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清末民初时装新戏的商业运作模式

2015-04-22

戏剧之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名角戏院时装

程 丹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试论清末民初时装新戏的商业运作模式

程丹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时装新戏在上海的成功演出不仅在于其创作内容和舞台表现上的成功,运用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场团一体之不同于以往,梯度票价更体现了公平;名角中心制对演员的包装和宣传凸显了名角,掀起了捧角之风;商业宣传的大胆尝试等都为时装新戏在沪上的风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时装新戏;场团一体制;名角中心制;商业应酬;媒体宣传

时装新戏借助商业经营的新模式和商业宣传的新手段,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一次紧密结合。时装新戏在上演期间获得了比传统戏曲更多的票房和影响,原因不仅是时装新戏在内容上和舞台表现上迎合大众口味,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是时装新戏在上海舞台上获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商业运作模式不同于以往,呈现出新的特点。

时装新戏多在近代新式剧场上演,新式剧场大多由资本家投资,所以其戏院的经营方式也不同于以往,主要采用以营利为主的商业经营模式。为获取利润的最大化,新式剧场多采用雇佣合同的场团一体制。即剧场有固定的班底,通过邀请名伶同剧场的班底合作演出。同时设置前台经理和有经验懂行的名伶担任后台经理。通过前后台经理的通力合作,在“保证相对稳定的演出队伍基础上,根据演出市场行情调整自己的演出方案,保持主动,稳定上座率”①。因为看客的多少和戏院的营利直接挂钩,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不同层次的看客来到戏院,新式剧场废除了案目制度,采用了卖票制度,并且通过戏院的设施和座位的不同而设置梯度票价。各大剧场和戏院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争相改变各自的观演环境:安装风扇、冷气、电炉,设置公共厕所等。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商业观演的效果而改进厕所,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卫生观念和文明意识,而且加快了都市文明演进的过程。

京剧进入上海后,逐渐脱离原来班员整体演出、不分主次的集体演出体制,继而变成以伶人名角为中心的名角演出体制。伶人可以为某一演出而“搭班出演”,这种演出体制某种程度上使演出更加灵活,名角的地位也日渐凸显。戏班剧团为招揽看客走进戏院获取更多的票房收入,更加强调对名伶的包装以及宣传。首先,伶人的行头由戏班公用转而专门设立“私房名目”,行头为演员量身定做。这些行头逐渐脱离传统服饰的样式,甚至一度成为沪上着装时尚的风向标。其次,名角的演出剧本也专为本人而创作,俗称为演员“打本子”。创作者有的为戏班老者,有的为新派文人,他们都对名伶进行“一对一”的创作排演,剧本也成为一种独家奥秘,俗称“私房本戏”。除此以外,伶人还争相在舞台上打擂台,即唱“对台戏”而达到造势的作用。

上海城市商业化的繁荣带来了市民阶层的迅速崛起。生活在日新月异的都市中,他们更喜欢逐新猎奇,这种观剧心理也使上海的京剧创作更加强调戏曲的娱乐性。作为市民主要构成的商人群体,他们是戏院的主要投资者,也是捧角的主体,更是戏院的重要顾客。商人有时走进戏院并非只为看戏,除了消遣娱乐、捧角之风之外,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看戏成为一种商业的应酬。他们或为联络乡谊,或为结交客户,或为解决生意纠纷等等,这些都是“借助于满足嘉宾的精神娱乐需要为融洽各方面的关系,以便商业往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②。这种利用商人的商业运作模式将戏曲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紧密结合,使得看戏成为具有商业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当时是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清末民初的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窗口也是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大量的文化出版机构在此诞生。与此同时和京剧有关的书刊和出版物也应运而生。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申报》的广告。如姚晓鸥教授所言:“自从《申报》开辟《各戏园戏目告白》之后,报纸广告逐步取代了街头的戏曲海报的重要地位,成为观众获得演出信息的主要来源。”③《申报》广告的刊登,使京剧和受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1908年上演的《黑籍冤魂》的广告词“均用布彩画景花卉新排发明形式改良全本时装”,在宣传《新茶花》时强调“新编文明新剧欧美西装军械”,上演《惠兴女士》时的“剧种随加巧彩新词及五色电光杭州实情改良新戏”④,上演《鄂州血》时的“全台均用真火真水,肉搏血飞一一现出”⑤等等词汇的突出和强调,使时装新戏的某些艺术特点转变为商业的营销卖点。时装新戏由单一的舞台宣传走向媒体,突破了旧有的杂剧传奇体制的模式,使京剧获得了与外界更多的沟通机会和可能。

上海的商品化程度使得京剧呈现了艺术和商业的紧密结合,戏曲脱离传统的审美情趣,逐渐走进公众消费的视野,变身成为公共消费品的一部分。时装新戏在商业上的大胆宣传和尝试,为后世京剧的宣传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注释:

①徐剑雄.京剧与上海都市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②曾安凡.晚清演剧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③袁兴国.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440.

④杜长胜.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83.

⑤袁国兴.明末清初新潮演剧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441.

程 丹,上海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J809.9

A

1007-0125(2015)03-0013-01

猜你喜欢

名角戏院时装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真君子
《西游记》里的名角——太白金星
京班名角制下的戏剧叙事
时装问答
时装问答