影响

2.3 磁力搅拌转速的影响

顶空固相微萃取时,通过搅拌,可以加快目标物从液相到气相扩散的速度,缩短萃取平衡时间。固定已选定的固相微萃取条件,改变磁力搅拌转速,结果表明,分子量较小的物质萃取效率先增后减,转速为200 r/min时达到最大,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则在无搅拌时响应最大,如图4所示。考虑到物质整体萃取效率,特别是小分子物质,确定实验转速为200 r/min。

图4 固相微萃取搅拌的影响

2.4 萃取时间的影响

样品应尽可能达到分配平衡后再进行分析,涂层萃取量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直至分配平衡。考察不同平衡时间对目标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随时间的增加化合物的萃取效率先增加后至基本稳定,甚至有所下降;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最佳萃取时间也在增加,小分子量化合物在50 min时萃取效率较高,稍大分子量化合物则在60、70 min时达到最高,但与50 min时相比提高程度较小。为在不影响方法灵敏度的前提下提高实验效率,选择50 min为实验最佳萃取平衡时间。

图5 固相微萃取平衡时间的影响

2.5 解吸时间的影响

高温下目标物在涂层中的分配系数下降并被释放,同一温度下解吸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目标物是否被解吸完全。考察解吸时间对目标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析时间直接影响着方法的灵敏度,响应面积随解吸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大至基本稳定,如图6所示,各目标物在进入进样口2.0 min时基本解吸完全。

图6 固相微萃取解析时间的影响

3 方法性能

3.1 工作曲线

配置一系列溶液(0.000 5 ~0.05 μg/L),得到工作曲线。空白水样加入估计方法检出限2~5倍的标样,平行进行7次测定,得到方法检出限。结果如表1所示。

3.2 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空白水样中添加目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加标水平为 0.000 5、0.005、0.05 μg/L,平行测定7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仪器方法性能及目标物在纯水中的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n=7)

3.3 实际应用

在某制药厂水样中添加目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添加水平为0.005 μg/L,用已选条件平行测定7次,获得回收率范围为63.32% ~128.47%,RSD均在22.53%以下。对某化工厂水样进行同样实验,获得回收率范围为62.76% ~120.63%,RSD均在25.73%以下。

4 结论

实验建立了SPME-GC-ECD测定水中痕量硝基氯苯类的方法,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简便、环保,更能适应工作需要,实验室内结果良好。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加标水平为0.005 μg/L时,获得回收率为62.76%以上,RSD在25.73%以下,能够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1]刘斌,王京平,陈山,等.SPE-GC-MS法测定水中对硝基氯苯和2,4-二硝基氯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5):30-31,42.

[2]吴飞,夏俊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氯苯[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0):2 385-2 386.

[3]俎建文,赵茜,胡亚奇.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硝基氯苯类化合物[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3):456-457.

[4]郭兆凯,朱英存,杨旭,等.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98-100,111.

[5]靳茂霞.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5):10-13.

[6]魏黎明,李菊白,欧庆瑜.固相微萃取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4,32(12):1 667-1 672.

[7]付颖,王常波,叶非.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10):865-870.

[8]Hgang M J,Taic,Zhou Q F,et al.Preparation of polyantline coating on a stainless-steelwire using electmpla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teimination of six aromatic am ines using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4(1 048):257-261.

[9]吴真真,林志芬,伊大强,等.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2):87-91.

[10]陈伟琪,侯小凤,张路平.SPME-GC联用测定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4):509-515.

[11]杨红斌,王若苹.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水中有机氯农药[J].中国环境监测,2000,16(特刊):91-93.

[12]柴晓兰.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新方法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3]邰超,齐永安,庞玉娟,等.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发测定水中痕量有机氯农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5):26-29.

[14]杨红斌,王若苹.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同步分析水中挥发性卤代烃及氯苯类化合物[J].中国环境监测,2000,16(4):23-26.

[15]Wang J S,Su Y S,Jen J F.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ofRoom-temperatureIonic Liquidsand Applying in Microwave Assisted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tion Prior to GC Determination[C].∥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2006.

[16]黄卫,万群,符哲,等.SPME-GC同时测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特定项目中硝基苯类和氯苯类化合物[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3):14-16.

猜你喜欢

氯苯硝基类化合物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硝基胍烘干设备及工艺研究
氧化钙抑制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氯苯生成
烟气条件对V-Ti-W 催化剂催化氯苯氧化性能的影响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一锅法合成苯并噁唑类化合物
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病的临床分析
双[2-(5-硝基-2H-四唑基)-2,2-二硝乙基]硝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
多因素预测硝基化合物的撞击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