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五型”港口企业 推进海运强国建设

2015-04-23惠凯

中国水运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连港东北亚港口

惠凯

《国务院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继“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后,又将海运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海运业长远发展制定的系统性政策意见,对港航业提振信心、凝聚合力、深化改革,加快海洋强国、海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了海运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发展方向、思路和战略举措。港口企业作为海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受鼓舞,充分体会到落实《意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贯彻落实好《意见》,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其内涵。结合认真学习《意见》,我们还回顾梳理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和内容。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港口与海运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港口是海运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需要在传统装卸功能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意见》的出台,是2003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又一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推进“五个转变”(即“由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由速度优先向素质优先转变”,“由自我发展向港城一体化转变”,“由简单的生产能力扩张向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设“五型”港口企业,以港口的转型升级,推动大连国际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建设,提速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贯彻落实《意见》的主要举措

1、建设产业型港口。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视察时提出“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坚持陆海统筹,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大连港全面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岛三湾”深水港建设,以港口物流带动产业要素聚集,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围绕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在新建港区精心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目前,我们与央企、航运企业、民企合作的建材、粮食、集装箱、汽车、冷链、木材等临港产业园区已相继开工建设,部分已显现成效。

2、建设国际型港口。

航运中心建设以来,大连港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往来,与56家船公司在航线开辟、码头建设与运营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层次合作。同时,积极实施“一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进程。具体做法为:一是发挥大连港港阔水深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港区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二是全面实施环渤海战略,完善中转服务体系,打造干支线、内外贸互动发展格局,推进大窑湾国际枢纽港建设;以北极航线首航为契机,推进北极集装箱航线开发,打造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三是加大内陆无水港建设,延伸港口服务功能,发挥海铁联运优势,打通经满洲里、绥芬河、阿拉山口至欧洲的新欧亚大陆桥,积极构建大连经锦州至蒙古的新通道,打造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大型港航企业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资本输出、管理输出、技术输出,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建设和运营商。

3、建设功能型港口。

港口的转型发展重在完善功能。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展商贸、金融、港航高端服务领域,推进物流、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打造基于港口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一是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体,全面拓展船舶注册、船舶融资、海运保险、船舶交易等高端服务业态,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和水平,增强航运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搭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控股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强化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业务合作,实现“期现联动”发展,扩大贸易品种和贸易规模。同时,我们还成功搭建起钢材、粮食、油化品、汽车、冷链等自营贸易平台,贸易收入在总收入中“三分天下”。在此基础上,东北亚口岸商品交易集团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三是构建港航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们已成功组建财务公司、装备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股权交易中心等金融企业,同时正在积极筹建投融资控股集团,并推动成立港航银行、航运保险公司,推进全牌照经营,全力打造立体化、生态化港航金融服务体系。四是推进航运中心人才基地建设,组建大连港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在港口建设、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培养国际化港航人才。

4、建设智慧型港口。

多年来,大连港一直致力于加快港口智慧化建设,在管理信息化、操作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自行开发的港检快速查验系统,已在多家空港应用;集装箱智能操作系统被沙特吉达港采用,成功走出国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一是推进辽宁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集成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建设大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咨询策划、智能商务等个性化增值服务。二是借助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全力推进“三互”、“三个一”监管模式,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三互”:口岸部门信息互享、执法互认、监管互助;“三个一”:口岸检查中一次申报、一次检查、一次放行)。三是全力推动多式联运智能物联网发展,在做好海铁联运物联网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公路集装箱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多式联运发展的智能化、高效化。

5、建设生态型港口。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绿色航运,建设绿色港口。大连港作为首批全国节能减排试点港口,我们将以实施绿色循环低碳项目为重点,加强技术引进与创新。一是继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推广集装箱场桥“油改电”、拖轮“油改气”、海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板等新技术的应用。二是提高物流设施专业化、自动化水平,推进智能仓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三是推动甩挂、标准化托盘等单元运输标准化发展。

相关建议

一是在大连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实施启运港退税、国际船舶登记、集装箱船舶沿海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等政策,最大限度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二是加强港航物流信息集成,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提升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全力推进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实现港口集约化发展。

四是借鉴淡马锡模式,在国家层面上引导港航企业组建投资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构建全球海运网络,实现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转变。

猜你喜欢

大连港东北亚港口
《威海港口》
Fog
港口上的笑脸
去港口走走
八大港口半年报出炉:大连港营收大跌
文在寅:朝韩及东北亚共同举办世界杯
面向全世界 服务东北亚
东北亚博览会,架起一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