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语言资源的当代价值研究

2015-04-24蓝卡佳

山花 2015年2期
关键词:标语革命词汇

蓝卡佳 敖 钰

红色语言资源的当代价值研究

蓝卡佳敖钰

“红色语言”现象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具体载体和精神体现。红色语言资源表现为红色信息的资源,这些语言资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目标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历史文献功能[1]。广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本体及其社会、文化等价值。当下关于“红色语言资源”的研究,比较多的是从“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学”“文艺学”“民俗学”或者是“传播学”的途径切入的研究。“红色语言资源”以语言为载体,其核心是伟大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同时作为一种“资源”,必须得到良好的利用,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加以转化,才能发挥其当代价值。

多样化的言语体裁及其精神建构

“红色语言资源”的语言表述,表现为言语体裁的多样化。我们看到的多样化的言语体裁,可以归纳为红色革命标语、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红色歌谣、人物故事、民间戏曲、舞蹈、红色宣传画等。

(一)红色标语口号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建构

作为“红色语言资源”文本的标语和口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语言产物,其简短、直接、明白晓畅的语言样式,营造了强大的语言氛围,以适应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斗争需要。这些言语形式如一个强大的语言磁场,激励着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民群众,以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髓,是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和精神理念的建构。标语口号的作用在于宣传、教育、鼓动,其形式短小,简洁明了。“语言环境对于人的心智的成长是决定性的,语言不仅限定思想的范畴,而且可以改变思想的性质。”[2]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标语口号的目标教育功能是成功的,人民大众的红色情节,大多结缘于红色标语口号。当下,当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烽火硝烟渐渐淡忘,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实质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从红色标语口号表述的内容和句式,从其强烈的感叹句式和强直的斗争语词感受强烈的语言震撼。我们可以感受标语口号的语言磁场营构的一幕幕战斗的场景,一股股坚贞卓越的精神超越,一张张从容不迫的坚强面庞,一双双对革命胜利充满期冀的眼神。通过红色标语语言表述产生的强磁力,还原历史,感知教育,体会精神,形成新时代下的核心价值观。

(二)标语口号的精神激励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红色革命标语是有形的历史,每一则红色标语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在“红色经典”的许多情节里,革命战士在从容就义的时候都会用生命呼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类响亮的口号。特定的社会语用环境,英烈们的口号是生命的呐喊,是他们对党的忠贞和对党的衷心祝福,这种情感恐怕是现在的文本阅读者所无法理解的。语境的变迁,那个流血牺牲的年代早已经远离我们,这类口号更多地出现在艺术作品中,标语口号的经典表述与红色文本语言相互融合,释放出语言与文化结合的灿烂魅力。强烈的节奏,直白的话语,坚定的精神,必胜的信心,全部凝聚在红色标语口号中,那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洗礼,是严刑拷打中精神超越肉体的法宝,是艰苦卓绝中狂欢化的精神祭礼。

红色语言文化词汇的语言认同和经典化

词汇的语义包括语言系统中的一切意义,既包括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语用意义,更重要的是,也包括一个民族的文化含义、联想意义、国俗意义,也就是语义文化。红色文化词汇所涵盖的语义文化,是红色语言资源的当代贡献。

文化词汇的含义,指的是民族文化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独特而又丰富的含义。文化含义的形成需要文化历史的传承和积淀,需要民族的认知和文化认同,当然还有共同认知的语言态度,同时也承载着记录民族精神的重任。正是由于文化词汇的积淀经典化以及语义内涵的丰富,相当部分的民族文化才得以从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中保存、流传、发展并为人们所理解与认识。文化词汇除了包括普通词汇的理性意义之外,还具有其特定文化背景下特殊的语义特征,这种特征正是文化词汇的符号性和经典化。常敬宇认为,在文化心理上,文化词汇可以分为表达伦理观念的词语、表达辩证观念的词语、反映汉民族心态特征的词语、反映中庸和委婉意识的词语和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词语;从制度文化的层面上审视,则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礼俗的、典籍文化的、宗教文化的等;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来审视,则又可以分为姓名、地名、饮食文化、颜色词、数词等。[3]从语言资源的积淀看,特定的历史时期,红色语言资源也经典化为特定的文化词汇,这类词汇的符号性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文化经典。对这些经典化的红色文化词汇的传承和学习,是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最直观的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对红色文化词汇的认知达成语言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认知者对红色文化词汇语言态度的认同更强于生硬的形式说教,符号性和形象性本身就是对整个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一)“红”族词汇的符号性和经典化

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文化词汇具有不同的语义。不同的民族对“红色”的认知及其象征意象的语言态度是不同的。鲜艳夺目的“红色”除了感官愉悦的生理刺激作用外,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具有了社会性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血液是红色的,是生命之源,红色即成为灵魂和生命的象征,“血液寄魂”的神话理论在世界各民族中相当广泛地存在。[4]追溯远古,红色崇拜源于自然崇拜和血液崇拜。太阳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热烈、温暖的光芒正是红色,而火也是鲜亮的红色,所以人类将红色赋予驱除恶魔、吉祥喜庆、热烈温暖的意义,这是自然崇拜而延伸出的对红色的喜爱和尊崇。血液是生命的象征,人类崇拜生命,也就是崇拜血液,所以红色有时会象征生命,有时会象征杀戮。红色崇拜和红色禁忌对立而关联地糅合为原始存在的精神意识。太阳、火、血不断牵动着人类的红色情节,从古至今,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红色经典词汇中,红色也由此象征革命,“红”语素的语义象征性是文化词汇中政治色彩最为浓厚的。红色词族也由此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文化词族,其符号性和语义特征经典化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斗争和牺牲,经典化为不断追求进步的革命者,经典化为荆棘密布、千难万险的前进道路。红色词族强有力的象征性意象激励着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作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暖色调,红色能给人“狂欢化的酒神力量”,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希望和勇气。于是在人们的主观认知上,“红色”就赋予了革命、牺牲、战争的最佳的文化含义。“红旗”“红日”“红星”“红岩”“红缨枪”“红色标语”“红色苏维埃”“红军”“红区”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最强烈的标志。“红宝书”“红心”“红色革委会”“红色政权”“红头文件”“红小兵”“红卫兵”“红色造反派”“红色革命小将”成为“文革”时代的高频社会方言。而当下语言生活产生的“红色文化”“红色经典”“红色旅游”“红歌”“红舞”“红色诗词”“红色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等红色词汇,则是当代语言生活对“红色”象征意象的高度认同,对红色语言资源“红”色情节和教育意义的当代价值的认同。

(二)“红色经典”文化词汇的语言符号化

1.红色经典书名文化词汇的语言符号化

红色经典文本从表述的题目、叙事内容、结构到人物形象塑造,都极富象征性,“红色经典”的书名,经过历史的积淀,大多经典化为人人皆知的文化符号,它形成了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象征化精神系统。

从“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及《苦菜花》等小说的标题表述看,《红旗谱》取意“红旗”的象征意义及其谱系故事;《红日》喷薄而出,形象再现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红岩》是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岩石,坚固而有色泽,象征革命者顽强的意志;《苦菜花》低贱坚韧与普通,散发出清香的气息,是一年之交“青黄不接”日子里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活命食物,象征的是如母亲一般普通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野火春风斗古城》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象,顽强的“野火”“春风”正是革命的火种和革命者斗志的象征,同样“古城”的寓意也丰富而深刻,再加上写实性的词语“斗”,点染了整个主题。

再看《林海雪原》《暴风骤雨》《青春之歌》《烈火金刚》,标题本身就体现出词语的文化含义,更是汉语词汇语义的积淀与传统审美在现代的写照。书名标题词语的民族意识和主观意向,文化含义和联想意义提升了言语表述的审美评价,每一个语汇都是一组生动的故事,充满着生动的叙述,接受者的情感体验随词汇起伏,精神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得以升华。红色书名进而经典化为系统性的文化词汇,成为汉语语汇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红色语言资源的历史记录和传承价值。

2.红色经典文本语句的符号化

“红色经典”发生的文化语境,需要若干的习用语句来增加文本语言的艺术性,而通过文本特定语境的艺术化再现,文本语句进而更加经典化和符号化,更加赋予了这些语句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联想意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是李向阳。”“我是卖木梳的,有桃木的吗?”“出水才看两腿泥”“人多遮黑了眼,兵多吃闲饭。”“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语句和俗语对白,语句的文化含义凝练、丰厚,在文本语境中有特殊的表现力。语句借语境而生发新意,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符合经典文本及人物复杂坎坷的人生经历,体现出人物刚毅博大的胸怀和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随着这些文本语句的传播,这些熟语更加经典化和符号性,成为一个时代或一个人物的言语标识。

3.红色经典文本专有名称的符号化

随着红色语言经典的普及,革命历史时期的专有名称也经典化为一个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化词汇。这些专有名称因为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的锤炼和积淀,人们耳熟能详,由专名而符号化,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每一个专名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生动的传说,甚至有一般而特殊,特殊而经典,经典而神秘化的特征,成为一个世纪的传说。这一部分语言资源,经过历史的打磨,已经经典化为一个个文化词汇,具有了特殊的叙事特征,承载了社会教化的作用,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与阅读者在语言态度上的高度认同,成就了一片“红色语言”新的文化含义和“红色语言”时代的联想意义,文化词汇的核心价值教育生动丰满,催人奋进。

丰富的红色语言资源凝聚了时代的精神,也传承了时代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红色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需要我们去发掘和弘扬,去开发和传承,去感悟和体味,从而建构以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红色语言资源”的深度发掘,适用于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信念教育,价值教育,进而让这份特殊的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传承,这就是红色语言资源的当代价值。

[1]蓝卡佳. 遵义红军标语口号的语言学分析[J]. 教育文化论坛,2011(1).

[2]筱敏.语言巫术[J].领导文萃,2002(4).

[3]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

[4] 杨厚均. 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蓝卡佳(1966— ),四川资阳人,贵州遵义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

敖钰(1985— ),贵州凤岗人,贵州遵义航天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遵义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JD201318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支持项目。

猜你喜欢

标语革命词汇
标语变变变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