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2015-04-26刘祖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肘关节移位肱骨

刘祖华

(全州县中医院, 广西 桂林 541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刘祖华

(全州县中医院, 广西 桂林 5415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踝上骨折患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治肱骨踝上骨折;中西医结合; 中药熏洗;桃红四物汤

肱骨踝上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在肱骨踝与肱骨干的交界处。研究表明儿童肱骨踝部位较为薄弱,易发于4~11岁儿童,6~7岁是发病高峰[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2]。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肱骨踝上骨折,效果良好,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6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为(5±4.4)岁;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为4~10岁,平均年龄为(5±4.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本组患儿均有摔伤或坠落史,关节肿胀、功能障碍,严重者皮肤发亮或形成水泡皮下现瘀血斑,骨折处疼痛明显。当明显伸直型骨折移位时,肘关节呈半屈曲位,骨折近端向前移位使肘窝上方软组织向前突出。当明显屈曲型骨折移位时,骨折近端向后移位,在肘后方即可触及。肘关节X线检查骨折类型、移位方向与程度,同时还检查患儿桡动脉搏动、手的感觉、皮肤颜色确定是否伴有神经或肱动脉损伤。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西医手术治疗。对患儿行麻醉后,在肱骨下与肘后6cm处行纵向切口,行皮下解剖,完全显露出肱三头肌,后于内侧游离尺神经,行复位。首先应对抗牵引以对骨折重叠移位进行矫正,后对骨折行旋转移位矫正。最后用两个拇指在尺骨鹰嘴处向骨折远处推;复位完成后在内外踝行克氏针交叉固定。对于骨折情况比较复杂的患儿,难以复位,则可切断肱三头肌外侧,在复位后经多针固定。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治疗。给予患儿服用桃红四物汤,组成:红花5g,川芎与生地黄各6g,大黄7g,当归8g,桃仁、甘草各9g,柴胡12g。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拆线后,采用中药熏洗患肢,药方为:当归10g,艾叶、羌活各12g,桂枝13g,威灵仙、桑枝各18g。后加入1 500mL水,煎煮 45min,先用热蒸汽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清洗患肢,持续治疗2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骨折完全愈合,患肢功能完全恢复,肘关节屈伸受限低于20°;有效:骨折对位良好,患肢功能基本恢复,肘关节屈伸20°~30°;无效:骨折未愈合,肘关节屈伸受限高于3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肱骨踝上骨折解剖学显示,在肱骨干肘线与踝肘线之间存在约为40°的前倾角,因此在暴力发生时肱骨就会发生骨折。肱骨踝在儿童期是最为薄弱的阶段[3-4],且在此期间侧副韧带与前关节囊较为坚固,因此儿童较易发生肱骨上骨折,但很少发生骨折脱位。对于伸直型骨折移位较为严重患儿,通常会伴有神经功能损伤,最为常见的为正中神经损伤。肱骨踝部位的结构特点表现为:前倾角为30°~50°,携带角为10°~15°[5],骨质较薄,骨折后不稳定,复位固定较难,易发生爪形手畸形、后遗肘内外翻畸形等。其后遗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高,因此对患儿行及时、有效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尤其重要。现在临床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主要采用复位外固定,但对于陈旧性或开放性骨折以及复位失败者[6],则应行手术复位内固定。由于手术治疗复位损伤较大,会对骨折周围血管和神经组织产生较大破坏,预后效果较差[7]。

中医经手法复位治疗肱骨上骨折,手法复位后给予良好固定,给予口服与熏洗方行辅助治疗[8-9],不仅可保持骨折周围血管与神经的完整性,还可保持良好血供,以促进骨折愈合。给予早期瘀肿严重患儿中药口服分期治疗,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中后期患儿主要行止痛通络[10]。对骨折部位行中药熏洗,局部可在患处直接用药,具有消炎止痛的功能。中医手法治疗还可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消散骨折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增强骨折恢复功能[11]。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踝上骨折,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亦媳. 骨与关节损伤[M].第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75-585.

[2] 陈素文,高姚,彭卫红,等.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的康复锻炼[J] .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 29(14):8-11.

[3] 张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J] .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5):250.

[4] 施六一.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86例[ 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 33(7):81-82.

[5] 张树仁.尺骨鹰嘴骨牵引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J] .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2):81.

[6] 吴海龙.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治疗方法选择[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6):388.

[7] 凌世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4):62-63.

[8] 乐劲涛,彭玉兰,王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四川中医,2010,28(5):98-99.

[9] 张德洲,易雪冰,钟鉴,等.儿童肘关节损伤致肘内翻畸形机制探讨[J].中国骨伤,2010,23(1):39-41.

[10] 德顺,王开明,廖亮,等.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0):903-904.

[11] 孙国强,刘红旗.应用不同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重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306-307.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11-02

刘祖华(1972-),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骨科。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5)05-0074-01

10.11954/ytctyy.201505035

猜你喜欢

肘关节移位肱骨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