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林大道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015-04-23陈本桥杜严飞谭小明刘四川

科技视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填方桥台危险性

陈本桥 杜严飞 谭 亮 谭小明 刘四川 熊 波

(1.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中国 重庆400042;2.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中国 重庆400042)

1 工程概况

跳林大道工程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生态工业园内,是一条近于东西向的道路。道路起点顺接跳石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与石林大道转盘形成交叉口,终点桩号为K0+724.566,线路总长约724.566m。其中位于路线桩号K0+279.5~K0+356.5跨越跳蹬河处设置一座桥梁,桥梁设计全长77m,桥面宽度为26m,跨径为3×20m,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桥上纵坡-2.08%。道路等级为次干路II级,设计行车速度40km/h,道路最大纵坡为3.71%,最小纵坡为0.37%。建设场地总用地面积17482m2,工程拟总投资4810.41万元人民币。

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主要由小山丘及其之间的洼地和平坝以及部分施工填方区组成,地形坡角最小3°,最大40°,平均约15°。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据地面调查与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层(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以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区域构造位于位于观音峡背斜东翼,岩层以单斜产出,产状为84°∠46°,场地内无断层,基岩连续稳定,层面结合好,为硬性结构面,无软弱夹层,主要发育两组裂隙:裂隙1产状24°∠86°,裂面较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宽度2~5mm,无充填,间距2.0~3.0m,一般延伸长度1.5~3.0m,非贯通性结构面,结构面结合一般;裂隙2产状322°∠15°,裂面较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宽度2~4mm,无充填,间距1.0~4.00m,一般延伸长度1.0~2.5m,非贯通性结构面,结构面结合一般。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 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地形低洼处排泄、汇集。松散介质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拟建场地土层主要为素填土以及粉质粘土。素填土层孔隙度大,透水性、含水性较好,局部厚度较大,主要分布在场地东侧施工区,雨季该层富含地下水。粉质粘土含水性差,含水微弱,层薄。场地内基岩岩性为泥岩、砂岩互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的风化裂隙中,地下水岩层受褶皱构造应力的影响,赋存层间裂隙水,但泥岩具隔水性,不利于降水的下渗,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赋水性一般。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1 现状评估

根据现场调查与访问,拟建场地及邻近地区未见其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斜(边)坡和跳蹬河岸坡的稳定性问题。

(1)斜(边)坡现状评估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周边主要存在2处自然斜坡(编号XP1~XP2)和9处人工边坡(编号BP1~BP9)。依据斜(边)坡稳定性判断方法判定斜坡XP1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斜坡XP1、BP1~BP9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2)岸坡现状评估

拟建桥梁段属河流冲刷阶岸坡地貌,该段总体地形平缓,地势开阔。东岸坡向365°,西岸坡向75°,一般坡角5~13°,岩土界面倾角3~8°,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广泛分布,一般厚度0.5~3.5m;临近河床地段为河流冲刷陡坡地貌,切深约2.0m。现场未见岸坡变形迹象,斜坡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挖孔桩接承台基础,岸坡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4.2 预测评估

(1)路基段预测评估

根据拟建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场地平场地后,将会形成15处临时性填方边坡YBP1~YBP15),边坡最高15.6m。根据边坡放坡设计,对高度小于8.0m的边坡,采用1:1.5自然放坡,高度大于8m的填方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级坡率为1:1.50,第二级坡率为1:1.75(每级设置宽2m、内倾2~4%的马道)。边坡经设计放坡后,都将处于稳定状态,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2)桥梁段

根据桥梁设计,拟建桥的0#桥台、1#桥墩、2#桥墩和3#桥台在桩基础施工时会形成临时基坑边坡,上覆土层厚度0.5~4.5m(主要为残坡积积层)。其中,0#桥台、3#桥台位于桥位岸坡,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开挖后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土质边坡高度为0.5~4.5m,在降雨工况下,易发生垮塌,造成周围建筑物和工程本身的破坏,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东、西岸坡桥台开挖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特别是西桥台基坑边坡开挖,将形成顺向临空基坑边坡,容易引发顺向滑坡,其诱发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拟建工程按设计方案兴建后,形成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填方边坡和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

5 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分区

根据以上论述评价得出,拟建场地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现状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及场平边坡、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及防治难度,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

6 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上述地质环境问题,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1)建议加强对场区周边斜坡的支挡及安全监测工作。

(2)建议施工时加强边坡的支挡工作。

(3)建议对场地整平时的填方边坡进行分层压实,防止不均匀沉降。

(4)建议施工时做好场区排水系统。

[1]金德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4):101-103.

[2]韩华,孙保卫,朱国祥,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9):9-11.

[3]左三胜,赵志祥.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J].灾害学,2004,19(2):47-49.

猜你喜欢

填方桥台危险性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技术及其应用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解析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
基于GEO-studio的高填方渠道边坡变形分析
大型输水明渠高填方段渠堤防渗和稳定措施
无处理软基桥台加固及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