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4-24姚水琼边一民

山西农经 2015年9期
关键词:经贸市场营销校企

□姚水琼 边一民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姚水琼 边一民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实现多方合作、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于高职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现状,结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业务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模式,总结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模式,运用三大验证成果加以佐证,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校企合作;营销实践教学;农产品LPP五维互联

1 高职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现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经济多元化背景下,引入校企合作平台参与、开展实践教学,助推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已成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纵观国外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实践历程,被认同为运作比较成功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美国“CBE”模式,英国的“工学交替”模式,加拿大的“指导部”模式,新加坡的“工厂制”模式等等。回观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纷纷将所在院校的合作企业资源引入实践教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良好方式,另一方面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涌现出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创新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益。

但是,从现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以学校为主企业相对被动的较浅层面上,校企双方“一头热一头冷”、无法持续坚持的现象普遍存在,校企之间缺乏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亟待完善。根据笔者开展的调研,认为目前营销专业校外合作实践教学面临升级与改革的难题主要表现为:

1.1 营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双方的冷热程度不均匀,导致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实践教学方式陈旧,不同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融通和承接性,实践教学师资缺乏,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制不够完善,校企双方师资不均衡等。

1.2 营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之间的逻辑性有待加强

虽然大部分高职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有所不同,大部分停留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学徒制、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模式中,这些模式之间未建立起一种逻辑关联,尤其未能完全体现在高职学生在三年营销实践中职业能力的递进性,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层次结构有待进一步明晰和深化。

1.3 营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效用未充分发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由于行业在校企合作中作用不明显,政府、行业支持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等引发了高职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最终的实施效用,如何真正把营销校企合作的成果受益点落实到学生身上,发挥社会效益等问题遇到了一定的困境,迫切需要开发体现学院特色、符合行业发展的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

2 营销业务三年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应该具有鲜明的实战特色,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根据营销业务三年不断线的要求,按能力层级,分为体验式营销、专题营销和顶岗实习及自主创业训练三个阶段,由逐层提升、循序渐进安排学生在校三年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以校内实战性训练和企业顶岗实习为主导、以校内营销虚拟实训为辅助”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训练、阶段递进、逐步提高,培养学生营销岗位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3 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实践,基于校企合作对农产品营销模式进行调研;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农产品营销;在供销社系统及所属企业指导下,开展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网络与实体营销。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各类农产品营销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为农服务的能力,这得益于学校营销校企合作专业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

3.1 内涵界定

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模式是指以校企合作为基点,引入农产品作为真实产品开展营销实战,在供销社系统、学校、政府、企业、行业(以农业为主)多维互联搭建多元合作平台,结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营销业务三年不断线”的实战模式,构建系统支持,行业引导,多方共赢的 L教学(Lecture)+P项目(Project)+P实践(Practice)项目式运作的营销创新模式。(详见图1)

图1 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模式

3.2 模式运营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项目化“Lecture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农业流通网络获取强大的信息资源,培养广大学生对农业行业的兴趣。为充分保证“Project项目”的开拓与开展,学校积极与政、社、校、企、行五大主体进行联合。学校与政府联合,以“农”字为特色办学,争取政府给予学院学生农业政策支持。同时学校积极与供销社进行联合,开发校企合作资源,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在校企联动方面,学院与农业行业进行合作,开通农产品直销通道,解决了农产品市场的卖难问题,实现产销对接。因为有了“五维互联”的强大支撑,切实保障了“Practice实践”的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得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最终达到实践化“Lecture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还践行了市场营销专业“营销业务三年不断线”教学理念和经贸学院“厚德崇商”的校训,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3.3 发展延伸

农产品LPP营销实战模式进行发展和延伸,有利于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五维互联市场营销实战模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基于校企合作展开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通过项目教学、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等形式,亲身体验市场营销的内涵与工作过程,认知对市场营销岗位和经营管理过程,深化专业认知,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校企合作提供的农产品营销实战是真枪实弹的操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增进校企联动,展开多方互动,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

3.4 三大验证成果

3.4.1 验证成果一:组建学生销售公司。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实现“Lecture教学”而特别设立的,以学生为主的,专门针对市场营销专业设立的学生销售公司和以校内外教师为主的运营指导委员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销售公司以“Project项目”运作,是在运营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成立的,按照公司化运作的学生营销实战训练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营销能力。公司在承担保全启动资金责任的前提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充分践行“Practice”的教学理念。学生销售公司不仅搭建了农产品营销实战训练的大平台,还能通过学生体验式营销和专题营销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逐步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经营能力和运作模式。近三年来,共有600多名学生参加农产品LPP营销项目50多个,涌现出圣诞平安果、健康磨坊等优秀项目团队;有400多名学生参加专题营销,开展了“万禾农产品进社区”、“德国阿尔堡牛奶进高校”、“衢州椪柑爱心特卖”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专题营销实战项目,累计实现销售额一百多万元。为了解决农民椪柑卖难问题,切实服务三农,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浙江新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提供浙江衢州椪柑营销实战项目,2010级市场营销自发组建的5个学生团队深入社区,两天时间内创造了销售椪柑3250kg的佳绩。学生用自己的营销实战行动助力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彰显了市场营销专业依托系统、服务“三农”的专业特色,同时培养了学生为农服务的意识,也提升了农产品营销的技能。

3.4.2 验证成果二:农业企业开设校中店。在学院主管部门浙江省供销社的支持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立足浙江、依托系统、服务三农”为办学特色,与萧山区供销社所属企业——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注重学生农产品营销实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实现整合资源、多维联动,最终开创多方共赢的局面。在学院开设“校中店”--浙江万禾农产品展销厅经贸学院店,即“Project项目”,为学生提供实战平台,在农产品营销中通过“Practice实践”来实现“Lecture教学”。万禾农产品展销厅经贸下沙店不仅提供了真实的农产品直销进高校,开通校友产品直销通道,例如富阳天依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土蜂蜜直销与销售技能大赛,同时为课程提供实训。2010年成立至今,“校中店”共实现营业收入200多万元。

高职院校强调密切校企合作,为努力寻求校企合作需求与目标的结合点,浙江省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和其控股企业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中店合作模式探索和开启了一种供销合作社与大学创新合作新尝试。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三农”和服务供销行业为目标,着力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端技能型商贸人才以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效益共增”为运行机制,校内开设企业连锁门店,已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图2 校中店-万禾农产品展销厅运营模式示意图

3.4.3 验证成果三:孵化农产品创新创业团队。通过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模式实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商业意识,提高了营销实战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近三年,通过开展各类农产品营销实践,还孵化出很多创业公司。2009级市场营销毕业生张涵,深入农村,注册了“溪边”牛肉品牌,进行牛肉养殖、生产,现已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和品牌,销售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黄牛和精品小狗牛,带动周边农户及企业致富,其事迹“‘90后’女大学生当起‘放牛娃’”被《光明日报》报道。2013年3月,优特创业与新疆阿克苏苹果合作社在经贸校园内开展线上苹果销售活动,采用零库存管理,2小时实现销售额1万元,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与消费者需求旺盛问题。

4 相关建议

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与示范效应,为此,得益于学院四方合作平台的支持。同时,充分发挥供销行业的桥梁作用,引入供销系统农业企业支持,开发“企业项目驱动”实践,促使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动农业流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巩固该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质量监控体制和多方质量评价体系。例如,根据参与的主体,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LPP五维互联营销实践教学有多元考核与评价体系:一种是来自行业、企业、政府的的考核与评价,另一种是学校内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为此,高职院校须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农业、行业、供销系统及相关企业共同维护和巩固校企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激发学生为农服务的热情,培养为农服务的营销人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Francine Lafontaine .Margaret Slade.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Firm Boundaries:The Evi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7.45(3).

[2]Keith J Blois S Lvens.Method issu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relational norm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

[3]黄亚妮.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4).

[4]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

[5]殷红,米婧,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

[6]胡伟卿.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1004-7026(2015)09-0120-03

F323.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5.09.83

2013年全国供销总社项目“技能型人才需求与供销社系统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GX1335);浙江省教学科学规划项目2009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岗位能力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SB24);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以浙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3L培训组合”为例(FW2013071)。

姚水琼(1981-),女,浙江诸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边一民(1962-),男,浙江诸暨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经贸市场营销校企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合作是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唯一正确选择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