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5-04-26王素娟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通心络稳定型次数

王素娟

(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王素娟

(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心络胶囊结合西医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心络胶囊;胸痹;临床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具有疼痛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硝酸类药物治疗效果差、更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并发症的特点[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老年人临床治疗风险大,预后也较差[2]。因此,针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群体,临床上应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提高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探析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0~88岁,平均(75.3±2.7)岁,病程0.5~20年,平均(12.4±1.8)年,心绞痛程度CCS分级Ⅱ级18例,Ⅲ级22例,Ⅳ级10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0~86岁,平均(74.8±3.1)岁,病程0.4~21年,平均(12.5±1.4)年,心绞痛程度CCS分级Ⅱ级17例,Ⅲ级24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使用西药为:抗心绞痛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血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 4粒/次,3次/天。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

1.3 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分级改善2级,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到治疗前的20%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绞痛分级无变化或者心绞痛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s)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性暂时性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胸骨后紧缩、咽喉部紧缩等,有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之分。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病情急,治疗过程长,如果不能恰当及时地进行治疗,患者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在西医治疗中,通常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辛伐他汀、低分子甘油等抗心绞痛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血药物,但临床研究发现,单纯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难以长久稳定病情,但中西医结合则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

中医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属“胸痹”范畴,是本虚标实之症,在治疗上宜以活血益气为主。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人参、水蛭、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土鳖虫等,这些中药材或者益气补肾,或者活血养血,或者开塞通窍,对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和心肌供血供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作用[4]。有研究显示,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很高[5]。

本研究主要探析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通心络胶囊,能更好地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并且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表明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徐国良,林淑梅,秦玲.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09.

[2] 王立新.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C]. 通络阻抑心血管事件链高峰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年会论文集,2013.

[3] 赵汉卓.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C].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2013.

[4] 龙明智,王军,王迪斌,等.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C].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2013.

[5] 李震.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51.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11-06

王素娟(1981-),女,河南省肿瘤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

R256.2

A

1673-2197(2015)05-0114-02

10.11954/ytctyy.201505060

猜你喜欢

通心络稳定型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