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切分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2015-04-22郭志英白学军谷莉王永胜王丽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眼动日语

郭志英 白学军 谷莉 王永胜 王丽红

摘要 选取24名日-汉和24名汉-日双语者,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探讨日-汉和汉-日双语者阅读有词切分线索的日语文本的眼动特征,研究词切分线索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句子阅读的影响。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三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条件。为了确保三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一致,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词或非词的边界。结果表明,日语文本中加入词间空格促进汉-日双语者日语文本的阅读。

关键词 词切分,日-汉双语者,汉-日双语者,日语,眼动。

分类号 B842.5

1 引言

文本阅读是一个从辨识字、词开始到理解篇章意义为止的一个自下而上构建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词汇识别是其中关键一环(Gough,1972)。文本包括不同的语言和语体。其中,有的语言(如英语)有空格,空格可以为其提供词切分信息;有的语言(如日语)本身没有空格。但是其语言构成特点的形式提供部分的物理线索:还有的语言(如汉语)没有空格,语言本身没有提供词切分的物理线索。读者阅读没有词切分线索的文本则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词汇识别。

英语是有空格的拼音文字,其眼跳目标是基于词。阅读过程受词汇长度、空间密度水平等低水平的视觉因素的影响。因此,空格就是英语单词间有效的词边界信息,可以帮助读者单词识别和眼跳目标的选择。

与拼音文字(如英语)不同,汉语的书写方式是方块形,字与字之间没有空格,是连续呈现的,每个汉字所占的空间相同,通过笔画数的多少和结构方式来变化其复杂性(白学军,郭志英,顾俊娟,曹玉肖,闫国利,2011)。汉语文本中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词边界信息,那么在汉语阅读过程中,读者是怎样对文本进行词汇识别的?大量研究表明,在汉语文本的词语之间插入空格对于汉语阅读的词汇识别有促进作用。Bai等人(2008)分别以空格和灰条作为汉语的边界标记,探讨插入词空格对汉语句子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句子的阅读时间在词间空格条件和正常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用空格和灰条来界定词边界,对阅读既没有阻碍作用,也没有促进作用。他们认为,文本呈现方式的熟悉性以及有无词边界信息所产生的促进和干扰效应存在权衡。有研究考查了美国留学生阅读汉语有、无空格材料的理解过程。结果发现,对于只有初级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来说,在汉语句子中插入词间空格能促进他们的汉语阅读理解。

母语和第二语言有无空格对语言学习有影响吗?李馨、白学军、闫国利、臧传丽和梁菲菲(2010)认为,不管是以有空格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还是以无空格语言为研究对象,空格在母语阅读中的作用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影响,即跨语言迁移的问题,跨语言迁移是指个体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第一种语言所习得的学习能力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美国留学生的母语是有空格的英语,第二语言是没有空格的汉语,在汉语句子中插入词间空格能促进他们的汉语阅读理解(白学军等,2009;田瑾,2009;张涛,2010)。日语和汉语都是没有空格的语言,日一汉双语者在阅读有空格的汉语文本时,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文本一样容易,词间空格促进了汉语阅读的词汇识别(白学军等,2011)。这两种研究的共同点:无论母语文本中是否存在空格,词间空格促进其学习二外的词汇识别。那么对于文本中没有空格,但是存在部分词切分线索的语言,空格的影响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的考查对象要求:(1)母语文本中无空格但存在部分词切分线索、二语文本无空格也不存在词切分线索;(2)母语文本中无空格也不存在词切分线索、二语文本无空格但存在部分词切分线索。

日语文本是由日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的,其中日本汉字和中国汉字一样是表意形式,平假名则是表音形式。日语文本这种表音和表意混合的文本组合形式在视觉形式上可提供一定的边界信息。Sainio,Hyona,Bingushi和Bertram(2007)研究日本读者阅读纯平假名(表音文本)和日本汉字与平假名混合(表意加表音文本)的正常无空格文本和词间空格文本时的特点。结果发现,词间空格促进了纯平假名文本的阅读理解,但对混合文本的阅读没有起到促进作用。日本读者对日语形式熟悉,已经具有阅读无空格文本日语的经验,习惯混合文本在视觉上提供的词边界信息。对于那些母语中无空格,以日语为二语的学习者来说,如果在混合文本中插入空格,是否能获取更多的词切分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日语的学习呢?

对于汉-日双语者来说,日语是第二语言,与母语为日语的人相比,汉-日双语者阅读日语的经验相对有限,日语初学者(包括日本人和外国初学者)的教材中日本汉字是以纯平假名的形式表示的,且纯平假名文本之间有空格,但是只限于日语的初级读本。汉-日双语者对有词切分和无词切分日语文本熟悉度接近。因而,以汉-日双语者为被试。可以很好地控制文本呈现方式的熟悉性对文本阅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Bai等人(2008)以空格和灰条作为日语的边界标记,由于汉-日双语者的词汇量有限,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切分词,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本研究预测,相对于日语为母语的日-汉双语者来说,对于没有阅读空格文本经验的汉-日双语者来说,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日本汉字-平假名混合文本中插入空格将有助于他们学习日语。

2 实验一 空格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2.1被试

12名日-汉双语者是来自天津市某高校日本留学生,平均年龄23.1±4.69岁,具有两年的学习汉语的经验,均过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12名汉-日双语者是来自天津市某高校日语专业大三学生,平均年龄20.92±0.90岁,具有至少三年的学习日语的经验,均过日语水平等级考试N1或N2。

所有被试都从未参加过眼动实验,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结束后得25元报酬。

2.2实验材料

第一步:编制200个句子。所有句子由2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日本留学生认真阅读,并标出用词不规范或者理解有困难的句子。所有做标记的句子都被删除。

第二步:产生90个正式实验句子。句子由日本汉字和平假名组成。长度为17-25个字符(平均为21.92±1.74个单词)。5名不参加正式眼动实验的日本留学生在一个5点量表(1=非常不通顺,5=非常通顺)上对句子的通顺性进行了评定,评分结果为4.39。

实验中包括三种呈现方式,每个呈现方式下有30个句子。将三种呈现方式以拉丁方顺序进行平衡,构成三组实验材料。每个被试只接受其中一组实验材料,所有句子均为随机呈现。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被试类型:日-汉双语者、汉-日双语者)×3(呈现条件: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条件)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类型是组间变量,呈现条件是组内变量。

实验材料与条件如图1。

2.4实验仪器

实验采用由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开发的EveLink2000眼动仪记录被试右眼眼动数据。

2.5结果与分析

两组被试在阅读理解题中日-汉双语者的正确率为93.5%,汉-日双语者为91.27%。表明被试认真阅读并理解实验句子。

根据以下标准对有效项目进行筛选:(1)被试过早按键或错误按键导致句子呈现中断;(2)追踪丢失(实验中因被试头动等偶然因素导致眼动仪记录数据丢失);(3)注视时间小于80ms或大于1200ms。总共剔除无效数据占总数据的3.49%。

用Evelink2000提供的数据分析软件将数据导出,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变量进行被试分析(F1)和项目分析(F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对两类被试日语文本阅读进行整体分析,表1是句子水平的眼动分析指标,表2是方差分析的统计值。

在三种空格呈现条件下汉-日双语者比日-汉双语者总句子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在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指标上,呈现条件和被试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其中被试分析在这两个指标上是边缘显著,p分别为0.064和0.083)。简单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日一汉双语者在正常条件下和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ps<0.05)。这个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相比于正常条件,在非词条件下有更长的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更多的总注视次数(ps<0.05)。汉-日双语者在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最短,总注视次数最少:在正常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少于非词条件(ps<0.05)。

日-汉双语者和汉-日双语者在三种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的呈现条件主效应显著,被试类型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双语者在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一样,显著少于正常无空格文本(ps<0.05)。Liversedge和Findlay(2000)以及Rayner等(1998)认为注视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加工难度的增大。

两种双语者在三种条件下的平均眼跳距离的呈现条件主效应显著,被试类型主效应和呈现类型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双语者在词间空格条件下的平均眼跳距离最长,其次是非词条件,最短的是正常条件(ps<0.05)。这一指标与文本的水平分布情况有关,反映阅读效率和加工难度。

3 实验二 灰条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3.1目的

在实验一中,在日语空格文本中加入词间空格后,汉-日双语者的总句子阅读时间更短,总注视次数更少,有效促进他们阅读日语文本。但是,在正常的无空格文本中加入空格后,增加了日语文本的自然长度。为了确保三种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相同,本研究采用Bai等人(2008)对空间信息的操纵方式,采用灰条标记作为词和非词的边界。

3.2被试

24名被试同实验一来自相同的群体,不同之处在于12名日-汉双语者平均年龄22.6±3.69岁,12名汉-日双语者平均年龄21.1±1.24岁。

3.3实验材料和设计

材料和设计与实验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空间信息的操纵。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产生三种条件:正常文本(正常条件):使用灰条标记每一个词(灰条词条件);使用灰条标记不同的字以形成非词(灰条非词条件)。

实验材料举例见图2。

3.4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3.5结果分析

两组被试在阅读理解题中日-汉双语者的正确率为91.4%,汉-日双语者为90.55%。表明被试认真阅读并理解实验句子。根据实验一参照的标准共剔除无效数据占总数据的4.12%。

对两类被试日语文本阅读进行整体分析,表3是句子水平的分析指标,表4是方差分析的统计值。

与实验一的结果不同,在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指标上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呈现条件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日-汉双语者,汉-日双语者在三种灰条呈现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更长,总注视次数更多(ps<0.05)。日-汉双语者在三种灰条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一样多(ps<0.05);汉-日双语者在三种灰条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一样多(ps<0.05)。

日-汉双语者和汉-日双语者在三种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的呈现条件主效应显著和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两种双语者在三种条件下的平均眼跳距离的呈现条件主效应显著和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双语者在灰条词条件的平均眼跳距离显著大于灰条非词条件(p<0.05)。汉-日双语者在三种条件下的平均眼跳距离显著小于日-汉双语者(p<0.05)。灰条非词条件和灰条词条件的句子插入相同数量的空格。句子长度是一样的。灰条非词条件的平均眼跳距离显著短于灰条词条件,说明相比于灰条词条件,灰条非词条件下加工难度更大。

4 讨论

4.1空格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的影响

眼动控制包括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决定读者何时(when)启动眼跳;一是什么因素决定读者跳向何处(where)。本文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白学军等,2012;李兴珊,刘萍萍,马国杰,2011)认为,词切分问题是指在汉语阅读过程中读者如何确定所读的哪些字构成一个词。阅读中通过空格帮助阅读者将词汇单元从文本中辨认出来即“切分”,是汉语阅读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阅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本研究探讨词切分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句子阅读的影响,日语文本中虽然没有空格作为词切分的线索,但是与日本汉字一起构成日语文本的平假名、片假名使得汉字的显著特征提供了词切分的线索。相比之下,汉语文本本身没有任何词切分线索。本研究探讨对于母语没有空格,第二语言也没有空格的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来说,人为地提供词切分线索对其日语文本阅读的作用。

实验一结果表明,两种被试在总注视次数和总阅读时间两个指标上的趋势是一致的。被试类型和呈现条件的交互作用都是边缘显著,显示有交互的趋势,原因可能是由于被试量较少。对两个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日-汉双语者的总注视次数和总阅读时间在三种条件下的差异不显著:汉-日双语者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注视次数和总阅读时间少于正常条件和非词条件,相比于正常条件,非词条件下需要更多的注视次数和更长的时间。这些数据表明,日-汉双语者在词间空格条件下的阅读与正常无空格条件下的阅读一样容易,而非词空格条件将对阅读加工产生更大的干扰,需要更多的阅读时间和多次注视才能达到同等程度的理解。因此,日一汉双语者的研究结果与Sainio等人(2007)以日本读者为被试的研究结果一致。汉-日双语者研究表明,词切分的确可以促进其日语阅读的词汇识别。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在日语文本中插入词间空格对于阅读是有促进作用的。

4.2灰条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的影响

在没有空格的文本中加入空格后增加了文本的长度,为了控制空间信息的分布,有研究通过对词进行标颜色的切分方式来标记词边界。

为了确保三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一致,实验二采用Bai等人(2008)以灰条作为日语的边界标记。实验结果表明,在总的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这两个能够反映被试总体阅读情况的有效而重要的指标上,日-汉双语者和汉-日双语者的结果趋势非常相似。即两类被试在三种词标记条件下的总的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一样。在汉语文本中与空格同样提供词切分线索的灰条,在日语文本中没有效应,可能的原因有两个:(1)日语文本的混合组成形式已经提供一定的词切分信息,空格增大了空间密度,而灰条不仅没有增大空间密度,反而降低了空间密度。使得未发生切分的线索作用;(2)日本人学习日语以及外国学习日语的初学者的教材中日语文本是以有空格的平假名的形式出现的,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无论母语中有无空格,已经对空格有熟悉性,所以对汉-日双语者来说,阅读有空格的日语文本出现了词间空格效应。

4.3词切分对双语者日语学习的启示

Shen等人(2012)要求中文二语者(来自英国、韩国、日本和泰国的留学生)阅读插入词间空格的汉语文本,来考查空格对于他们母语和汉语的共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词间空格作为词边界降低非母语阅读者对于汉语构词的不确定性,因而加速词汇识别,进而影响他们对汉语文本的阅读。对于母语有空格的汉语学习者,比如英-汉双语者,汉语文本插入词间空格有利于他们汉语的学习(白学军等,2009;张涛,2010)。韩国留学生属于母语有空格,第二语言无空格情况,泰国留学生则属于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没有空格。田瑾(2009)考察词切分对韩国和泰国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他们在汉语阅读中有相似的眼动情况,词切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泰两国留学生的汉语阅读。汉语文本插入词间空格促进汉语阅读。

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被试所学的第二语言都无空格。对于汉-日双语者而言,日语阅读的经验相对较少,对于日语文本形式上提供的词切分的信息的习得经验较少,而已有的教材是为初学者在纯平假名文本中插入空格帮助学习,如果在混合文本中插入词间空格可以更有效帮助日语初学者的日语学习。

总之,在日语文本中插入与拼音文字书写形式相类似的词间空格,对于日语为母语的日-汉双语者没有促进效应。对于汉-日双语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日双语者阅读句子中的单词识别更为容易,促进了他们对句子的阅读;而插入非词空格,增加了日语句子中的单词识别的难度,从而干扰了汉-日双语者的日语文本阅读过程。

5 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1)日-汉双语者阅读正常无空格条件和词间空格条件的日语文本一样容易;(2)空格可以促进汉-日双语者日语文本的阅读。

猜你喜欢

眼动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海豹的睡眠:只有一半大脑在睡觉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试析大专日语教学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睡眠的谜团
老了梦多很正常
动物很可能也做梦
共生日语和共生日语教育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