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2015-04-26耿喜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汤加减柴胡功能性

耿喜梅

(登封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2470)



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耿喜梅

(登封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2470)

目的:探讨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FD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陷胸汤;SF-36生活质量量表;安全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一组消化道证候群[1],临床十分常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等,往往伴随早饱、嗳气、腹胀以及恶心等不良症状,此病具有病程长以及反复性发作等特点[2],其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明晰,现代医学主要采用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且易反复发作。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4.34±6.56)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2±0.29)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02±5.4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9±0.2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3]

诊断之前症状出现时间在半年以上,且近3个月出现如下四项中的一项: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灼烧感。能解释上述临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1.3 排除标准[4]

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者在服药期间可能受孕者;具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病变、肾脏病变以及血液病变者;具有精神疾病者;就诊前1周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者;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15号)进行治疗,5mg/次,3次/天,共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具体组方包括:柴胡、黄芩、白术、茯苓各10g,姜半夏、枳实各9g,川连、苦菊梗、吴茱萸各3g,瓜蒌仁15g,生姜6g,生白芍20g。开水煎服,100mL/次,3次/天,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中所制定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疗效指数在90%以上,且两个月以上不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减少或者改善在2级以上,或疗效指数为70%~90%;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或者改善在1级以上,或疗效指数为30%~7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在30%以内。FD症状主要包括四级,即:0级0分,1级3分,2级5分,3级7分。疗效指数为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治疗前证候积分×100%[5]。

1.6 生活质量评价[6]

主要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表1。

表1 SF-36健康量表维度分计算公式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4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治愈19例,显效2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对比

根据SF-36评分标准,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FD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属于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7],约为胃肠门诊的30%左右。FD不是单纯的胃动力障碍性疾病,而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受到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影响,而非胃肠道的病理生理机制所决定。患者存在个性异常以及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者,约54%的FD患者处于焦虑及抑郁状态。FD患者脑肠轴功能的异常,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胃肠道异常症状发生,提示通过在不同的层面调整脑肠轴功能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黛力新是三氟塞吨和美利曲新的合剂,可提高脑内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具有抗抑郁焦虑的作用。

FD在中医学中属于“痞证”“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多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失度等所致,病机多为肝脾失和,脾胃运化失职,中焦痞塞,气机不利,导致痰湿热阻滞,寒热互结[8]。本病发病率高,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经济负担。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且极易复发,因此本研究采用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的方法对FD患者进行治疗。柴胡陷胸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乃小柴胡汤去参、草、枣,合小陷胸汤,加枳实、桔梗而成,兼备二方之长,和解兼开降,具有和解少阳、宽胸开膈、清热祛湿、化痰消痞之功,甚合FD中医病机。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FD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侯全忠,晏桂华,常小荣.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8):510-511.

[2] 王海峰,张景,王京奇.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0):781-782.

[3] 温建云.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44-145.

[4] 田小平.量表在国内针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针灸,2008,28(1):71-74.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11-17

耿喜梅(1976-),女,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临床。

R256.3

A

1673-2197(2015)05-0129-02

10.11954/ytctyy.201505069

猜你喜欢

汤加减柴胡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