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4-23邱正来李新剑

科技视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现状与对策物流园区

邱正来 李新剑

【摘 要】芜湖市物流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芜湖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芜湖物流产业在观念和制度、物流主体、规模效益、信息化水平和人才引进开发方面存在若干问题。据此,本文最后指出了芜湖未来发展的定位,并提出了若干发展规划过程中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芜湖市物流产业;现状与对策;物流园区;区域物流

1 芜湖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芜湖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

芜湖市位安徽省南部,是长江下游华东经济圈的重要城市。芜湖交通四通八达,尤其以水运优势最为显著。芜湖港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深水港共设立8个长江港区、8个支流港区,建有5000 吨级码头泊位33个。芜湖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长江航运上游可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下游可经江苏和上海,距入海口仅462公里;此外,青弋江和水阳江可通宣城等地;沿裕溪河可达合肥等皖中城市。在铁路交通方面,芜宁、芜铜、淮南、宣杭和皖赣等五条铁路在芜湖交汇。在公路建设方面,截止2013年,连接芜湖的等级公路达8420.86 公里,并且形成了完成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1.2 芜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根据芜湖物流规划的建设情况,芜湖市加快了4个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13个配送中心的建设布点。 四个物流园区主要有芜湖港物流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芜湖弋江物流园区和芜湖长江物流园区。五个物流中心主要有远方泰山路物流中心、海螺物流中心、奇瑞长远龙山路物流中心、精诚物流中心和大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

1.3 芜湖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芜湖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使芜湖物流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近几年来芜湖物流产业以年均11.96%的增速不断上升,2008年全年,芜湖市物流产业增加值为66.79亿元,截止到2012年,芜湖物流产值达到128.49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1.4 芜湖物流主体发展状况分析

2008年底,芜湖市物流企业已达40余家,从业人数超过5000人,营业收入23亿元,市场增长率达20%以上。截至到2013年底,芜湖市物流企业已达70余家芜湖物流企业已超过10000人,营业收入50.6亿元。

2 芜湖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1 在观念、制度和法律层面,尚有不少制约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目前,不少经营者和管理者还存在着“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错误观念。他们重视传统的生产制造,而对第三产业尤其是物流产业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物流产业发展事关经济发展的全局,往往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另外,芜湖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受到政府规划、政策、制度和法律相关的影响。物流规划水平低,物流运作统筹规划不足,物流管理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现象。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也很缺乏,亟需完善的产业政策和规范的行业管理制度。

2.2 在物流主体上, 物流企业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弱

据统计,芜湖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近80%的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者,虽然也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是数量较少,在市场所占比重不高。物流主体的规模和经营水平直接决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由于小企业较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服务单一,运作效率较低,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不少企业是几部车、一个仓库就成立物流公司,这样的公司只能提供简单的仓储和运输服务,业务模式单一,服务水平差,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2.3 需求容量和企业规模受限,物流企业很难达到规模效应

尽管芜湖是安徽第二大经济体,但相对产业发展来说,经济总量和提供的需求容量相对较小,同时芜湖又存在众多的小型物流公司,这使得物流企业的发展很难找到规模效应。规模效应是经济理论中解释企业会随着规模的增加不断降低边际成本的理论。在未达到规模效应前,企业应扩大经营规模,不断降低成本,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状态。但是芜湖的物流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和经营实力的原因,绝大部分企业都很难实现规模效应。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3 芜湖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

综合考虑各主要交通枢纽,以及城市工业、商业、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重点建设由港口物流项目、工业企业物流项目、商业配送物流项目、农业物流项目等几大部分组成的芜湖市物流项目体系。

3.1 功能定位

力争通过五至十五年时间,建设成为安徽省的综合物流中心、长江陆域最具有产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大物流体系中的中心之一。

3.2 发展目标

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按照促进物流资源优化组合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发展要求,遵循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和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政策引导、打破垄断、整合资源、扩大开放、企业为本、规范运作”的发展原则,发挥芜湖便捷的交通区位、开发区工业快速发展和传统商贸城市的优势,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地发展芜湖现代物流业,使芜湖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新兴的服务业支柱产业。

4 加快芜湖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政府规划和协调

芜湖市物流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特别是市政府层面的规划明显不足,大部分物流产业相关的规划是部门层面和县级层面做出的,规划目标、功能和层次各异,这就必然导致在执行和实施中出现冲突和矛盾。因此,各项规划和发展措施应该进行整合,最好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一个系统的、统一的规划,以统筹各方发展。

此外,政府应加大相关支持,积极深化财税和体制改革,清除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体制障碍[2]。要完善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和制度,规范行业行为,建立公开、透明和公正的竞争平台,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和规范经营。

4.2 充分发挥大型物流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发展若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品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要打造一批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充分发挥典型物流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提升整个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讲,要以安得物流为样板,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4.3 创新物流业发展方式,加快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3]

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目前楚江物流、海螺物流等企业从工业企业中成功分离,安得物流、长久物流被评为全国双业联动示范企业(安徽仅五家)。继续抓好一批联动发展的试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带动和促进工业企业改造物流流程,剥离和外包物流业务。鼓励和促进现有仓储业和运输业企业联合重组,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鼓励有经营能力的运输团队和后勤部门从原属企业主体分离,以第三方主体是省份开拓物流业务市场。

4.4 完善物流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提高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企业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和系统化建设。另外,政府要在信息化建设上为物流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要建立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物流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本身也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做到业务流程信息化和智能化。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全方位和系统化的工程,芜湖市应该坚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的市场导向,加强对区域物流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及时出台各种配套政策,完善物流基础施舍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实现物流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迪.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2]王瑛.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刘慜.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责任编辑:曹明明]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现状与对策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