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太自贸版图的新地标

2015-04-25张旭东

今日中国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韩亚太谈判

文|张旭东

亚太自贸版图的新地标

文|张旭东

中韩与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之后,不仅将通过贸易自由化造福相关国家的民众,促进不同国家产业转型,加速经济发展,同时还将有力推动区域自贸协定进一步完善以及亚太自贸区的建设。

2015年6月,亚太地区的自贸进程迎来了重要进展。在短短几周之内,相继传来中国与韩国以及中国同澳大利亚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喜讯。众所周知,这两项协定的产生均耗时10年以上,得来实属不易。协定签署之后,不仅将通过贸易自由化造福相关国家的民众,促进不同国家产业转型,加速经济发展,同时还将有力推动区域自贸协定进一步完善以及亚太自贸区的建设。

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左二)与澳大利亚贸易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自由化造福民众

无论是中国民众,还是外国民众,对来自异乡的产品,最初都带有一种好奇感。相信也有很多人经历过在大型超市中面对外国商品区,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或者价格高昂而对其敬而远之。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海外代购不仅成为热门产业,而且加速催生了许多互联网贸易的商机,很多中国民众赴海外旅游之际恐怕也不得不分心购买大量当地特色产品,以致无法全心享受旅游品质和当地的服务,但这些都将因为一项项自贸协定的达成而彻底改变。

信息网络化与物流便利化,是当今全球化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地球村”的概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普及,人们最初感受最深刻的,是通讯使得距离遥远的亲朋好友也可以享受到即时联络的便利;而随着全球自贸体系建设进程的启动与加速,更多的普通民众开始品尝到“地球村”其他居民家中生产的美食,使用各式各样别具特色的产品,享受异国他乡的优质服务。

以此次签署自贸协定的韩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来说,对于中国普通民众而言,这两个国家的商品再熟悉不过。来自韩国的美容产品、传统食品和菜肴、数码电子产品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乳制品、龙虾与鲍鱼等海产品、牛肉和葡萄酒等餐桌上颇受欢迎的商品,在自贸协定安排下其关税将大幅下降直至最终取消。例如,颇受中国家庭青睐的澳大利亚乳制品,将在未来4至11年内逐步取消约20%的关税。葡萄酒12%-20%的关税和牛肉12%-25%的关税,将分别在4年和9年中取消,这些优质的商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地走进每个中国的普通家庭。

与此同时,物美价廉或者别具特色的中国商品也将成为韩国和澳大利亚消费者更常见的选择。除了传统的中国服装与纺织品外,中国生产的机电产品和数码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也稳步提升,开始成为中国出口和中国制造的拳头产品。

除了商品贸易的极大便利化之外,中国民众赴韩国和澳大利亚旅游以及工作也将愈发便利。例如,中澳自贸协定就提出,每年澳大利亚政府将专门提供1800个工作签证,给具有专业资格的中文教师、中餐厨师、武术教练以及中医医师。这对于促进中澳两国的人文交流具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中韩两国而言,因为地理上距离更近,使得“串门走亲戚”更成为可能。以中国山东省为例,飞往韩国仁川等地的航班仅需1小时左右,即使乘船前往韩国也相当便捷。中韩自贸协定专门就两国签证便利化、临时入境准予等事项做出了安排。例如,韩方承诺,对于不申请工作许可的中国商务访问者,可以给予入境和临时居留期限为不超过90天,而对于在韩国工作的中国公司员工或者中国投资者,首期居留的期限更可以达到1至2年。中方对韩方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等性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韩与中澳的自贸协定成为中国迄今为止签署的开放水平和贸易自由化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但同样也为相对竞争力不足的产业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安排,这在国际上是通行的做法,也充分顾及到中韩、中澳各自的国内经济特殊情况。以中韩自贸协定为例,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例如洋葱、大白菜、苹果以及猪肉和牛肉等610余项产品,被排除在关税降低的名单之外,在未来进入韩国市场仍然需要支付比较高的关税,这也是对韩国自主农业一定的保护。同样,对于中国相对尚欠国际竞争力的汽车等产业,也都需要一定的特殊保护期。然而,就未来总体的趋势看,关税大幅降低直至接近为零将成为绝大多数产业必然的趋势,随着各种不同的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的生效,竞争网格化将使保护的空间愈发缩小。

产业竞争加速经济转型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当前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经济增速的换挡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使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显得异常重要。签署高水平的自贸协定,对于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之下加速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起到显著的助推作用,使“自贸繁荣”成为中国开放“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以中韩自贸协定为例,在关税减让方面,中韩自贸协定达成后,经过最长20年的过渡期,中国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另外,产自朝鲜开城工业园区的产品在内的共310项品目获得韩国原产资格,在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可立刻享受关税优惠。就宏观而言,中国目前已经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海外投资来源地,有研究机构经过测算得出结论,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之后,将拉动中国GDP增长1至2个百分点,而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达2至3个百分点。

对于中澳两国而言,201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到1369亿美元,是2000年的16倍。截至2014年底,中国赴澳各类投资总额约749亿美元。目前,澳大利亚是中国海外投资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则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自贸协定生效后,在货物领域,中澳双方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将立即实现零关税。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达到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分别达到96.8%和97%,上述指标均显著超过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降税水平。

高水平的开放也就意味着高水平的竞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于近年来在对外贸易转型过程中的中小企业而言,一场漫长的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马拉松比赛,更艰难的阶段还在后面。由于汇率的波动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起伏,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以价格低廉为主要优势的中国传统出口行业竞争力日益下滑。在国外旅行的人们或许已经留意到,诸如T恤衫等服装和纺织品有许多已经不再是“中国制造”,而是来源于东南亚或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正在按照市场的逻辑在全球快速地推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在这场全球性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脱颖而出,就要不断走差异化的道路,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优化市场占有率的格局。

具体到韩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未来将有大量物美价廉的韩国化妆品抢占中国市场,中国的爱美人士不必漂洋过海就可以在家门口附近享受到一流的美容服务。来自澳大利亚优质而价格低廉的矿产品和能源产品将冲击中国的工业格局和能源结构。对于迫切希望提升能源效率,强化环保而摆脱“雾霾”等恶劣环境影响的中国而言,面临的将不仅是一道经济选择题。

在服务和投资领域,中国也将在未来面临越来越多外国企业来华竞争。例如,在上海自贸区的韩国建筑企业可以在上海不受外资投资比重的限制而承揽合作项目,韩国的旅行社未来也可能在中国招揽赴韩旅游的游客。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如果15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巨大转型,那么已经不算遥远的2020年来临之前的5年,将成为又一次爬坡过坎的艰难征程。亚太自贸区的建成,对于中国而言可谓再一次“入世”,中国企业要实现的是第二次“鲤鱼跃龙门”。

韩国首尔著名商业区明洞区

亚太自贸区建设加速

中韩和中澳两项双边自贸协定,犹如亚太自贸拼图的两块重要图片,当它们最终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后,整个亚太自贸区的蓝图便愈发清晰。

高水平的自贸安排的实现需要高度政治引领。自2013年新一届中国政府就任以来,“有所担当、努力作为”的特点在亚太自贸进程的推进中体现得十分鲜明。长达10余年的自贸协定谈判进程,最关键的是需要高度坚定的政治引领。通过观察中韩和中澳自贸协定的谈判进程可以发现,在前期的产学研研究之后,近两年的谈判进程明显加快,很多时候几轮谈判非常密集,在重大问题上双方领导人的政治决断帮助谈判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这样的经验,同样适用于尚处在谈判进程中的其他自贸协定,例如中日韩三边的自贸区谈判,恰是因为日本同中韩两国之间围绕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等重大政治议题存在严重冲突,导致领导人无从发挥政治引领的效应,而使得这一关键的自贸区谈判进程停滞。

高水平的自贸安排具有显著的示范性效应。随着中韩和中澳自贸协定的达成,加上之前已经完成的中国-新西兰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亚太地区的整体贸易自由化水平显著提升。这将使得尚未加入这一体系的国家或地区感受到明显的竞争压力,处在谈判进程中的自贸协定也会因为其他协定的生效而感受到时间差的效应,谈判延宕的越久就意味着经济损失越大,民众可以享受到的福利越晚,自身经济转型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进程开始的可能就越晚,在整个亚太繁荣的经济贸易舞台上愈发边缘化。

高水平的自贸安排具有自身拓展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贸协定所囊括的内容不断扩展,除了传统的货物与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等议题外,包括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问题也逐渐成为自贸协定的重点内容。自贸协定在范畴宽度以及内容深度两个方向都具有拓展性。其中,中韩自贸协定规定,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之后,将会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启服务贸易谈判,并且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来开展投资谈判。这也就意味着中韩之间后续还将围绕贸易和投资议题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相比之下,中澳自贸协定此次达成的内容已经就双方的部分服务贸易和投资条款做出了规定。其中,在服务贸易领域,在协定正式生效后,澳大利亚将正式对中国以负面清单方式开放服务贸易,而中国将以正面清单方式对澳大利亚开放。澳大利亚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负面清单方式对中国做出服务贸易承诺的国家,对中国后续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类似的谈判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并创造了先例。在投资领域,协定生效后,双方将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澳大利亚还会对中国企业赴澳投资做出其他便利化的安排,利于降低审查门槛。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对于中国普通家庭而言,他国的奇珍异宝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日益成为自身生活的寻常部分。中韩和中澳自贸协定,将作为两面旗帜,引领新一轮亚太自贸区建设的高潮。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所言,“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最关心、最关注的,还是发展问题,是如何通过扩大合作实现增长与繁荣,更好地造福本地区各国人民。”可以预期的是,高度的政治引领以及亚太各国和地区对经济发展与民众福祉的追求,将会克服“自贸繁荣”道路上的一块块绊脚石,最终完成亚太自贸区宏大的拼图。

张旭东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研究生、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韩亚太谈判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俄乌第五轮谈判
哲理漫画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针尖对麦芒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CT5 VS 沃尔沃亚太S60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如何在双赢谈判中赢得更多?——读《哈佛双赢谈判课》给人的启示
第十三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
“2016中韩电影论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