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效果观察

2015-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补阳后遗症中风

章 颖

(汉川市中医院, 湖北 孝感431600)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效果观察

章 颖

(汉川市中医院, 湖北 孝感43160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B组和C组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B、C两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中医药;谷维素片;临床研究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也可称为心血管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患者的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功能性心脏不适[1]。其主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心悸以及心前区疼痛,也会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耳鸣、食欲不振、多汗、尿频等。其症状多变,且不同症状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治疗比较困难。西医多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明显,且症状易复发,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多困扰。本研究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相比较,观察比较两者临床治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120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得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2~53岁,平均34.8岁;B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54岁,平均35.4岁;C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2~52岁,平均34.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谷维素片,每天3次,每次20~50mg,服用美托洛尔片,每天2次,每次25~50mg[2]。B组使用中药方一:当归15g、五味子6g、人参10g、茯苓15g、柏子仁10g、炙黄芪12g、酸枣仁9g、川芎99g、炙远志6g。用水煎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同时服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以及刺五加片[3]。C组患者使用中药方二:白芍15g、菖蒲12g、香附12g、柴胡9g、郁金9g、远志9g、枳壳9g、厚朴6g,用水煎熬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三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后进行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心境不良等症状消失;好转:相关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A组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可以自行恢复,而B、C组患者无副作用病例。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B、C两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与心悸和郁症相关的疾病,多数是肝火引起的。肝是心之母,肝失疏泄会引起肝火,患者通常心神郁结、情绪不安[4]。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容易产生心烦、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常规西医药治疗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疗法,由于其服用简便、药囊无味等优势被广泛使用。然而西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

本次研究中B组使用的中药药材主要有人参、当归、川芎以及炙黄芪,并且加入了五味子、茯苓、柏子仁、炙远志、炙甘草和酸枣仁等辅助药材,其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安定心神。C组使用的主要药材是枳壳、柴胡,并且辅之以白芍、厚朴、香附以及菖蒲等药材,其功效是疏肝解气、行气导滞。研究结果显示,B、C两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在B、C两组的对比中,虽然两者的疗效差异不大(P>0.05),但是B组药方有一定优势。

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可以将其病因归结为患者过度劳累或者情志异常等,患者长期情绪郁结容易导致肝腑虚损和气血不畅等[5]。这些都是西药治疗无法根除的,因此需要中药的调理和治疗,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考虑其全面的身心素质,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使用综合方法对患者进行机体整体调节,但是也有治疗重点,以纠正肾亏、疏肝解郁以及宁神养血等为主。本次研究中,使用中药治疗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均达到或超过90%,治愈率均达到75%及以上,且治疗中没有副作用出现。因此在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时,使用中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蔡新伦.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4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16-17.

[2] 陈万立,陈万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4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5):73-74.

[3] 迟丹.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23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751-752.

[4] 刘勇波.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6):21-22.

[5] 夏宝林.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4,(5):186-186.

[6] 张柱权,官国东.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811-812.

[7] 罗娇,潘艺东.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1):113-114.

[8] 罗云娥,石艺华,黄旭明,等.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178-178.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10-28

章颖(1980-),女,湖北省汉川市中医院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77.7

A

1673-2197(2015)05-0077-01

10.11954/ytctyy.201505037

猜你喜欢

补阳后遗症中风
春天的“后遗症”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